《生活探討》你們都有繳情緒房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情緒房租:指的是出社會後住家裡必須承受同住家人的情緒被稱之為情緒房租。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從朋友那邊得到了一個新的名詞《情緒房租》,他說他的妹妹已經是有工作的社會新鮮人,由於大學時候的摩托車已經有點年邁了,所以她想換一台新的,正好當時買車有補助,她便毅然決然的換了,而這一換正是她開始接受情緒房租的開始....

朋友的爸爸聽到了他妹妹換了車之後非常生氣,

認為她為什麼都沒跟家裡人討論就擅自做主,而我朋友的妹妹是在過年前換的車,而他爸爸從換車到過完年後,一句話都沒跟他妹妹講過,因此

我朋友認為他妹正在繳著所謂的情緒房租....


我們都有在繳情緒房租嗎?

:你有要回來吃飯嗎?

:你要回來了嗎?

:你要去哪裡?幾點回家?

:很晚了,該回家了?

:啊你跟誰出去 我認識嗎?

:你就是都晚睡 才會身體差啊

:啊客廳髒了也不會說掃一下

滿滿的限制跟責怪,這可能是每個家庭的爸媽或長輩會有的對話,而身為晚輩的我們,在工作完回到家,或者放假的時候,仍要忍受著這些話語跟情緒,便會萌生想要搬出去住的念頭。


怎麼解決情緒房租?

我們認為的情緒房租,其實無疑不是長輩仍舊把你當成小孩看待,過度關心跟擔心卻成為了我們的負擔,的確,搬出去住也許能解決你認定的情緒房租,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感,但往往會讓自己跟家人的情感變的淡薄,其實我們常常忽略了溝通,可能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父母很難溝通,沒辦法理解自己,但任何事都是有因就有果,也許你必須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曾經是否曾發生什麼讓他們擔心過,並試著改變自己,或者你可以做一些讓他們能安心的行為,例如主動告知真正的行程、大概幾點到家啊、跟誰出去啊之類的,而身為父母,其實也年輕過,不妨試著冷靜的、好好的聆聽孩子的需求,也許彼此都能少繳些情緒房租吧。


在人生的道路會迷茫會後悔,但其實就跟睡著做夢一樣,不如意那就起來重睡!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0歲的開始 便會開始陷入一股焦慮感... 30到40歲是人們認為的事業巔峰期 這時候你必須讓自己的本業達到一個高度 所以人們往往到了30歲便開始思考 是不是該轉行? 是不是該學會投資? 是不是該創造點被動收入? 是不是該改變什麼? 是不是心態該成熟? 是不是該買房? 是不是該結
探討Z世代的價值觀與其對傳統產業造成的衝擊,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Z世代追求自我實現與價值滿足,不再追求高薪和高工時,這導致傳統產業面臨缺工問題,進而影響房價物價和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自媒體時代的興起,讓許多人透過網路平臺賺取收入,但也衍生出許多負面影響,例如遊走法律邊緣的內容、社會正義的濫用、充斥貶低歧視言論的影片等,這些內容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文章探討自媒體時代的衝擊,並反思社會責任以及年輕一代的教育問題。
30歲的開始 便會開始陷入一股焦慮感... 30到40歲是人們認為的事業巔峰期 這時候你必須讓自己的本業達到一個高度 所以人們往往到了30歲便開始思考 是不是該轉行? 是不是該學會投資? 是不是該創造點被動收入? 是不是該改變什麼? 是不是心態該成熟? 是不是該買房? 是不是該結
探討Z世代的價值觀與其對傳統產業造成的衝擊,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Z世代追求自我實現與價值滿足,不再追求高薪和高工時,這導致傳統產業面臨缺工問題,進而影響房價物價和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自媒體時代的興起,讓許多人透過網路平臺賺取收入,但也衍生出許多負面影響,例如遊走法律邊緣的內容、社會正義的濫用、充斥貶低歧視言論的影片等,這些內容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文章探討自媒體時代的衝擊,並反思社會責任以及年輕一代的教育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她已經連續兩個月,業績都掛零。當她想到下個月姊姊兩個孩子的學費和幫母親買房的銀行貸款利息,心裏不禁苦惱起來。
Thumbnail
由於囡的教養問題,搬出老家租屋的第一年,搬到永康復興國小旁,內人自己帶娃,家中經濟僅靠我剛找新工作的微薄薪水足以度日,但不足以負擔一家三口加上我父親的保險費支出,那段時間存款消耗的飛快。所幸,後來詢問到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願意收3足歲幼兒,才重新開啟了雙薪模式,止住了血。
Thumbnail
從好慢姊姊的買房經驗分享,我認為靠自己買房要分成心態面與實務面二個層面來建立,這兩樣缺一不可。 ➊ 心態的部分優先培養: 找到買房的動機,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買到房。 ➋ 👉 建立實務面的部分: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萬物皆漲 當然今年房價也是 以桃園來說 1坪成交價是台幣700元 當房東大戰房客租金時 又迸出什麼火花 一切作怪的源頭94政府 政策面不當 殺的都是百姓 現在包租房東已經不是人人羨慕職業 原因 1.雷人太多 2.鬧自殺 3.經濟不好 海贓郎租客一堆 4.房子搞得亂78遭
前陣子有位媽媽跟過客聊天的當下,說她最近在找房子,現在租的公寓房東打算在3月底收回,我問媽媽每個月近兩萬元的房租怎麼沒打算用買的呢? 媽媽說在家裡老公負責小孩的費用,房租部分則是由她負責,她也想買房子呀!但老公只願意出五十萬的頭期款,而每月的房貸只願意出五千元,她想想婚內買的房子是共有的,所以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 我一直都是覺得非要置產的一派 原因 1.歸屬感 2.房子有本借貸易 3.退路 4.不用被趕 5.租金一直漲 所以如果你有頭期款 且工作穩定 買一個殼 是需要 那必要定義呢 人人不同 因為投資沒有穩賺不賠 如果你問到這種人 那不4神 94神經病 很多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剛入行沒多久時成交的買賣物件的故事(又是一個非常長的故事!) 【緣起】 小Q當年才高中畢業,要來唸日語學校,媽媽覺得與其每個月付房租還不如乾脆買個小單位(25m²~左右的),住個1~2年即便回國了把這個小單位租出去收房租也不錯。   所以就用女兒名義在東京買了套房(金主是媽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她已經連續兩個月,業績都掛零。當她想到下個月姊姊兩個孩子的學費和幫母親買房的銀行貸款利息,心裏不禁苦惱起來。
Thumbnail
由於囡的教養問題,搬出老家租屋的第一年,搬到永康復興國小旁,內人自己帶娃,家中經濟僅靠我剛找新工作的微薄薪水足以度日,但不足以負擔一家三口加上我父親的保險費支出,那段時間存款消耗的飛快。所幸,後來詢問到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願意收3足歲幼兒,才重新開啟了雙薪模式,止住了血。
Thumbnail
從好慢姊姊的買房經驗分享,我認為靠自己買房要分成心態面與實務面二個層面來建立,這兩樣缺一不可。 ➊ 心態的部分優先培養: 找到買房的動機,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買到房。 ➋ 👉 建立實務面的部分: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萬物皆漲 當然今年房價也是 以桃園來說 1坪成交價是台幣700元 當房東大戰房客租金時 又迸出什麼火花 一切作怪的源頭94政府 政策面不當 殺的都是百姓 現在包租房東已經不是人人羨慕職業 原因 1.雷人太多 2.鬧自殺 3.經濟不好 海贓郎租客一堆 4.房子搞得亂78遭
前陣子有位媽媽跟過客聊天的當下,說她最近在找房子,現在租的公寓房東打算在3月底收回,我問媽媽每個月近兩萬元的房租怎麼沒打算用買的呢? 媽媽說在家裡老公負責小孩的費用,房租部分則是由她負責,她也想買房子呀!但老公只願意出五十萬的頭期款,而每月的房貸只願意出五千元,她想想婚內買的房子是共有的,所以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 我一直都是覺得非要置產的一派 原因 1.歸屬感 2.房子有本借貸易 3.退路 4.不用被趕 5.租金一直漲 所以如果你有頭期款 且工作穩定 買一個殼 是需要 那必要定義呢 人人不同 因為投資沒有穩賺不賠 如果你問到這種人 那不4神 94神經病 很多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剛入行沒多久時成交的買賣物件的故事(又是一個非常長的故事!) 【緣起】 小Q當年才高中畢業,要來唸日語學校,媽媽覺得與其每個月付房租還不如乾脆買個小單位(25m²~左右的),住個1~2年即便回國了把這個小單位租出去收房租也不錯。   所以就用女兒名義在東京買了套房(金主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