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2025/01/19
去年南一段晴空萬里,但天天睡眠不足的清況下,南一段五天四夜的行程在小關山無情的畫上句號,代表著長程縱走的結束,下次再出發是哪時候已無法得知。在台中榮總實習期間,忽然收到朋友通知,卑南主補考缺人,要不要加一,我立刻答應,長達數個月的實習,完全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面對大自然的浩瀚,一週五天面對成千上萬的病患,真的好想脫離繁華都市回到沒有網路的山中。
藤枝林道18K從崩塌到完整修繕到再次崩塌,每次都會經歷到,可想而知,我已經不知道來第幾次南一段登山口了。前面的陡上仍然是開胃菜,迫使大家強制開機,柔軟的松針鋪在稜上,隨著陽光灑下,彷彿踩在金色地毯上,吸著芬多精,好讓台中人能清靜一下雙肺,不知不覺已來到溪南山岔路口。
在寒流剛過的高山上,寒風依然如利刃般刺骨,空氣冷冽,吸進每一口都彷彿有千針穿透鼻腔,鼻黏膜的乾燥讓我忍不住皺眉。隨著我們一步步攀爬那無盡的上坡,腳步的沉重與寒冷的挑戰將我們的意志推向極限,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也只能自我調侃,從周圍尋找些微的樂趣來紓解壓力。我們開始拍攝一些奇異搞笑的照片,笑談著我未曾參加的那場四神湯泥巴浴,仿佛這些無關痛癢的小插曲,成了此刻寒冷與疲憊中的唯一慰藉。
終於,當我們艱難地走完這段上升的路程,眼前豁然開朗,但迎接我們的是更為殘酷的挑戰——密密麻麻的芒草。那每一根鋒利的芒刺,都像一把刀刃,無情地刻劃在我的手臂和臉頰上,疼痛並不斷蔓延。這片芒草叢林的密集程度顯示出,這一路久未有人踏足,幾乎被自然完全吞噬。我心中一驚,想想最近沒有人走,難怪長這麼茂密,因為這趟是輕鬆的復健之旅,決定和熊與寬哥隨機找路下切,去尋找絕美林道。
陽光輕輕灑落,不時穿過樹梢,落下美麗的光束,把陰暗潮濕的林道增添一些生機,說也奇怪,一項最討厭走林道的我,(登山幾年間也走過不少林道:大雪山230林道、郡大山林道、小關山林道、石山林道、以及西巒大山的人倫林道),卻是在林道交叉點拍了整整30分鐘的照片,紀錄美好回憶的瞬間。
林道中望向南疆聖山-北大武
當我們來到溪南山前營地與石山林道的岔路口時,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捷徑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條路通往石山前營地,似乎是另一條鮮為人知的探索路徑。經過一番猶豫與討論,我們決定一探究竟。隨著腳步的前行,我們逐漸走進了一片神秘而又迷人的魔幻森林。這片林地彷彿被時光遺忘,濃密的樹葉將陽光篩得斑駁陸離,讓整個景象更添幾分夢幻色彩。隨著陽光再次從雲朵中探頭露臉,這一刻,仿佛我們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四周的翠綠與清新的空氣讓人不禁屏住呼吸,大家又不自覺地放下背包,有秩序地排好隊彷彿想要讓自己融入這片恬靜的自然之中,無聲地記錄下這難得的美麗瞬間。這條捷徑,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探索。我已經來過這裡兩次,但從未嘗試過這條路。幸運的是,有一群熱愛冒險的夥伴鼓起勇氣提議一試,才讓我們發現了這片隱匿在大山中的翠綠寶地。這不僅是一次路線上的選擇,更像是一次心靈的覺醒。在這片寧靜與壯麗交織的自然景色中,我們體會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無限樂趣,這樣的美好經歷,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每一次在這片大地上的腳步。
童話世界般的森林,隨著陽光落下,石頭有如翠綠寶石般閃耀著光芒
不知不覺,時間悄悄地來到中午12點。我們決定在石山前營地稍作休息,享用一頓簡單的午餐。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一致決定,今天先前往隕石坑探險,然後將石山秀湖的行程留到最後一天。於是,我們依照布條指引,緩慢下切至隕石坑。
當我們逐步走近隕石坑時,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不禁停下腳步,深深為之震撼。那壯闊的景色讓人無法言喻,眼睛似乎無法滿足於單純的觀看,快門的聲音也隨之響起,成為這片壯麗景致的記錄者。隨著時間緩緩流逝,大家的情緒逐漸放鬆,沉浸在這片自然的懷抱中。我也不由自主地放空自己,感受著陽光的溫暖。它不像林道中的潮濕陰冷,也沒有那份昏暗與沉悶,而是像手術室裡的暖燈,溫馴且輕柔地拂過我的肌膚,帶著一絲安撫與憐憫,將我的疲憊悄然驅散。
在這片溫暖的陽光下,我的眼皮漸漸沉重,最終不知不覺地入睡了。當我再次睜開眼時,時間已經悄悄地來到下午一點半,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計劃。計畫中的行程已經被打亂,與預定的時間相差甚遠。無奈之下,我們只得加快腳步,趕往石山,心中懷著一絲焦慮,擔心若再拖延下去,今天可能得摸黑才能返回營地。
超級適合度假及睡午覺的隕石坑
眺望石山,雲繞峰巒
夜晚,雨水輕輕拍打著帳篷,滴滴答答的聲音在寧靜的夜空中迴盪,猶如遠方輕柔的樂曲,讓我在半睡半醒之間漂浮。每一滴水似乎都在低語,喚醒了那份既熟悉又遙遠的情感。當時鐘指向四點,熟悉的鬧鈴聲響起,提醒著我們該是準備起床的時候。帳篷裡的每個人,像是默契地陷入了清晨的慵懶,漸漸打開眼睛,卻依然難以擺脫那沉沉的睡意。即使外面正是一天最為清冷的時刻,卻無法驅散我們對這場即將開始的旅程的期待。
我們依然在猶豫,是否該穿上登山鞋,背上行囊,踏上那條鋪滿泥土與石塊的小徑。窗外的雨似乎毫無停歇的意思,雖然清晨的晨曦尚未完全撕開雲層,但那細密的雨絲卻在空氣中蔓延,彷彿預示著今天的路不會輕鬆。經過一番討論,我們開始注意到,雨勢已經愈發猛烈,聽著那一波波拍打帳篷的劈啪聲,我們的心中也漸漸升起一股不急於出發的慵懶,反而有些放鬆下來的感覺。
看看氣象預報,雨勢看似不會馬上停止,於是,大家默默地達成共識,決定暫時放下登山的計畫,讓身體再次沉入帳篷的溫暖懷抱,繼續那份屬於夜晚的寧靜與恬淡。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不再焦急地等待著前進的步伐,而是將話題轉向了爬山的初衷。那些年少時的夢想,那些對山的敬畏,至今依然深植心中。我們談論著這些年來,山對我們所代表的意義,無論是挑戰自己的極限,還是尋找一種與自然深刻聯繫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們對大山的深情和向往。
雖然今天的計劃因為雨水而中斷,但這場意外的暫停卻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未來我們與山的關係將會如何發展。每一次登山,都是一次心靈的修行;每一次的攀登,都是對自我深處的一次探尋。或許,我們的山,不僅僅是高聳的峰巒,也是心中那份不斷超越的渴望與夢想。
雨依然不斷地敲打著帳篷,仿佛在提醒我們,人生的道路並非總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有時候,我們需要放慢腳步,與自己對話,重新找回內心最真摯的渴望與方向。而在這片靜謐的雨夜中,我們的談話和笑聲,成為了這場爬山旅程中最美的音符,無需急於向前,當下的每一刻,已經足夠深刻與珍貴。
清晨五點,太陽仍深陷於夢境中。我們靜靜地從睡袋中爬起,輕手輕腳地準備今天的早餐。夜裡的雨絲並未停歇,仍如細密的絮語,輕輕敲打著帳篷。即使如此,我們依舊帶著一份期待,默默祈禱著,當天光漸露,雨能隨之散去,不必再受箭竹洗車場的困擾。腳步輕盈地走進清晨的寧靜,爐火的輕煙升起,亮白的頭燈映照出我們彼此的笑容,這是一天開始的節奏,也是我們旅行中最平凡卻也最珍貴的時刻。
隨著時間的流逝,天色漸亮,我們在等候中慢慢放下心中的焦慮。終於,快到七點時,雨水似乎真的放緩了,滴答聲也愈加稀疏。仿佛是大自然給予的許可,我們的心情隨之放開,腳步也不再那麼沉重。我們彼此對望,輕鬆的笑容浮現,感覺一切豁然開朗。於是,大家齊心協力收拾好行囊,踏上回家的路。霧氣在山間輕盈飄散,讓我們的視線變得模糊而迷幻。即使天空依舊陰霾,沒有陽光的照耀,卻不再是束縛,反而像是大山送來的一層柔和的面紗,令這一路的景致增添了一抹神秘與詩意。
我們本來計劃前往石山秀湖,但眼前的天氣似乎不想讓我們繼續前行。沒有了陽光,秀湖的湖面無法顯現出那一池如鏡的清澈,也缺少了我們期待的光影交織。於是,我們決定改變計劃,前往那條被稱為「絕美林道」的林道交會處。這條林道仿佛是一條通向世外桃源的秘密通道,走進其中,四周被繁茂的樹木和蜿蜒的小徑環繞,空氣清新,仿佛時間在這裡靜止,所有的一切都被這片自然的懷抱所包容。我們停下腳步,拿起相機,捕捉著每一個轉角的風景,每一束透過樹葉灑下的光線,都成為我們心中珍貴的記憶。
當我們感到休息已足夠,並且記憶卡已經滿載了這段美麗旅程的痕跡後,我們便不再逗留,將腳步再次指向回家的方向。那條通往南一段的登山口,如同一條回憶的河流,帶著我們穿越這片迷人的山林,逐步走向現實與家園。我們彼此輕鬆地交談,享受著與大自然最後的告別。回程的路上,雖然霧氣依然環繞,但心中那份對大山、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卻愈發清晰。這一路的景象和故事,將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未來日子裡最美麗的回憶。
或許,這些夥伴將成為我人生中最後一次一同登山的夥伴。時間的腳步匆匆,我即將迎來畢業的那一刻,步入現實社會的洪流,身邊的一切似乎都將發生改變。曾經在山林間肩並肩,心與心交織的日子,或許成為了過去的一段美麗回憶。畢業後,我們每個人都將走向各自不同的路途,未來的日子裡,再度攜手踏上山巒的機會,便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無法預知。
這樣的想法總讓人心生感傷。或許這一段與山、水、警、人的緣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行漸遠,成為我們青春的印記。未來,是否能夠再次攜手並肩,回到這片熟悉的山野,將完全取決於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安排。只有當所有的條件恰如其分地相遇,那份久違的共同行走,才有可能再次重現。也許是在某個偶然的時刻,我們再度相聚,重拾當初的情誼,隨著風起雲涌,踏上新的山峰。
然而,不管未來如何,我們心中那份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攀登的渴望,依舊深藏。即使在不同的生活軌跡上,我們的心早已與這些山嶺相連,那份情感,或許會隨著歲月變得更加深沉與厚重。
希望畢業之後還能再見到這群一起奮鬥的夥伴們
想看更多照片歡迎追蹤我的IG:jerryhsu_challenge_diary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幫我按愛心並多分享,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