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土耳其的漫步 | 西北區域 | 旅行漫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參加旅行團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完全不用操心行程安排。你不必煩惱今天要去哪裡、怎麼搭車、幾點轉車、有沒有票、要在哪裡吃飯,甚至是否需要租車——這些繁瑣的細節全都由旅行社打點好。你只需要準時上車,就能輕鬆抵達預定的景點,欣賞當地著名的風光。

raw-image

然而,這樣的便利也帶來相對的限制。當行程中有你不感興趣的景點時,你並沒有選擇跳過的權利,只能按照規劃好的路線走。相較於自由行,這樣的旅程可探索的範圍較受限,與當地人的互動也較少,無法深入體驗當地生活。

raw-image

對我來說,我算是個比較懶散的人,能讓別人安排的事情,就儘量交給別人處理,這樣對我而言輕鬆許多。而旅行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觀察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raw-image

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看到的風景,往往才是真正的當地風貌,沒有刻意的包裝與修飾。我喜歡透過路旁的景觀,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之處。

raw-image

因此,每次坐遊覽車時,我總會沿途拍下許多照片,既是紀錄,也是日後創作的靈感來源。例如,從番紅花城返回伊斯坦堡的路上,我欣賞著沿途的風景。

raw-image

這片區域因為靠近海洋,氣候較為潮濕,綠意盎然。但最吸引我目光的,卻是當地的建築風格——與台灣截然不同,顯得精緻小巧又充滿特色,讓人十分羨慕。

raw-image

在廣闊的國土上,建築與環境能夠自由伸展,而不像台灣或日本那樣緊湊擁擠,雖然精巧,但也少了那份開闊與舒適。只能安慰自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raw-image

這些照片,除了展現當地的建築之美,更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raw-image

最顯著的特點,便是無所不在的清真寺與宣禮塔,彷彿大地都在訴說:「這裡是伊斯蘭的世界。」在這趟旅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宗教對這個社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建築上,甚至人們的穿著、行為與習俗,都與我們習慣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raw-image

這種文化上的碰撞與發現,正是旅行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raw-image

當地的地理環境,同樣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沿途觀察,我能強烈感受到土耳其人民對自己土地的熱愛與依存。

raw-image

這片區域鄰近海岸,當地人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發展與海相關的產業。相比之下,台灣四面環海,理應與海洋有更緊密的連結,但實際上,台灣人對海洋的親近程度卻遠不如想像,海洋資源的利用也相對有限。

raw-image

然而,在這裡,海洋並非只是背景,而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看到沿岸地區座落著工廠、水泥廠、船屋與造船廠,這些產業與海洋環境完美融合,形成一種自然而和諧的共生關係。

raw-image

這正是我認為台灣所欠缺的——一種真正與海洋共存、善加利用其資源的文化與態度。

raw-image


avatar-img
439會員
2.7K內容數
Alan idea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住在飯紅花城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快樂與寧靜。清晨,我常常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散步,試圖以當地人的角度來觀察周圍的世界。這座城市坐落在海邊,因此氣候相對濕潤,常常會有細雨飄落,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這樣的環境讓這裡的自然景色顯得格外翠綠生動,與我曾經在土耳其中部所見的乾燥、黃沙一片的景象大相逕庭。 尤
番紅花城(Safranbolu)是土耳其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韻味的小城,以其保存完好的鄂圖曼時期建築聞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番紅花城老街(Safranbolu Old Town)是這座城市最具魅力的部分,它彷彿是一座時光隧道,帶領遊客回到數百年前的鄂圖曼時代
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最著名的景點非**莫凱莫爾紀念館(Anıtkabir)莫屬。這裡是土耳其國父、首任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陵寢,同時也是一座紀念館。整座建築坐落於山丘之上,視野開闊,氣勢恢宏,充分展現了這位偉大領袖的崇高地
土耳其的圖茲湖(土耳其語:Tuz Gölü,意為「鹽湖」)是土耳其境內第二大湖泊,面積僅次於凡湖。圖茲湖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是主要的食鹽產地,同時也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這是在卡帕多奇亞往安哥拉的半路上。圖茲湖的形成與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地質構造和氣候有關。安納托利亞高原是一個內陸高原,周圍環繞
離開卡帕多奇亞,前往安卡拉的路上,景色逐漸從奇幻的岩石地貌轉變為更為平坦的城鎮風光。 途中,我們突然在大馬路旁看到一座非常古老的房子,不禁驚呼:「那裡怎麼會有一棟這麼舊的建築?」導遊聽見後笑著解釋:「那是古時候的驛站,曾經是旅人歇息、補給的地方,如今已經殘破不堪。」 沒過多久,我們又看到另一座驛
烏奇沙城堡坐落於卡帕多奇亞地區,是當地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遠遠望去,整座山彷彿佈滿了洞穴,彷彿是一座天然的蜂巢。雖然我們無法進入參觀,只能從外圍遠觀,但它依然是這片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事實上,烏奇沙城堡並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城堡,而是由火山岩自然形成的岩堡。經過世世代代的雕鑿,內部被開鑿出了無
住在飯紅花城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快樂與寧靜。清晨,我常常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散步,試圖以當地人的角度來觀察周圍的世界。這座城市坐落在海邊,因此氣候相對濕潤,常常會有細雨飄落,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 這樣的環境讓這裡的自然景色顯得格外翠綠生動,與我曾經在土耳其中部所見的乾燥、黃沙一片的景象大相逕庭。 尤
番紅花城(Safranbolu)是土耳其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韻味的小城,以其保存完好的鄂圖曼時期建築聞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番紅花城老街(Safranbolu Old Town)是這座城市最具魅力的部分,它彷彿是一座時光隧道,帶領遊客回到數百年前的鄂圖曼時代
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最著名的景點非**莫凱莫爾紀念館(Anıtkabir)莫屬。這裡是土耳其國父、首任總統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陵寢,同時也是一座紀念館。整座建築坐落於山丘之上,視野開闊,氣勢恢宏,充分展現了這位偉大領袖的崇高地
土耳其的圖茲湖(土耳其語:Tuz Gölü,意為「鹽湖」)是土耳其境內第二大湖泊,面積僅次於凡湖。圖茲湖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是主要的食鹽產地,同時也是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這是在卡帕多奇亞往安哥拉的半路上。圖茲湖的形成與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地質構造和氣候有關。安納托利亞高原是一個內陸高原,周圍環繞
離開卡帕多奇亞,前往安卡拉的路上,景色逐漸從奇幻的岩石地貌轉變為更為平坦的城鎮風光。 途中,我們突然在大馬路旁看到一座非常古老的房子,不禁驚呼:「那裡怎麼會有一棟這麼舊的建築?」導遊聽見後笑著解釋:「那是古時候的驛站,曾經是旅人歇息、補給的地方,如今已經殘破不堪。」 沒過多久,我們又看到另一座驛
烏奇沙城堡坐落於卡帕多奇亞地區,是當地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遠遠望去,整座山彷彿佈滿了洞穴,彷彿是一座天然的蜂巢。雖然我們無法進入參觀,只能從外圍遠觀,但它依然是這片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事實上,烏奇沙城堡並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城堡,而是由火山岩自然形成的岩堡。經過世世代代的雕鑿,內部被開鑿出了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來到半自助旅行的第三週,說一點都不累是騙人,尤其是在美術館裡連續走看五個小時沒有坐下來後⋯。但因視覺饗宴帶來了心靈滿足,那真是累得愉悅啊!
旅行總是令人心情愉悅的 旅行可以使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 也可以讓人探索新的事物 每個人對美好旅程定義不同 有些人嚮往四處探訪當地知名景點 品嚐美食又或者只想換個環境 享受舒心休憩體驗 但不外乎都希望透過旅行 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Thumbnail
關於旅行 更多的是放鬆 最好是遠離常在的居所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11/15/2014 入境隨俗   馬德里的下午,有著難得的自由活動時間。 一路上過來,旅行團的旅遊行程真的己經太充實了。 過量的景點,早就超過我所能負荷的了。 只是旅遊行程是我所不能決定的,但自由活動時間,總算是自己可以掌握。 如果再安排景點進去,那真太對不起我自己喜愛的旅遊模式了。
Thumbnail
透過幾個問題,探索自己究竟適合哪種旅行方式,也可只用在單次旅遊的評估,畢竟每次旅遊地點和目的可能都不相同,挑選當下最合適的型態,就能來趟舒心的旅行。
Thumbnail
簡單、愜意,也可以是輕旅行的一部分。
Thumbnail
曾經,我對土耳其的想像是走在古絲綢之路,雲南切入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再到歐洲拜訪過往打工度假、旅遊認識的歐洲友人們。 然而這段路,停止在泰國,疫情前。回台賺旅費的我,因此在台灣停留了近5年。 生為背包客,野性魂主宰的軀殼,跟團旅行是一大挑戰。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來到半自助旅行的第三週,說一點都不累是騙人,尤其是在美術館裡連續走看五個小時沒有坐下來後⋯。但因視覺饗宴帶來了心靈滿足,那真是累得愉悅啊!
旅行總是令人心情愉悅的 旅行可以使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 也可以讓人探索新的事物 每個人對美好旅程定義不同 有些人嚮往四處探訪當地知名景點 品嚐美食又或者只想換個環境 享受舒心休憩體驗 但不外乎都希望透過旅行 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Thumbnail
關於旅行 更多的是放鬆 最好是遠離常在的居所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11/15/2014 入境隨俗   馬德里的下午,有著難得的自由活動時間。 一路上過來,旅行團的旅遊行程真的己經太充實了。 過量的景點,早就超過我所能負荷的了。 只是旅遊行程是我所不能決定的,但自由活動時間,總算是自己可以掌握。 如果再安排景點進去,那真太對不起我自己喜愛的旅遊模式了。
Thumbnail
透過幾個問題,探索自己究竟適合哪種旅行方式,也可只用在單次旅遊的評估,畢竟每次旅遊地點和目的可能都不相同,挑選當下最合適的型態,就能來趟舒心的旅行。
Thumbnail
簡單、愜意,也可以是輕旅行的一部分。
Thumbnail
曾經,我對土耳其的想像是走在古絲綢之路,雲南切入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再到歐洲拜訪過往打工度假、旅遊認識的歐洲友人們。 然而這段路,停止在泰國,疫情前。回台賺旅費的我,因此在台灣停留了近5年。 生為背包客,野性魂主宰的軀殼,跟團旅行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