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是一塊殘缺的拼圖,期盼著同樣缺失的另一半,填補殘缺。
他們的邂逅,並沒有浪漫喜劇演得那樣驚天動地,僅是在一間平凡的超市,於茫茫人海之中,彼此的雙眼無意間交會。鄰近的水果攤,甜而酸澀的粒粒果實,預告戀情的悸動。
只見他靦腆一笑,拾起一顆柳橙,剎那之間,架上的水果全部傾倒,她的心也隨之陷落。如同漆黑中滲進一絲微光,在那瞬間,她知曉眼前這名男子,正是那個「對的人」,他是讓她完整的那一半。
愛情激烈如電流,愛是與對方同生共死、永不分離…但沒有人提醒她,在甜美的糖衣下,愛情也如泉湧直流的鮮血那般,駭人無比…
在超市的「初遇」,揭開一切的序幕。
首先,請容許筆者尖叫,吶喊自走出電影院後,心中便無法控制的狂喜…這就是女性觀眾如我,最想看到的那種「爽片」!近期若想看毫無冷場的精采電影,或是喜歡略帶風趣的科幻驚悚、愛情諷刺題材,《完美伴侶》(Companion)是絕佳的觀影選擇。
《完美伴侶》的「引人入勝」不只是劇本,還有故布疑陣的預告片,讓人摸不著頭緒,又耐不住探究的好奇心。雖然正式版的預告稍微洩了底,揭露劇情前半段的大雷,也就是女主角的真實身分,但不用擔心因此喪失觀影樂趣,後半段仍有許多充滿巧思的驚喜,與層出不窮的反轉,讓筆者拍案叫絕,更不時被辛辣的幽默逗樂。當看到劇情不斷超展開,自詡聰明的男主角厄運連連地壞事,毫不手軟的「發便當」走向,媲美《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的機器人猛烈虐殺…筆者很不爭氣地在影廳笑出聲。
總而言之,若是看過預告的朋友,依然可以放心觀影,正片保證趣味無窮。不過還是強烈建議,如果是聽聞好口碑而被燃起興趣的朋友,不要事先查任何資訊,劇情簡介、預告片全都不要看,直接買張票到電影院看片吧!這樣更能感受雲霄飛車式的刺激體驗。
甜美可人的Sophie Thatcher,飾演深愛男友的女主角Iris。
另外,本片選角得宜,男女主演Jack Quaid、Sophie Thatcher,兩人的特質與角色契合。Jack Quaid飾演表面溫和體貼,實則軟爛窩囊的男主角Josh,前半段讓觀眾深信他是貼心男友,後半段則與女主角Iris一樣,怨嘆自己看走眼,誤將草包當暖男。Sophie Thatcher是全片的MVP[1],這位有著精緻五官與白皙肌膚的年輕演員,不僅亮麗獨特的外貌、純真魅惑兼具的氣質,在銀幕上十分吸睛,對於角色的詮釋也到位,將女主角Iris從初期百依百順的單純,到成長後聰穎不失善良的堅毅、略帶邪魅的狡黠,情感表現的層次豐富。
唯一雞蛋裡挑骨頭的缺點,就是針對Sergey一角的刻畫,依舊犯了好萊塢的老毛病,充斥對俄羅斯的負面偏見,俄國佬不是心術不正的奸角,就是作姦犯科的犯罪份子,順便再操一口濃厚又詭異的假口音…喔天啊!真是夠了。
儘管飾演Sergey的是英國男星Rupert Friend,捨棄原先的俊帥外表,演起險惡油膩的反派頗為稱職,Sergey的背景在劇情後段更有驚人轉折,稍稍彌補了瑕疵。筆者也知曉目前的國際局勢,自然影響好萊塢影視中的俄國人形象,筆者更非普丁(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的忠實支持者,可仍然對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感到不耐(當然要強調,《完美伴侶》僅是好萊塢詬病中的多數例子之一,整體無傷大雅,就讓筆者藉機抱怨一下吧)。
(以下分享會有劇情雷,若想保持觀影樂趣的朋友,歡迎先儲存文章,等看完電影再閱讀喔)
失控的下半場,從愛情片轉為科幻驚悚片。
在此先向看到這邊的讀者聲明,為了保持觀影驚喜,《完美伴侶》其實不適合深入談論劇情。矛盾的是,既然要分享心得,文章又勢必得針對劇情作解析。所以,以下的內容,筆者會盡量不要談到太細碎的故事發展(但還是會暴雷,真的很在意的朋友請留意喔)。
AI仿真女友與情人的相愛相殺,《完美伴侶》乍看題材新穎,其實架構是很典型的「超完美嬌妻」(Stepford wife)[2]公式變體。自認為「天作之合」的理想愛情,全是他人特意建造的虛擬幻想。那個心目中完美無瑕的命定伴侶,日日夜夜伴在身旁的親密愛人,居然是居心叵測的「陌生人」。不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完美伴侶》不用刻意把活生生的人類當成樣品,再複製改造成冷冰冰的機器假人,直接可以依個人需求,另行訂製虛擬的AI伴侶,喜怒哀樂、生理機能全部模擬真人,真假難辨。
不對等的關係,終究讓所謂的「完美戀情」變了調。
有部分評論針對本片的AI主題進行探討,但筆者認為科幻元素僅是表象,故事內核仍是關於愛情的辯證。所以,探討AI機器人是否如同真人那般有情感,並不是本片的重點所在。《完美伴侶》的女機器人,與那些被「真愛」洗腦的人類女子別無兩樣。正因為女主角Iris是機器人,所以男友Josh更能名正言順將她「工具化」,以愛之名行奴役之實,讓Iris心甘情願為「真愛」犧牲奉獻,享受她無條件的陪伴與付出,卻不用給予絲毫回饋。
無論是「性愛機器人」或「情感陪伴機器人」,換個更動聽的名稱,本質仍然無異。兩人的關係並無對等可言,說白了就是「主僕」,僅是染上浪漫愛的絢麗色彩。Iris極盡全力討Josh歡心,願意為戀人粉身碎骨,只為換得他寵溺的一抹微笑。可是Josh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抹煞Iris存在的價值。
Josh聲稱Iris的一切,皆由「程式」所建構,包括會說的語言、智商的優劣、情緒的起伏…全由他任意掌控。換言之,Josh自認為是Iris的天,是打造她的上帝,愛人則是為他而生的「產品」,沒有獨立思想及主體性。藉由否定Iris擁有智慧的可能性,軟弱的Josh便能從控制女友的過程中,尋得虛假的自信心。
拋開AI機器人的設定,Iris與Josh的戀情,猶如現實中常見的「癡情卑微女友 vs. 控制狂渣男」鬼故事。Iris即便對Josh的性情瞭若指掌,但愛情就是這麼容易使人盲目,讓她選擇性忽略男友的諸多缺陷,直到粉紅泡泡的魔咒消失後,才看清夢中情人僅是虛偽的凡夫俗子。
然而,《完美伴侶》的情愛刻畫雖厭世,倒也沒有全然否定「愛」的本質,Josh與Iris的相識是假象,Iris付出的情卻是真,奈何錯付了真心。男女主角的對照組- 同志愛侶Eli與Patrick,反倒在看似弔詭的關係中,尋得互補的共存。縱然這對愛侶後續因「某種因素」(這邊不暴雷),戀情不能維持,曾經相愛的記憶卻永存於心,即使更換新的對象也抹滅不了。《完美伴侶》是新世代的愛情寓言,告訴銀幕前的觀眾,童話中的「幸福快樂」依舊會降臨,即使戀情可能無法長久[3]。
歷劫重生的Iris
It's just emotion that's taken me over(一切都只是情感支配了我)
Tied up in sorrow, lost in my soul(被悲傷綑綁,迷失在靈魂中)
片尾曲選用1970年代金曲、由澳大利亞歌手Samantha Sang與天團Bee Gees合作的〈Emotion〉,歌詞呼應女主角的心路歷程,相當切題。Iris的確是機器人,是鋼鐵鍛造而非血肉之軀,但她依然擁有不亞於人類的豐沛感情,並為此受盡折磨。就如世間的無數女子,Iris必須學會揮別情愛的迷障,斬妖除魔、歷劫重生的她,方能擺脫無謂的苦痛,正式「升級」。
愛情是渡劫,如同烈火燃燒般痛苦與鮮明。
「我的記憶很真實,我的體內彷彿著了火,感覺很憤怒、很猛烈、也很快活。」
經由烈火蹂躪所造成的機械手,看似無法復原的瑕疵,卻是象徵「成長」的印記。傷口即是受傷的證明,受過傷才有成長的契機,能因此接納自己真實的樣貌,並用更堅強的姿態生存下去。尾聲,Iris自豪地揮動著機械手臂,望著鄰車同樣深陷在情愛泥沼的女子/同類,彷彿向對方及銀幕前的我們宣告︰我已看穿包裹蜜糖的致命毒藥,那麼你(們)呢?
愛炙熱如火焰,豔紅如鮮血,縱使可能燒灼己身,仍舊有人願意飛蛾撲火。只是,經由層層精心包裝、巧妙建構的新世代愛情,感情的虛實真假究竟有幾分?哪些是作戲哪些是真情?《完美伴侶》用嶄新手法訴說永不過時的議題,如此充滿新鮮感的愛情辯證,筆者誠摯邀請各位一同體驗,不妨親自在銀幕中尋找答案吧!
[1] most valuable player的縮寫,意即「最有價值選手」。最早是指體育賽事中表現最佳的榮譽運動員,過後泛用各領域競賽或活動的佼佼者。
[2] 《超完美嬌妻》/《複製嬌妻》(The Stepford Wives),為Ira Levin於1972年出版的小說。故事描述才華洋溢的攝影師Joanna與丈夫搬進Stepford鎮,卻對鎮上的異樣感到不安,這裡的妻子全是百依百順、毫無主見的家庭主婦,甚至連Joanna思想獨立的朋友也逐漸被「同化」。隨後Joanna更驚覺丈夫可能要聯合鎮上其他男人,一同謀害、將她改造為沒有思想的機器人…
小說分別於1975年、2004年改編成電影,“Stepford wife”一詞也被廣泛使用,指溫順、心甘情願從屬丈夫的妻子。後世許多作品同樣受到《超完美嬌妻》影響,2022年的電影《別擔心親愛的》(Don't Worry Darling)即為一例。
[3] 這句話是改寫自《安潔拉.卡特精怪故事集》(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的作者序言,原句為「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幸福快樂,即使那不能長久。」由於筆者實在太喜愛作者的肺腑之言,因此在本篇的敘述中挪用了原句。
☆ 註記︰內文劇照取自IMDb及The Movi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