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文 + 非處 + 現實平淡向 = 慎點
主角:陳星澤 ┃ 配角:尤小林;陸昊;米盛 ┃ 其它:主攻
---
據作者說,這是一篇真人真事改編的文。
看完內心淡淡地感到溫暖但又有點雜陳。
(由於自己容易有寫一寫文就跑調的毛病,先來把故事線捋一捋。)
故事由陳星澤國小時期一路寫到就業,算是交代了一個人的半生的故事。
在這段旅程中,攻一共有三段感情,沒成功開花的青澀初戀、開花但沒結果的柏拉圖式的愛情、守望多年終於等到彼此的最後一次花開的第三枝玫瑰,這些感情說穿了其實沒什麼,但箇中酸澀與甜只有攻自己才能切實體會。
/
說真的,我個人還是覺得這篇雖說是現實向,還是有點太幸福了...我不禁懷疑真的有這麼完美而真摯的一個人嗎? 但不排除我自己太多陰暗不足為外人道的心思,所以遇不到這樣的人....(就我而言,米盛顛簸的人生才是常態啊...)
但攻的這前半生,真的可以說順遂的不似人生,人生多是痛苦的,只有痛苦人方能成長,這是我的理解。然而攻卻在來自各方的親朋好友的呵護下逐漸茁壯,這些源源不斷的愛支撐了攻,讓他就算在出社會遭遇了一些惡意,依然能跟這些聲音和解,他知足而常保感恩,對這三段感情帶給他的成長總是緬懷於心。真的是太讓人羨慕忌妒了...。
「孤獨一人也沒關係,只要能發自內心地愛著一個人,人生就會有救。 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村上春樹《1Q84》
這是陳星澤經歷第二段感情帶來的情傷時,對米盛的喃喃低語,也是對自己的慰藉。
看到這裡時,真的很遺憾,為書中人物悼念他們真摯的感情,也為自己.....
天曉得為什麼我這26年還是個母單(暈倒...),看到書中這些真實的情感流動,我有點感傷,雖然還年輕,但逝去的高中、大學生涯,就如同書中所說,那是最純潔最不顧一切的年紀了,母單到這一歲數彷彿都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所以看到村上這一句話,我心底只不停迴盪著:「怎麼辦呀...怎麼辦呀...怎麼辦呀...」人有紅玫瑰和白玫瑰,最終收穫了第三枝玫瑰,怎麼我連玫瑰花瓣都沒看見...
看著看著我才驚覺,對呀! 現階段的我真的早就沒有那樣的熱愛了,要怎麼發自內心的愛著一個人呢?
最近在看 Stephen Covey的《與成功有約》(這書名真的很恥...但真的是一本好書!),其中就有提到,他對愛這件事的見解是,「愛是動詞,不是一種感覺。」他說,如果你困惑於對某人的感情好似消失了,他會告訴你: 「去愛他。」去愛他,而不是坐在原地等待戀愛的感覺平白降臨。愛應該是在不計回報的付出後獲得的結果,而去愛就是必經過程。Stephen Covey想要傳達的東西很簡單,就是「主動積極」,積極的去創造機會,改造自己的人生。
知易行難。但我明白解方就在這裡,我不會假裝我不知道。
我想我的問題點大約就在於此——吝於付出。
我很容易計較得失,別人對我好我會記在心裡,並在下次有機會的時候,我會還回去;別人對我抱持惡意,我也會暗搓搓的記在心上,想方設法地一定要回對方一記;但鮮少有那種我先付出的時候,就算付出了我也會同樣的記著,下次對方如果忘了或是還做了什麼讓我不悅的地方,我就會很輕易的把人歸類在「不知感恩」那一塊,並且很容易就讓一段緣分說斷就斷。簡言之就是斤斤計較,早早就失去了愛人的勇氣。所以最近經常對自己說: 「去愛人。」管他童年或高中時受過了什麼傷,如果想要未來發生變化,就要接受現實的鞭打,承諾改變。
完了,結果還是寫到大歪特歪XD 又把心得歪到天邊去了。
Twentine的文字還是很讓人舒服,雖然這一篇不會說好看到讓我想要瘋狂推薦,不過變得對小說越來越沒有耐心的我把它看完了耶!! 蠻適合書荒的時候,拿來一品,對心情的影響還是滿好的。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 (寫一寫變成自省文不好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