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社區長者的健康評估,雖然是線上訪談,但是,長輩們對於在鏡頭前面,跟我面對面的提問與回答,還是在意鏡頭前面的自己。我看到他們整理儀容,撥撥頭髮,理理鬢角,就知道,不論年齡幾歲,每個人都在意自己儀容。
除了他們的基本資料外,我會特別關心,他們使用什麼樣子的交通工具來到社區活動中心?有人騎腳踏車、機車,也有人是電動車,號稱私人賓士啦。有沒有睡眠障礙、睡不著等問題。至於心情溫度計嘛! 我要很有技巧地去問,有時候還是會察覺到,有一些長輩對於某些問題就,避諱不談。當然,也有直接講說自己#想不開! 越是隱晦的東西,也許是不想談的問題,有可能很深很深,我也不見得有能力能夠挖掘,更不見得有能力能夠處理。在跟長輩線上面對面的訪談,結束之前,我一定會問他,有沒有想跟我說的話?有的長輩,會笑笑的說。謝謝。但是也有,從頭到尾都是憂鬱的一張臉。
獨居的老人很多,各種因素不同。有的獨居,實際上孩子是住在附近,有的獨居。實際上是孩子的家沒有電梯,只好,回到鄉下的平房來。
幾個月的訪談當中,我發現,很多的長輩,即使孩子住在身邊,或是孩子經常回來探望,但是開口要求孩子幾乎沒有! 開不了口的因素,也許是,相處的時間太短了,聚在一起可能就吃個飯了而已,一下子,孩子就離開了。當然也可能就忘記說了,不大會因為這樣子而去打個電話告訴孩子,不是每個孩子都懂得觀察到自己的父母親#老了,需要幫忙了。我們的教養就是#太含蓄了,含蓄到可能失去機會。
今天,有一位 80幾歲的長輩,他就說,因為跌了一跤,因為這一跤,是在自己的家裡跌倒,連在自己的家裡都跌了,是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還是沒有支撐的物品?還是家裡障礙物太多? 這個跌倒讓長輩有一點覺醒了,我直接提醒他,你,要開口跟孩子說:在浴室內放置安全座椅、在馬桶旁邊裝設扶手。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起居裡能夠安全,能夠順利地#行、視、坐、臥。如果居家,無法安全,就算家人在旁邊,也枉然。更何況是獨居的老人家?
因為這些訪談,常常訪問到八九十歲長輩們,我彷彿看到了我自己的爸爸媽媽的縮影。我想到自己當初,就是堅持堅決設置安全座椅、裝設扶手、更換座椅。這些設備的更替或裝設,主要是長輩日常生活,多數的時間是在這樣子的一個空間裡走動,若不能讓他們能夠安全地行走、坐下,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障礙環境。今天有一位長輩告訴我,爬不起來,他在床上爬不起來,他用身體去滑動,滑動到床尾巴,能夠碰到地板再想辦法起床。
這樣子的畫面,想想,應該是可以改善的。怎麼要等到受傷了, 才,去做更替呢?!
我真的不是想太多,而是,這些,許多的事情都是可以,都可以,事先,做防範。
我建議長輩,嘗試著,學習去告訴孩子,你的需求,或是你的不方便在哪裡?這些的不方便,如果孩子聽得懂,他們比較容易就找到相關的設備和資源。只是長輩們如果,沒有說出來,等到晚輩警覺到,有時候就是,晚了一些些。
我真的想太多了嗎?
這些畫面。一直會出現在我的夢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