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那個女的包手噎!聽到其他同事在討論我聽不懂的名詞就湊上去,原來所謂的「包手」就是整隻手刺青的意思,顧名思義「包腳」也是整條腿刺青的概念,仔細看在工地走跳的夥伴有刺青的比例還挺高的,以目前上班的公司來說剛好一半,有的人刺青是為了遮掩車禍留下的傷疤、有的人刺青表示年輕不懂事、有的人刺青說是藝術的表現,會說跟藝術有關的決對不是長輩,光是刺青的內容與風格就不會覺得那是年輕人想要的,老派刺青大多是龍啊、佛像、鬼頭之類的的圖案,有些甚至只有線稿,大多都是單色系居多,可以看得出來外觀的形狀,但就只有線條沒有上色,所以呈現出來的就是2D的畫面,沒有3D的質感,是因為刺到一半就沒錢了嗎?反而變成另一種風格,畢竟刺青也不便宜!光是包單手就五萬,知名刺青師傅甚至破十萬,而且還要排隊等,年輕人刺青比較明顯呈現自己的個性與信仰,內容就五花八門,有圖案、有文字、有黑白也有彩色,因為我本身長期捐血的關係所以沒有刺青,另外也覺得刺青這種「一輩子的事」總要很慎重,也要有他的意義,會不會現在喜歡這個圖案,過了一段日子又有其他的想法怎麼換?這也是我不刺青的主要原因,也許刺青可以讓自己有與眾不同的驕傲,或是想要表示「不要欺負我,我有刺青」的自我防衛感,刺上這個圖案之後這個人也被定位了
刺龍、鬼頭、佛神的人感覺有殺氣,不好親近
刺人像、藝術字、幾何圖案的人散發文青氣息
刺可愛圖案、漫畫人物浮現人畜無害的溫和
但有些師傅會刻意戴袖套把刺青遮起來,因為接案時業主看到刺青多少還是會有些害怕,尤其是接一般民宅的物件,刺青看似給自己滿滿的能量與自信,在現今越來越開放的社會許多人用刺青來表現自己,但兩位包商站在面前,沒刺青的那一位似乎站有較多的優勢跟競爭力,或許我也是比較保守的那一方吧?我的個性放在心底,皮膚還是維持原廠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