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學亂想】瞬時競爭優勢: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勝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學唸商管科系的我。對於一些常見的經典分析工具如:五力分析、SWOT、4P、4C

瞭若指掌。在將這些工具應用在課堂上提供的3、40年前的個案時,脈絡一目了然。報告結果也天真的以為企業只要在同業內找到可以持續的優勢就能高枕無憂。然而現今產業跟競爭者的界線趨於模糊,且世界趨勢變化快速,產品生命週期變短,大企業很難去找到一個可以持續保持的優勢來確保自己永遠能保持領先地位。因此就有此書的出現來探討當今快經濟時代企業面對競爭的策略以及管理思維。

本書架構清楚,文字流暢舉例生動。以下針對書本內容做整理。參雜一些個人的體悟分享。

企業應該依靠瞬時競爭優勢,而非可持續競爭優勢

在變動很大的環境當中改變並不危險,穩定才是最危險的狀態。

這句話如雷貫耳響在我腦門。這也是本書「瞬時」概念的由來。持續改變調整才是最該穩定執行的事情。但人人都知道要改變,針對具體應該如何改變,作者提供兩個視角做解析:

改變勢必涉及兩項行動。第一是割捨現有的資產,第二是找到到新的發展方向。我覺得對於大企業來說割捨是最難做到的,企業必須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能在現在的優勢中看到未來的危機提早做對策。要做到這件事必須先辨認哪些應該是該割捨的對象以及何時是割捨的好時機。這讓我想到了Apple的創新策略。原先依靠Ipod+ITunes系統擁有的優勢遇到一些警訊。一是在功能開發上邊際效益已經遞減了。消費者的反響漸漸不如以往。對應到書中創新的報酬遞減的概念。至於資本報酬遞的警訊我覺得若是等到出現才開始行動已經為時過晚。數位經濟在決定割捨時機最重要的思考點應當是要能區分未來需求跟載體之間的各自的變化以及彼此的關係。例如人們都會有隨時隨地聽音樂的需求。但這項服務可以在不同載體之間移轉。當有出現可以提供解決相同需求但更方便或好用的載體出現就應當感受到警訊,不應如書中諾基亞以及RIM一樣被技術的開創性或是細微功能差異給誤導以致錯失良機。


選擇應當割捨的對象以及時機後,怎麼找到下個應該切入的市場。也就是作者提到的「競技場」也同等重要。競技場的概念旨打破同產業競爭的舊觀念,專注在顧客以及解方的關係。多方選擇正確的競技場,而不是在待在原地苦惱如何出奇制勝。要能選擇對的競技場需要源源不絕的新想法。作者對於 3M 這類鼓勵員工發想點子的公司認同其理念但認為挑選點子的機制更重要,因為大多數天馬行空的點子只會耗費資源跟時間。相對之下另一種需求導向式的創新可以直接指向顧客真正需要的東西。避免公司資源空耗。但我過去在做使用者研究的專案時發現大多數人對於現在沒有的東西是無法想像的,無法明白地說出使用者需要什麼產品來解決問題。本書對於「需求」的定義我覺得可以再更精確。如果只是做現有產品的改良升級,也許可以直接從外到內來做發想。但面對的是顛覆式的浪潮以及現在未顯化的需求。由公司內部具有遠見的點子也許比較能發揮價值。


確保內部穩定的創新流程後,下一步就是選擇正確的競技場。作者建議從內(技術、組織)、外(市場需求)兩種不確定性來思考,找到自己適合發展場域。我觀察發現現今的科技巨頭有時對於掌握技術過於自信,卻低估了外部的不確定性。選擇了自己無法戰勝的競技場。Google Glass 的失敗就是一個例子。雖然 AR、穿戴式智慧裝置等新潮概念讓人眼睛一亮。但由於大部分功能智慧型手機都能取代,其高而的價格並沒有說服大眾應當接受他的方便跟新潮,最後得不裁撤該產品線。然而這些後見或許可以歸納一些失策的原因來提醒企業,但如何在事前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能被市場接受在書中並沒有提供具體的方針,也許下一段提到的保持開放靈活就是最好的原則。

企業致勝要能同時有內部穩定度,以及外部靈活度

過往提到創新,我往往只想到企業要能靈敏察覺外部的趨勢,並且不怕冒險鼓勵員工實驗。增加自己的靈活性。然而以上想法只提供終點卻未解釋路徑。作者在本書提我從未想過的主題-如何從企內部打造一個能夠靈活變化的組織型態跟企業文化。讓創新變成常態而不是寥寥數人的一時興起。

作者強調擁有內部的穩定度跟外部的靈活度是同等重要的。理由如下:(一 )擁有穩定的公司遠景能讓企業免於自滿,願意真誠面對外部的挑戰來調整策略。就算領導階層有變動,但繼任者依舊可以依照此遠景繼續執行(二) 穩定的企業文化以及人才培育,能夠降低改變的阻力。讓員工能在不同崗位上勝任,並且願意認同組織轉變的理念。對於推動創新是一大助力。

有穩定的內核後,企業才能無後顧之憂地迎接創新。在此作者引進了一個概念:「選擇權導向」的市場開通模式。意即企業必須放膽地以先行者之姿快速進入新市場,但不需要一開始就大舉進軍。確認有利可圖後正式進軍,待發展價值見底後再急流勇退。這樣模式優點是可以降低創新的風險同時可以在市場中靈活進退。然而我對此策略有個疑問。這項策略似乎只適用於本身具有核心能力且業務規模大的企業。才可以用淺嚐輒止的方式留一手退路,且不同事業體間也可相互補足。但在爭分奪秒的攻城略地下,本身資源較少的新創公司或是面對破壞式創新出現的傳統業者貌似沒有太多嘗試的本錢,有時候進入時機的失之毫釐就會差之千里,不得不背水一戰。此時依靠遠見跟直覺的急行軍策略是否更能勝出?

最後作者提到內外的平衡。如果太依賴創新,企業的一致性跟整合效益會瓦解,如果太偏向穩定著無法做出創新策略。內在的穩定跟外部的靈活應該要相輔相成。讓組織在穩定的目標跟企業文化下對於改變不會懷疑或是不安才是致勝的關鍵。


瞬時競爭策略之於個人

我覺得這本書講的很多內容即使把企業代換成個人也適用於非常多情境。人才跟企業一樣,都需要不斷改變來生存,個人也需要能思考現在的優勢在能否延續到可想像的將來。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跟擁有穩定的心態,並且靈活地應對外界變化同樣是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書中提到一項觀念也非常有啟發性:改變應當追求迅速與大致正確,而非精確但緩慢。我常常會覺得變革應該一步步穩扎穩打,躁進反而會碰得一身灰且兩頭落空。然而面對據時間壓力的變革時,需要像踩著石頭過河一樣。若每一步調確認石頭大小、顏色、形狀以及材質,可能來不及過河就會被潮流淹沒。 應快速判斷落腳的安全性後,然後快速抵達終點。畢竟能夠改變的機會通常稍縱即逝。另外利用原型學習的概念也可以讓個人在快速測試、淘汰、發現新事物中成長。把自己當成企業一樣經營,找到屬於自己的競技場並擁抱改變。


結語


 要在變化中勝出,創新不能再只是管理者的嗜好或是心血來潮的念頭,而是需要內化成彷彿公司與生具來的流程。本書不單單探討如何辨識外部機會,也花了大量篇幅描述若機會已經悄悄到來,如何打造一個可以隨時準備好迎接改變的組織跟創新流程。讀完後覺得內容對於現代企業的經營者非常有幫助。也可以讓創業者除了忙於攻城掠地外,能由內而外打造組織的韌性,並持續吸引具有開創性的人才加入。打造快經濟時代下的新常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遊大學殿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在神遊中學習,通體舒暢
2024/10/13
我從今年8月底開始在德國西部的一座小城鎮-法倫達爾開啟我五個月的交換生活。出發前對德國這個國家做了一點功課。包括風土名情、社會現況等等,當然還有我比較感興趣的歷史文化,但看的大都是來自中文圈的視角。實際到德國並住了一個半月後,有一些差異跟發現感受非常印象深刻,這邊列舉八個點跟大家來分享。 (一
Thumbnail
2024/10/13
我從今年8月底開始在德國西部的一座小城鎮-法倫達爾開啟我五個月的交換生活。出發前對德國這個國家做了一點功課。包括風土名情、社會現況等等,當然還有我比較感興趣的歷史文化,但看的大都是來自中文圈的視角。實際到德國並住了一個半月後,有一些差異跟發現感受非常印象深刻,這邊列舉八個點跟大家來分享。 (一
Thumbnail
2024/08/22
上禮拜看完動畫柱訓練篇後終究是等不了劇場版,忍不住先把漫畫追完了。其實看完後整體感覺非常好。我覺得以少年漫畫的最終大戰來看,無限城真的算非常優秀的最終章。光是能夠乾脆俐落地結束不被編輯壓著繼續畫就非常難能可貴了。但對於這個篇章還是有幾個讓我心癢癢的地方。總會腦補「阿~~要是這樣畫該有多好~~~」
Thumbnail
2024/08/22
上禮拜看完動畫柱訓練篇後終究是等不了劇場版,忍不住先把漫畫追完了。其實看完後整體感覺非常好。我覺得以少年漫畫的最終大戰來看,無限城真的算非常優秀的最終章。光是能夠乾脆俐落地結束不被編輯壓著繼續畫就非常難能可貴了。但對於這個篇章還是有幾個讓我心癢癢的地方。總會腦補「阿~~要是這樣畫該有多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活著就是贏家,因為輸家已經被淘汰。本文探討生存競爭的殘酷,以及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也持續不斷地克服挑戰,成為贏家。從生物演化到日常生活,處處充滿競爭,而存活下來的我們,都是最終的贏家。
Thumbnail
活著就是贏家,因為輸家已經被淘汰。本文探討生存競爭的殘酷,以及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也持續不斷地克服挑戰,成為贏家。從生物演化到日常生活,處處充滿競爭,而存活下來的我們,都是最終的贏家。
Thumbnail
人不思吸取,則殆:從現代科技與產業競爭看學習與創新的必要性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與知識的迭代速度遠超過過去任何時期。有人擅長學習與改進,迅速超越對手;有人固守舊思維,最終被市場淘汰。從手機產業、電動車競爭,到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吸取並改進」的力量。
Thumbnail
人不思吸取,則殆:從現代科技與產業競爭看學習與創新的必要性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與知識的迭代速度遠超過過去任何時期。有人擅長學習與改進,迅速超越對手;有人固守舊思維,最終被市場淘汰。從手機產業、電動車競爭,到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吸取並改進」的力量。
Thumbnail
相信學資訊的人,以及工作是資訊類相關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變是唯一的不變」,科技世界的技術推陳出新,真的讓人眼花撩亂,一個遲疑或無視,可能就會被拋在陳舊歷史裡,成為古骨博物館的展示品了。 因著資訊世界的軟硬體在資本主義競賽中,永遠要更好、更快、更聰明的宗旨,資訊科技一日千里的進步,是常態的現象
Thumbnail
相信學資訊的人,以及工作是資訊類相關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變是唯一的不變」,科技世界的技術推陳出新,真的讓人眼花撩亂,一個遲疑或無視,可能就會被拋在陳舊歷史裡,成為古骨博物館的展示品了。 因著資訊世界的軟硬體在資本主義競賽中,永遠要更好、更快、更聰明的宗旨,資訊科技一日千里的進步,是常態的現象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Thumbnail
40年前大多生活可以接受慢慢看小說漫畫>瓊瑤劇 慢慢地變成偶像劇>網路小說 再慢慢地變成看網紅頻道跟連續劇每季16集內的作品 到現在變成抖音不用30秒就可以享受的快樂 ### 40年前科技需要驗證的時間軸10年 電腦網路時代發展後縮短為7年 智慧型手機發展後縮短為3年 現在看到AI更
Thumbnail
40年前大多生活可以接受慢慢看小說漫畫>瓊瑤劇 慢慢地變成偶像劇>網路小說 再慢慢地變成看網紅頻道跟連續劇每季16集內的作品 到現在變成抖音不用30秒就可以享受的快樂 ### 40年前科技需要驗證的時間軸10年 電腦網路時代發展後縮短為7年 智慧型手機發展後縮短為3年 現在看到AI更
Thumbnail
對於我們參與的世代感到非常興奮 因為我們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頭一浪 頭一浪會因為低基期而放大波動性 能夠堅持走下去肯定會特別的難 長期主觀感性的沈澱 一個機遇就可以風起雲湧 變成客觀理性的事實 非線性的成功還將迎來下一階段的分歧 場內的我會認為就是沈澱造就成功的存在 場外進入場內
Thumbnail
對於我們參與的世代感到非常興奮 因為我們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頭一浪 頭一浪會因為低基期而放大波動性 能夠堅持走下去肯定會特別的難 長期主觀感性的沈澱 一個機遇就可以風起雲湧 變成客觀理性的事實 非線性的成功還將迎來下一階段的分歧 場內的我會認為就是沈澱造就成功的存在 場外進入場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