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認真嚇死人),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這樣的良性競逐之下,推進了人類躍進。
然而,於此同時,我們有時卻會忽略了...... 是不是要為腳步慢了點的長輩想想?
例如:我們以為的過時投幣式電話筒是時代的眼淚,換成刷卡式電話筒則是城市進步的里程碑,但是真正的主要使用者,他們不會用。
走進現代的診所、公共空間,不難發現照明技術與裝潢風格均有日益多元化與個性化的趨勢,現代美感、簡潔、明亮、無邊界感、全幅的極簡白、或全然的質感黑,引領我們在就診時,也能浸潤在視覺的享受。
然而,長者容易因感知落差,將相對明亮的地面反光誤認為水灘,或是同一延伸色系造成空間感的混淆、若話辨識能力,造成行走不便或危險。
在走訪中,我喜歡去留意不同城市的創新展現裡,有意保留的細節,包含為長者保留舊城元素、保留看似是舊時代的路線指引、調整建築的光線設計等,這些展示了決策者或規劃設計團隊的溫柔,於我而言是非常有張力的感動,會令我怦然地愛上一個城市。
提醒自己養成習慣,思考非主流群體的需求,在進步的路程上保有並存的作法。
進步的腳程可以很快,代表我們的硬實力與活力,但用心地考量長尾效應,並且在細節保留一些彈性,展示一個城市的溫柔,也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
我們一起,回頭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