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吧聊天室】大英圖書館有什麼看頭?倫敦科學博物館表態不甩環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博物館吧podacst EP7來到新的系列《博物館吧聊天室》
這個系列要來聊聊歐美展覽、新聞、好書,還有博物館界的大小事!


我之前就很~~~想做這個主題
本來是想用電子報的形式
只是說因為考量好像要寫很多字又要排版(我本人實在是有點懶惰)
所以最後決定用講的方式
分享一些我個人最近對博物館新聞的看法和之前在大英圖書館經驗想法

#本集重點

  1. 大英圖書館最新「中世紀女性:她們自己的聲音」特展&文物介紹
  2. 大英圖書館小歷史和必看介紹
  3. 大英圖書館實習經驗與觀察
  4. 倫敦2025年最新開幕展廳展館分享
  5. 科學博物館館長公開表態反對環保團體用輿論綁架博物館

點我聽Podcast(各種平台都有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有想過千年以前的木乃伊,打開是什麼味道嗎?莫非是電影、影集裡面形容的那種腐爛臭臭的味道....那可不!
在查博物館資料的時候,總是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像是,有個古人的名字叫做 Ahaha(看起來好像啊哈哈🤣) 雖然她的名字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感覺很歡樂 但其實記錄她名字的楔形文字泥板內容有點悲劇 這位Ahaha是大約西元前1800年的亞述人 目前已知最早的女性商人之一 只是她的投資生涯
博物館吧podacst EP6《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一艘號稱瑞典海軍最強的戰艦,是如何從國家災難等級,變成如今的國家驕傲...
世界人氣第一的羅浮宮最近因為最新公布的大修計畫,再度成為國際博物館的熱門話題!
博物館吧podacst EP5《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羅浮宮裡的三個有名幽靈故事,每個靈異傳說都帶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你有想過千年以前的木乃伊,打開是什麼味道嗎?莫非是電影、影集裡面形容的那種腐爛臭臭的味道....那可不!
在查博物館資料的時候,總是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像是,有個古人的名字叫做 Ahaha(看起來好像啊哈哈🤣) 雖然她的名字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感覺很歡樂 但其實記錄她名字的楔形文字泥板內容有點悲劇 這位Ahaha是大約西元前1800年的亞述人 目前已知最早的女性商人之一 只是她的投資生涯
博物館吧podacst EP6《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一艘號稱瑞典海軍最強的戰艦,是如何從國家災難等級,變成如今的國家驕傲...
世界人氣第一的羅浮宮最近因為最新公布的大修計畫,再度成為國際博物館的熱門話題!
博物館吧podacst EP5《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羅浮宮裡的三個有名幽靈故事,每個靈異傳說都帶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入口處很神秘的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西門捷運站附近),裡面有收存很多國人漫畫作品,限內閱,免費。還不看爆~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英國倫敦許多博物館都免費參觀,是遊客和藝文愛好者的天堂!不過這陣子也掀起了「到底要不要開始收費」的爭論...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入口處很神秘的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西門捷運站附近),裡面有收存很多國人漫畫作品,限內閱,免費。還不看爆~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