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在行程中安排下瀨美術館,其實是偶然的機會。在搜尋旅遊資訊時,無意中看到這家2023年新開的美術館,獲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全球性建築競賽:「凡爾賽獎」的「Museums」項目,名列2024年之7大「世界最美美術館」之一。
美術館,按理說,也許內部展品是重點。然而,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美術館,都以建築風格別樹一幟,甚至參觀者純粹是為了建築物而去的。
下瀨美術館離宮島不太遠。我因為有JR Pass,研究後發現,可以順道搭JR到大竹站,美術館提供了免費的來回接駁巴士,十分便利(時刻表附在文末)。
大竹市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平靜的小城鎮。然而沿海有重工業,例如化工廠,高聳的煙囪實在很難忽視。美術館就蓋在海邊。鄰近有工廠,顯得突兀。不過,我猜想或許土地取得相對容易,如果懂得利用文宣,以有特色的美術館來吸引觀光人潮,改造這座小城鎮的氣質,也是一件地方創生的好成果。
下瀨美術館的設計頗有巧思。我在看照片的時候,本以為那些貨櫃屋不具美感,給人廉價粗野的印象。等實地親自走入美術館,才發現這家美術館利用很多鏡子、玻璃、光線、水波、海洋的元素,讓我原先的錯覺大為改觀。
一月的展品,主打陶瓷手工藝品。透過立體的陶瓷作品,參觀者以360角度觀看,都有不同的體會。觀看者會比看繪畫最品更能心領神會。而且我注意到,許多作品採取系列之作,例如以風、火、土、水等不同主題,來創造作品的差異性。
當然,美術館的戶外風景極為優雅舒適,令人駐足。另設有法式餐廳,可惜當日滿座,無緣進入。我還順著階梯,爬上美術館的屋頂,遠眺瀨戶內海的景觀,遠處就是宮島的丘陵。在藍天白雲之下,雖然是冬日,卻是一趟愉悅的美術館參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