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去世,德妃烏雅氏的反應非常不尋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康熙去世,德妃決意從殉

 

康熙去世,德妃烏雅氏的反應非常不尋常,她要“決意從殉” 追隨先帝於九泉之下。《永憲錄》是這樣記載的:我自幼入宮為妃,在先帝前毫無盡力之處,將我子為皇子,不但不敢望,夢中也不思到。我原欲隨先帝同去。今皇帝說,太后聖母若隨皇父同去,我亦隨太后聖母同去。哀懇勸阻,未遂其志。(摘錄《永憲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4一‚第317行) 雍正帝苦苦哀求,聲淚俱下,而德妃烏雅氏烏雅氏仍堅持要死。最後實在沒轍了,雍正帝說:「如果母親非要隨皇父同去,我這個皇帝也不當了,願隨母親同去殉死。」因為自己要殉死也讓大清皇帝跟著死,這是絕對擔當不起的天大責任,德妃烏雅氏才答應不再殉死。

 

雍正也在《大義覺迷錄》中提到,內容和《永憲錄》記載的差不多:皇考升遐之日,母后哀痛深至,決意從殉,不飲不食。朕稽首痛哭,奏云:「皇考以大事遺付沖人,今聖母如果執意如此,臣更何所瞻依,將何以對天下臣民,亦惟以身相從耳。」再四哀懇,母后始進水漿。(摘錄《大義覺迷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1‚第23行)

德妃烏雅氏絕水絕食的地步,讓雍正感到非常的難堪,但卻有無可奈何。康熙帝早已廢止了人殉的制度!所以德妃烏雅氏堅持殉死是不正常的現象。

 

2. 拒絕登基前皇帝行朝太后禮及拒絕行慶賀禮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德妃烏雅氏就表示:“欽命予子纘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摘錄《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第41行。)

雍正登極大典時,雍正帶著文武百官給皇太后行跪拜大禮時,德妃卻說:“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摘錄《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1‚第45行。)不接受百官朝賀,儘管諸王大臣再次固請,德妃烏雅氏就是不答應。最後雍正帝親自出馬向皇太后哀求,烏雅氏不得不答應接受皇帝的行禮,但她要求今晚於先帝梓宮前拜叩謝恩後再行回宮。

農曆的正月初一日、冬至、皇帝誕辰萬壽節合稱清朝的三大節,按慣例,在元旦這一天,皇帝要率文武百官給皇太后行慶賀禮。禮部在十二月二十一日上疏奏請:元旦佳節,皇帝具禮服詣皇太后宮行禮。王公大臣官員各依班次行禮。禮畢,皇帝升禦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當雍正帝將這件事告訴母后時,烏雅氏卻說:「前皇帝登極,钜典攸關,故勉從諸王大臣之請。今雍正元年元旦,尚在百日之內,何忍即行慶禮?」因為烏雅氏的抵制,不僅給皇太后行禮未能進行,就連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朝賀的事也被取消了。

 

3. 拒絕遷入慈甯宮,拒上太后徽號

雍正請生母按照清朝祖制接受太后的尊號,烏雅氏不答應;請接受百官朝賀,烏雅氏還不答應;最後還請烏雅氏搬到寧壽宮(歷朝太后所居的住處),前據王大臣等、合詞虔請,敬上仁壽皇太后尊號。盛德謙光。屢辭不允。諸王大臣援引舊典。懇求再三。始蒙慈允。(摘錄《雍正朝實錄》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卷2‚第64行。)也拒絕接受太后的尊號,直到雍正元年5月崩世,仁壽皇太后尊號也未及舉行冊尊典禮,最終雍正只得追封其為“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仍舊不答應。自己親生兒子繼承大統無疑理當高興的,可是,烏雅氏並不高興,不但不高興,而且還因為種種難言之隱居然導致了暴死的結局,這種完全不合情理、不符常理。


喜好探索歷史 真相藏於細微之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祭天是皇帝的專利   歷代皇朝祭祀天地是古代帝王的權利,未經許可其他人都不可代替祭天,就是為了彰顯君權神授代天行政的普遍政治意義。然而皇四子胤禛恭代祭天,能透露出康熙皇帝儲君遴選皇位继承人嗎? 而從康熙實錄統計出康熙帝遣官及大臣 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共 34次,皇子有7次。康熙六十年及康熙六十一
平定西藏論軍功   雍正元年八月,兵部分別議敘陝西、四川、雲南官兵、平定西藏功。得上旨。平定西藏、乃自古未至之絕域。所以皇考曾有從優議敘之旨。況皇考當春秋高邁。備兵于極邊。宣揚威略。峻德鴻功。允垂億萬斯年之美政也。此一次議敘軍功。前固無例可援。後亦不得為例。將軍延信、著封為貝勒。從雍正朝實錄可知
康熙五十四年,這一年準噶爾策旺阿拉布坦公然內犯,侵略新疆的哈密,挑起大西北戰事,當時清聖祖讓禮部尚書富甯安帶兵出征,廢太子胤礽看到了復出的希望曙光,此時他正積極策劃跳出圈禁牢籠,希望求得領兵前往西北戰事的爭取立功的機會,重新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和垂愛,取回皇太子寶印,廢太子胤礽第一個跳出來爭取大將軍職務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胤祥一同也被牽連,而康熙帝在痛斥太子的滿文上諭中,同時也提到了對他太子核心黨羽的處置辦法,說:“現其(允礽)黨羽內,雜搜資訊及畏威而附和者亦多,皆從寬不究,此外,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阿爾吉善及二格、蘇爾特、哈什太,皆著立行正法,富爾敦,著交予其父馬齊,拴九
皇十三子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小胤禛八歲,他倆雖非同母所生,但他們兄弟倆表現出兄弟手足情深,雍正帝在怡親王胤祥過世後寫了大量懷念乃弟的上諭及祭文,其中多處提到,他與胤祥自幼感情就很深,比如:“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賢弟克盡恭
康熙帝圈禁皇十三子胤祥一事,我們是從弘旺所著《皇清通志綱要》一書中方才得知皇十三子胤祥因康熙廢太子一案,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開釋。”摘錄:《皇清通志綱要 五卷 第57頁 五石齋抄本 》。   然而康熙四十七
祭天是皇帝的專利   歷代皇朝祭祀天地是古代帝王的權利,未經許可其他人都不可代替祭天,就是為了彰顯君權神授代天行政的普遍政治意義。然而皇四子胤禛恭代祭天,能透露出康熙皇帝儲君遴選皇位继承人嗎? 而從康熙實錄統計出康熙帝遣官及大臣 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共 34次,皇子有7次。康熙六十年及康熙六十一
平定西藏論軍功   雍正元年八月,兵部分別議敘陝西、四川、雲南官兵、平定西藏功。得上旨。平定西藏、乃自古未至之絕域。所以皇考曾有從優議敘之旨。況皇考當春秋高邁。備兵于極邊。宣揚威略。峻德鴻功。允垂億萬斯年之美政也。此一次議敘軍功。前固無例可援。後亦不得為例。將軍延信、著封為貝勒。從雍正朝實錄可知
康熙五十四年,這一年準噶爾策旺阿拉布坦公然內犯,侵略新疆的哈密,挑起大西北戰事,當時清聖祖讓禮部尚書富甯安帶兵出征,廢太子胤礽看到了復出的希望曙光,此時他正積極策劃跳出圈禁牢籠,希望求得領兵前往西北戰事的爭取立功的機會,重新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和垂愛,取回皇太子寶印,廢太子胤礽第一個跳出來爭取大將軍職務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胤祥一同也被牽連,而康熙帝在痛斥太子的滿文上諭中,同時也提到了對他太子核心黨羽的處置辦法,說:“現其(允礽)黨羽內,雜搜資訊及畏威而附和者亦多,皆從寬不究,此外,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阿爾吉善及二格、蘇爾特、哈什太,皆著立行正法,富爾敦,著交予其父馬齊,拴九
皇十三子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小胤禛八歲,他倆雖非同母所生,但他們兄弟倆表現出兄弟手足情深,雍正帝在怡親王胤祥過世後寫了大量懷念乃弟的上諭及祭文,其中多處提到,他與胤祥自幼感情就很深,比如:“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賢弟克盡恭
康熙帝圈禁皇十三子胤祥一事,我們是從弘旺所著《皇清通志綱要》一書中方才得知皇十三子胤祥因康熙廢太子一案,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開釋。”摘錄:《皇清通志綱要 五卷 第57頁 五石齋抄本 》。   然而康熙四十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皇帝陪公主娘娘享用午膳食,提起五品官員子女參與宴會意願低落一事,公主娘娘對此倒是挺訝異。 「韶光易逝,難得有個機會展現自己認識同齡,為何不要?」公主娘娘身心恢復的不錯,她想起當年若非太子跑到她家作客,應當也沒後來的故事,當然那會是另一番故事。 「郡主成天拈花弄草的,這大好韶光都快被蹉跎而去,你也
Thumbnail
然而皇上下一句話讓我呼吸幾乎停頓。   「朕也是這麼覺得,」他一字一頓地看著我:「不過如果讓太后事先知情並且授意呢?」   我知道他想做什麼,但只能不可置信地看著他,冷汗直下背脊,我艱難地擠出麻木的聲音回應他,那聲音飄散在空氣中,虛浮得連我自己都認不出。   「……皇
Thumbnail
花園御池畔,風和日麗,繁花似錦。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的,一到就先向太后請安。   太后見我今日穿著淡雅,只抬了抬眼皮輕哼一聲,沒多說什麼。   人和人之間的緣份實在很難說,有些人天生就是處不來。   我和太后就是這樣。   這和我倆的出身、經歷、談吐
Thumbnail
當晚皇上繼續留宿合歡殿,我欣然接受。   我是妖妃,不是賢后。   是以從來不勸他雨露均沾。   這點跟德嬪完全兩樣。   德嬪和我同年入宮,但風格與我截然不同。   戶部尚書也許是看自家女兒頗有幾分姿色,早早就為她做好進宮規劃。   德嬪自小按皇后
Thumbnail
花瑛痛哭的聲音引來殿外宮女們的注意,他們想著會不會是剛才那名姑娘對皇后殿下做了什麼? 就在這時,外出尋求禁衛的宮女正好回來,她帶著幾名禁衛火急火燎地奔進居殿,一旁宮女們見狀,也跟著進入居殿。 一群人循著聲音走到寢殿內,禁衛看到花瑛哭倒在宣藍懷裡,紛紛拔出劍指著宣藍大喝。 『放開皇后殿下!』
Thumbnail
原書名<重生花妃> 前世,花似繡被手帕之交的閨中好友和貼身丫鬟聯手背叛,死前才得知皇帝並不愛她,所有溫柔寵幸都是為了給他的真愛當箭靶子。 重生後,回到了剛入宮沒多久的時候,她仍為了相依為命的兄長在後宮步步為營,爭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只是這走向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玩世不恭的王,遇到鍾愛一生的王妃
偉大人偉大人 若是...長夜將倒湧 我們追趕下一場羽化都來不及了 只是話說後宮鬧哄哄的歹戲拖棚 當紅的妃子有賞賜 得寵的妃子有靠山 失勢的妃子住冷宮 到底紅衣女娘娘還能得勢多久? 根本貪得無厭,當康爹好欺負! 難道,是向天祈福的心不夠虔誠 我們不怕分享,本著自利與利他 只怕..
Thumbnail
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隆裕皇后西行避難, 割地賠款後,重返北京,慈禧太后再度掌權。 吃過逃難的苦頭,慈禧願意放下高高在上的尊貴地位, 和各國使節,他們的夫人建立有好關係。 她對口譯員心存懷疑,總疑心她們並未如實轉述使節的談話。 1902年冬,裕庚任滿歸國,封賞太僕寺卿銜,留
到底是強悍造成了她的悲劇,還是悲劇造成了她的強悍? 如果沒有那頂太后的帽子,我們會如何看待這位老婦人?青少年時喪父,又身為長女,獨撐家計、青年喪夫、中年喪子、老年喪家。所有的不幸好像都發生在她身上了!如果她只是個平凡的老人,也許大家都會注意到她的不幸,而給予一些寬容的同情。可憐她不是,而又需要有一
皇帝陪公主娘娘享用午膳食,提起五品官員子女參與宴會意願低落一事,公主娘娘對此倒是挺訝異。 「韶光易逝,難得有個機會展現自己認識同齡,為何不要?」公主娘娘身心恢復的不錯,她想起當年若非太子跑到她家作客,應當也沒後來的故事,當然那會是另一番故事。 「郡主成天拈花弄草的,這大好韶光都快被蹉跎而去,你也
Thumbnail
然而皇上下一句話讓我呼吸幾乎停頓。   「朕也是這麼覺得,」他一字一頓地看著我:「不過如果讓太后事先知情並且授意呢?」   我知道他想做什麼,但只能不可置信地看著他,冷汗直下背脊,我艱難地擠出麻木的聲音回應他,那聲音飄散在空氣中,虛浮得連我自己都認不出。   「……皇
Thumbnail
花園御池畔,風和日麗,繁花似錦。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的,一到就先向太后請安。   太后見我今日穿著淡雅,只抬了抬眼皮輕哼一聲,沒多說什麼。   人和人之間的緣份實在很難說,有些人天生就是處不來。   我和太后就是這樣。   這和我倆的出身、經歷、談吐
Thumbnail
當晚皇上繼續留宿合歡殿,我欣然接受。   我是妖妃,不是賢后。   是以從來不勸他雨露均沾。   這點跟德嬪完全兩樣。   德嬪和我同年入宮,但風格與我截然不同。   戶部尚書也許是看自家女兒頗有幾分姿色,早早就為她做好進宮規劃。   德嬪自小按皇后
Thumbnail
花瑛痛哭的聲音引來殿外宮女們的注意,他們想著會不會是剛才那名姑娘對皇后殿下做了什麼? 就在這時,外出尋求禁衛的宮女正好回來,她帶著幾名禁衛火急火燎地奔進居殿,一旁宮女們見狀,也跟著進入居殿。 一群人循著聲音走到寢殿內,禁衛看到花瑛哭倒在宣藍懷裡,紛紛拔出劍指著宣藍大喝。 『放開皇后殿下!』
Thumbnail
原書名<重生花妃> 前世,花似繡被手帕之交的閨中好友和貼身丫鬟聯手背叛,死前才得知皇帝並不愛她,所有溫柔寵幸都是為了給他的真愛當箭靶子。 重生後,回到了剛入宮沒多久的時候,她仍為了相依為命的兄長在後宮步步為營,爭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只是這走向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玩世不恭的王,遇到鍾愛一生的王妃
偉大人偉大人 若是...長夜將倒湧 我們追趕下一場羽化都來不及了 只是話說後宮鬧哄哄的歹戲拖棚 當紅的妃子有賞賜 得寵的妃子有靠山 失勢的妃子住冷宮 到底紅衣女娘娘還能得勢多久? 根本貪得無厭,當康爹好欺負! 難道,是向天祈福的心不夠虔誠 我們不怕分享,本著自利與利他 只怕..
Thumbnail
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隆裕皇后西行避難, 割地賠款後,重返北京,慈禧太后再度掌權。 吃過逃難的苦頭,慈禧願意放下高高在上的尊貴地位, 和各國使節,他們的夫人建立有好關係。 她對口譯員心存懷疑,總疑心她們並未如實轉述使節的談話。 1902年冬,裕庚任滿歸國,封賞太僕寺卿銜,留
到底是強悍造成了她的悲劇,還是悲劇造成了她的強悍? 如果沒有那頂太后的帽子,我們會如何看待這位老婦人?青少年時喪父,又身為長女,獨撐家計、青年喪夫、中年喪子、老年喪家。所有的不幸好像都發生在她身上了!如果她只是個平凡的老人,也許大家都會注意到她的不幸,而給予一些寬容的同情。可憐她不是,而又需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