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北魏幽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就是前一篇的馮昭儀。太師馮熙的女兒。

她的母親姓常,本來是出身低下的,被馮熙寵幸收入家中。馮熙的元配死後,常氏才開始主持家事,生有一兒一女。

馮熙就是馮太后的哥哥。

馮太后先是選了一個哥哥的女兒,準備給孝文帝當皇后,那為了鞏固後宮,就再多加兩個。

結果一個早死,只剩下了這個未來的幽皇后十分得寵。但沒多久就生病了,馮太后就要她回家當尼姑。

這其實是馮太后知道這個女孩兒行為不端。

「以疾歸,頗有失德之聞。」

以前說,淫亂都是一種病……

馮太后死後,孝文帝服了三年喪,被迫立了原本備好的皇后,就有點想念那個妖嬌的馮昭儀。派人前往尋訪,書信往來不絕。

不久,馮熙跟他的大兒子都過世了。沒人管得住馮昭儀了,馮昭儀馬上跟皇上說,我的病都好啦。

孝文帝很開心,就把她接來了洛陽。

本來大家都住代京平城嘛。


孝文帝久旱逢甘霖,一經寵幸,其他的宮人都要失寵了。沒多久,直上左昭儀,後宮官位僅次皇后。所以叫她馮昭儀,其實名字是沒有被記錄的。

馮昭儀仗著自己比馮皇后年紀大,對後宮也熟門熟路,見到皇后都不行臣妾禮。有事沒事,就是跟孝文帝說馮皇后的壞話。

隔年,馮皇后就被廢了。然後太子恂也被廢了。

好像在看漢武帝故事一樣。


北魏孝文帝立了新皇后,新太子。

新皇后就是馮昭儀,我們還是繼續這樣叫她吧,方便。


這時候,孝文帝跟南齊的荊州戰爭展開,按照北魏傳統,孝文帝就經常御駕親征。

而馮昭儀,就在宮裡偷漢子了。

這情夫的名字厲害了,叫做高菩薩。

北朝當時佛教大盛,很多人的名字裡面都有「僧」、「菩薩」,完全不下過去一堆「道」、「之」的情況。

那這個高菩薩沒什麼記錄,來歷不明,閹官傳裡面還寫他叫薩菩薩。

剛開始還只是收買幾個中常侍,幫忙掩飾偷偷摸摸。後來有消息傳回,說孝文帝在前線生了病,馮昭儀就無所顧忌了。

高太子都算是她的養子呢。


這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先前南朝劉宋政變,義陽王劉昶帶著兒女小妾投奔北魏,在「以夷制夷」國策下,被封為北魏宋王。

那劉昶有一個媳婦,年輕貌美,但老公死了。北魏也是很善待,封為彭城公主。

馮昭儀的弟弟,就看上了這個彭城公主。姐姐就寫信給孝文帝,請把這個「戰利品」送給我弟。

孝文帝沒多想,回了個OK。可是彭城公主不想嫁啊。

洛陽當家作主的,是馮昭儀,哪裡由得彭城公主有意見?


哼,別看人家年紀輕,也是有萬軍之中逃脫的經驗。

彭城公主就帶了侍女家僮,趁著大雨滂沱之時,逃出了洛陽城……

一路南下,卻是去尋孝文帝,告御狀來著。

沒錯,彭城公主把馮昭儀跟高菩薩的姦情抖了出來。


孝文帝震驚,不可置信,要求公主先不要說出去。

當時只有彭城王元勰在旁,得知此事。

嗯拓跋氏改姓元了,這個算是孝文帝的異母弟。


然而,廢止彭城公主婚事的詔令傳回洛陽,馮昭儀也明白出事了。

沒什麼辦法好想,馮昭儀就請媽媽常氏在宮外置辦巫蠱,詛咒孝文帝早早去死不要回來。

如果有人能讓她成為馮太后第二,將來必定賞賜富貴不可限量。

那巫界自然是紛紛詭計百出,更有人說,要在宮中設祠,假祈福之名,行詛咒之實最有效。

馮昭儀也是照辦。

因為這些事,常氏經常出入皇宮,才留下了證據。


不過重點是,孝文帝非但沒有病死戰死,還要凱旋了。但孝文帝也留了個心眼,宣布不回洛陽,上鄴都先。

眼看皇上不日便要回京,馮昭儀加緊收買宦官婢女,要他們協助隱瞞。

皇帝也派了親信回來打探消息。

親信黃門名蘇興壽,過去受命服侍老高允三年,實為監督。還好老高做事沒什麼問題。

這次蘇興壽也把來龍去脈弄了個清楚,就離開洛陽去稟報孝文帝了。


孝文帝車駕,來到洛陽城外,命人將高菩薩等押來,交叉質問,再次驗證了事實。

在中國歷史上,還蠻難能看見像孝文帝這樣辦案的舉動。

多半得到密報就下埋伏抓人殺人了,哪有得到線報,派人查核,逮捕嫌犯,交叉訊問還原真相……這是現代刑偵吧。

事已至此,孝文帝仍然十分平靜的召馮昭儀來見。

但並不把她當皇后了。


孝文帝要宦官搜她的身,如果身上有任何足以當凶器的東西,立斬。會面時也要她坐在東側柱旁,離孝文帝本身有五公尺遠(二丈餘)。

孝文帝先是取出菩薩等人的口供,又說:「他們說妳的母親在佈置妖術,妳就從實招來吧。」

馮昭儀希望能夠請左右都退下,只跟皇上一個人說。

孝文帝點點頭,叫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一個帶刀侍衛。

接著又做棉球給侍衛當耳塞,試了幾次確定他聽不見聲音,馮昭儀才把事情托出。


當時除了孝文帝,確實沒人知道。

不過孝文帝聽完,就召元勰跟北海王元詳入內。他說:「這個女人過去是你們的嫂子,現在只是旁人了,你們就進來吧。」

兩王不敢入,推辭數次,孝文帝才又說:「這個老太婆打算在我身上插一刀!你們給我把事情訊問清楚!」

北魏孝文帝這一輩子沒有這麼「派」過。


然後他馬上就後悔了,又跟兩個弟弟說:「馮家的女子,我不能再廢第二次了。就讓她繼續待在後宮,拔除權責。」

「如果她知道羞恥,自己就會死了……你們不要以為我還留有情分啊。」

作者這邊下個註腳說,應該是孝文帝想起了馮太后。

總之,孝文帝與馮昭儀辭死訣(到死都不要再相見)。


後來,孝文帝又派人去問被軟禁宮中的馮昭儀,馮昭儀大罵:「我是天子的妻,天子有事自己會來找我,哪裡需要你們傳話!」

這邊的意思,其實就是馮昭儀不能面對事實,瘋了。她仍有皇后之位,但卻什麼也不是的事實。

孝文帝就要她母親常氏入宮,教訓女兒。

「撻之百餘乃止。」


處理完這件事,孝文帝又忙著去打仗了。後宮的嬪妃,仍是每天按照禮節來皇后這邊打招呼。

不過孝文帝特別下令,高太子不用,也不准再去了。

兩個月後,將死的孝文帝特別交代彭城王元勰,不能讓馮昭儀為馮太后。

孝文帝駕崩後,北海王元詳就帶著當初唯一在場的侍衛,強迫餵毒殺死了馮昭儀。

死前,馮昭儀大呼:「官豈有此也,是諸王輩殺我耳!」

馮昭儀死後,仍以后禮下葬。

孝文帝的其他兄弟都說,要是沒有這份遺詔,我們也會下手除去她的。


這很有趣。

意思是什麼呢?


孝文帝經過重重辦案,調查出來的罪行,這邊基本上應該都不是假的。但是決定的處罰跟死前下詔要殺馮昭儀,就很可能是假的。

北魏諸親王的意思,就是要殺馮昭儀。

其實這說起來很弔詭,過去,皇后也不過是草原民族的戰利品,財富象徵。

今天,老馮太后執政,小馮昭儀偷人。對鮮卑人來說,這根本就是劃時代的女性地位與自主意識的抬頭。

是漢化帶來的副產品。

聰明的鮮卑人,想必也看出來了。不是女人的心變了,而是漢人的制度,給了女人有決定權的地位。

這就是為什麼,孝文帝不拔后位,鮮卑諸王更要置馮昭儀於死地。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所以的所以,本案最大的關鍵,就是孝文帝為什麼保留了皇后的職位?

為什麼馮一可廢?馮二不可廢?

馮二如此罪證確鑿,卻連她的母親都沒事。


我提一個可能性,不然想破頭也沒意思。

馮昭儀自白的時候,力主自己無罪。孝文帝就是問不出所以然,才叫兩個弟弟來問,但他心中仍有疑慮。

而後面的事情,可能都是元勰搞出來的。

從孝文帝生病以來,元勰就「內侍醫藥,外總軍國之務」。

是兄弟情深?也是大權在握。

「及高祖(孝文帝)崩於行宮,遏秘喪事,獨與右僕射、任城王澄及左右數人為計,奉遷高祖於安車中,勰等出入如平常,視疾進膳,可決外奏。」

又是大家熟悉的趙高故事。

元勰傳也記,孝文帝病後經常神智混亂,動不動就要殺人,全賴元勰頂下來。而孝文帝死後「勰內雖悲慟,外示吉容,出入俯仰,神貌無異」。


當時的東宮官員啦,咸陽王啦,都懷疑元勰是打算篡奪政權。

事實他也當上了第一宰輔,多所推辭,最後仍就。

我們其實沒有辦法從一個人的外在行為中,一百分猜中他在想什麼。

你說他真心誠意?有可能。

但自古權臣套路,不外如是。


不過,元勰執政也非一帆風順,因為高太子世宗宣武帝,把舅舅高肇找來當了尚書令。

這兩個算是政敵。

要說元勰是為了鞏固過度漢化之後的鮮卑人地位,所以害死孝文帝,除去馮皇后,其實也不無可能。

元勰跟世宗的弟弟元愉頗有淵源,後來元愉也起兵造反了。

元勰一度捲入,但當時無事下庄,事後被莫名的理由處死這樣。


逼退馮氏力量,是不是當時的鮮卑共識呢?

就留待之後慢慢來看了。

高氏的崛起,李氏的鷹揚,還有即將到來的宇文泰。逐漸走下坡的北魏,將要為時代揭開新的序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
Thumbnail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
Thumbnail
以前在麗戎之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她是該國君主的女兒,從小坐享榮華富貴。後來,麗國遭到晉國攻打,轉眼間讓她成了晉獻公的俘虜,終日只會哭哭啼啼,衣袖沾滿了淚水和鼻涕。没想到,她被送往晉國之後,並不是充作奴婢,而是選為妃子,皇帝對她更是寵愛有加,這才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哭呢?
Thumbnail
以前在麗戎之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她是該國君主的女兒,從小坐享榮華富貴。後來,麗國遭到晉國攻打,轉眼間讓她成了晉獻公的俘虜,終日只會哭哭啼啼,衣袖沾滿了淚水和鼻涕。没想到,她被送往晉國之後,並不是充作奴婢,而是選為妃子,皇帝對她更是寵愛有加,這才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哭呢?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76章 評分:⭐️⭐️⭐️
Thumbnail
標籤:小說 篇幅:76章 評分:⭐️⭐️⭐️
Thumbnail
就是前一篇的馮昭儀。太師馮熙的女兒。 她的母親姓常,本來是出身低下的,被馮熙寵幸收入家中。馮熙的元配死後,常氏才開始主持家事,生有一兒一女。 馮熙就是馮太后的哥哥。 馮太后先是選了一個哥哥的女兒,準備給孝文帝當皇后,那為了鞏固後宮,就再多加兩個。 這其實是馮太后知道這個女孩兒行為不端。 這很有趣。
Thumbnail
就是前一篇的馮昭儀。太師馮熙的女兒。 她的母親姓常,本來是出身低下的,被馮熙寵幸收入家中。馮熙的元配死後,常氏才開始主持家事,生有一兒一女。 馮熙就是馮太后的哥哥。 馮太后先是選了一個哥哥的女兒,準備給孝文帝當皇后,那為了鞏固後宮,就再多加兩個。 這其實是馮太后知道這個女孩兒行為不端。 這很有趣。
Thumbnail
在兩性關係複雜的今天,讓我們試著從西元六世紀,南北朝時期的「蘭陵長公主」和 「駙馬」之間的婚姻糾葛,探討在胡漢融合的過程中的性別議題,反思我們可以如何重新設計現代社會機制,讓兩性問題得到更圓滿的解決。
Thumbnail
在兩性關係複雜的今天,讓我們試著從西元六世紀,南北朝時期的「蘭陵長公主」和 「駙馬」之間的婚姻糾葛,探討在胡漢融合的過程中的性別議題,反思我們可以如何重新設計現代社會機制,讓兩性問題得到更圓滿的解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