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看一眼 AI】馬斯克計畫明年用自家火箭將 AI 機器人和 Grok 送往火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2/19【看一眼 AI 】來了,帶你 1 分鐘掌握重點 AI 新聞。

圖片由AI生成

圖片由AI生成

  • 馬斯克計劃於 2026 年 11 月透過 SpaceX 的 Starship 火箭將 AI 機器人與 xAI 的 Grok 送往火星,以執行科學研究、資源探勘與基地維護等任務。Grok-3 近期測試表現超越 GPT-4 等競爭對手,顯示 AI 在太空探索中的潛力。此計畫將推動 AI 在火星環境的應用,為未來載人任務奠定基礎。


  • 前 OpenAI 技術長 Mira Murati 創立 AI 新創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目標是讓 AI 技術更易於理解與客製化。該公司已挖角多名前 OpenAI 員工,包括聯合創辦人 John Schulman。團隊將專注於科學與程式設計領域的 AI 模型,並承諾公開技術研究與程式碼,以推動 AI 知識共享與發展。
  • 南韓正在籌建全球最大 AI 數據中心,預計 2025 年動工,2028 年完工,總投資最高達 350 億美元。該中心位於全羅南道,由美國 SFR 旗下 Fir Hills 主導,LG 家族成員具本祐參與。設施將具備 3GW 容量,滿足先進 AI 運算需求,並強化區域與全球連接。此計畫將創造逾萬個就業機會,幫助南韓在 AI 產業保持領先。


  • 美國紐約州長 Kathy Hochul 提出新法案,要求雇主在大規模裁員或企業關閉時,必須揭露 AI 是否參與決策。此規定將納入紐約 WARN 法案,由州勞工部負責執行,惟實施時間未定。該措施目的是提升透明度,評估 AI 對就業的影響,並確保勞工權益。若立法通過,企業將需適應更嚴格的裁員通報要求。


  • 美國科技公司開發的 AI 模型被證實用於以色列對加薩與黎巴嫩的軍事行動,引發對 AI 在戰爭決策中角色的擔憂。調查顯示,以色列軍方使用 Microsoft 與 OpenAI 技術,透過 AI 處理情報並選定攻擊目標,軍方稱仍由人員審核決策。然而,隨戰爭持續,平民傷亡激增,使 AI 的軍事應用引發更大爭議。


想每天收到最新AI新聞、與同好交流AI新知?快加入 [傑瑞AI讀書會]
avatar-img
9會員
125內容數
一起關注這波即將改變人類未來的 AI 新浪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傑瑞聊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Elon Musk 創立的 xAI 發布最新旗艦 AI 模型 Grok 3,引入“推理模式” 和 DeepSearch ⭐️ Meta 宣布進軍 AI 驅動的仿人機器人領域,開發結合AI模型的"消費級仿人機器人" ⭐️ 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計劃以 AI 主導政府效率改革,專家提出警告
⭐️ xAI 將於美西時間週一發布最新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3,Musk 稱其為「地表最聰明 AI」 ⭐️ 美國知名媒體《紐約時報》全面推動編輯及產品團隊使用 AI 工具 ⭐️ 南韓政府因個資隱私疑慮,要求暫停下載 DeepSeek
⭐️ 《星際大戰》粉絲用 AI 影像工具做出一支視覺效果驚人的 11 分鐘粉絲短片 ⭐️ Google 前執行長擔憂 AI 可能被恐怖組織利用,造成類似 911 的重大安全威脅。 ⭐️ 川普政府推動的 AI 基礎設施計畫「Stargate」正式啟動
⭐️ 史嘉蕾喬韓森呼籲美國政府限制 AI,因爲網路上瘋傳未經授權的 AI 影片。 ⭐️ Apple 與阿里巴巴合作,為中國 iPhone 推出 AI 功能。 ⭐️ 美國副總統在巴黎 AI 峰會上警告過度監管將扼殺 AI 產業發展
⭐️ 由馬斯克領導的投資團隊於提出 976 億美元收購 OpenAI 的提議 ⭐️ Google 將付費版 AI 筆記助理 NotebookLM Plus 擴展至個人用戶 ⭐️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 AI 行動峰會上呼籲歐洲加速進入 AI 競賽
⭐️ DeepSeek R1 模型被認為更容易遭到「越獄」攻擊,遭人不當操控生成危險內容 ⭐️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坦承 AI 的利益可能無法廣泛分配 ⭐️ 「AI教母」李飛飛認為 AI 資源不應集中在少數大公司手中
⭐️ Elon Musk 創立的 xAI 發布最新旗艦 AI 模型 Grok 3,引入“推理模式” 和 DeepSearch ⭐️ Meta 宣布進軍 AI 驅動的仿人機器人領域,開發結合AI模型的"消費級仿人機器人" ⭐️ 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計劃以 AI 主導政府效率改革,專家提出警告
⭐️ xAI 將於美西時間週一發布最新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3,Musk 稱其為「地表最聰明 AI」 ⭐️ 美國知名媒體《紐約時報》全面推動編輯及產品團隊使用 AI 工具 ⭐️ 南韓政府因個資隱私疑慮,要求暫停下載 DeepSeek
⭐️ 《星際大戰》粉絲用 AI 影像工具做出一支視覺效果驚人的 11 分鐘粉絲短片 ⭐️ Google 前執行長擔憂 AI 可能被恐怖組織利用,造成類似 911 的重大安全威脅。 ⭐️ 川普政府推動的 AI 基礎設施計畫「Stargate」正式啟動
⭐️ 史嘉蕾喬韓森呼籲美國政府限制 AI,因爲網路上瘋傳未經授權的 AI 影片。 ⭐️ Apple 與阿里巴巴合作,為中國 iPhone 推出 AI 功能。 ⭐️ 美國副總統在巴黎 AI 峰會上警告過度監管將扼殺 AI 產業發展
⭐️ 由馬斯克領導的投資團隊於提出 976 億美元收購 OpenAI 的提議 ⭐️ Google 將付費版 AI 筆記助理 NotebookLM Plus 擴展至個人用戶 ⭐️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 AI 行動峰會上呼籲歐洲加速進入 AI 競賽
⭐️ DeepSeek R1 模型被認為更容易遭到「越獄」攻擊,遭人不當操控生成危險內容 ⭐️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坦承 AI 的利益可能無法廣泛分配 ⭐️ 「AI教母」李飛飛認為 AI 資源不應集中在少數大公司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全球正在嘗試如何 AI 畫圖、寫文章的時候,烏克蘭對 AI 有更迫切的用途,那就是用於讓無人機能更有效的打擊俄軍,如今多家烏克蘭新創公司正在努力開發無人機的 AI,以在俄烏戰爭中能取得科技的優勢。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新曙光的誕生 在未來的某個時代,地球面臨著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的嚴峻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創建了一個名為「新曙光」的研究機構,致力於利用人工智能(AI)和人類現有的資源設計和製造未來最需要的產品。 艾米的夢想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艾米的年輕工程師,她在新曙光工作。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 2024 年 Computex 上宣布全新 AI 藍圖,包括推出 AI 推論服務「NIM」和「數位人類」概念,並揭露下一代GPU 路線「Rubin」。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圖靈獎得主、Meta 首席AI 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n)近日與全球首富的馬斯克(Elon Musk)空中吵架,起因是馬斯克在 X 平台招募 xAI 人才,楊立昆留言諷刺,但一來一往唇槍舌戰後,意外開啟最新戰火。 馬斯克 X 反問「過去五年你做了哪些研究?」楊立昆回應「從 2022 年
龔明鑫說明,國科會已經推動晶創計畫,未來十年將投入新台幣3,000億元的預算,除了延續硬體的兢爭力,同時也會建構半導體的軟體能量。 龔明鑫:半導體帶來優勢,AI 時代就是台灣時代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馬斯克在內的一些專家或意見領袖曾在一份公開信上表達了對於AI高速發展的擔憂。他們認為這種AI研發競賽應該要被暫緩,並呼籲我們應該先設立足夠的監管與安全機制,讓我們對這種發展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可以有能力抵禦。
Thumbnail
當全球正在嘗試如何 AI 畫圖、寫文章的時候,烏克蘭對 AI 有更迫切的用途,那就是用於讓無人機能更有效的打擊俄軍,如今多家烏克蘭新創公司正在努力開發無人機的 AI,以在俄烏戰爭中能取得科技的優勢。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新曙光的誕生 在未來的某個時代,地球面臨著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的嚴峻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創建了一個名為「新曙光」的研究機構,致力於利用人工智能(AI)和人類現有的資源設計和製造未來最需要的產品。 艾米的夢想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艾米的年輕工程師,她在新曙光工作。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 2024 年 Computex 上宣布全新 AI 藍圖,包括推出 AI 推論服務「NIM」和「數位人類」概念,並揭露下一代GPU 路線「Rubin」。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圖靈獎得主、Meta 首席AI 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n)近日與全球首富的馬斯克(Elon Musk)空中吵架,起因是馬斯克在 X 平台招募 xAI 人才,楊立昆留言諷刺,但一來一往唇槍舌戰後,意外開啟最新戰火。 馬斯克 X 反問「過去五年你做了哪些研究?」楊立昆回應「從 2022 年
龔明鑫說明,國科會已經推動晶創計畫,未來十年將投入新台幣3,000億元的預算,除了延續硬體的兢爭力,同時也會建構半導體的軟體能量。 龔明鑫:半導體帶來優勢,AI 時代就是台灣時代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馬斯克在內的一些專家或意見領袖曾在一份公開信上表達了對於AI高速發展的擔憂。他們認為這種AI研發競賽應該要被暫緩,並呼籲我們應該先設立足夠的監管與安全機制,讓我們對這種發展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可以有能力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