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玉佛(Phra Kaew Morakot, พระแก้วมรกต)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聖物之一,供奉於曼谷的玉佛寺(Wat Phra Kaew)內,同時也被視為泰國的國寶與王室的守護佛。雖名為「玉佛」,但其實是用整塊翡翠雕刻而成,因此也被稱為「翡翠佛」。
玉佛的歷史與傳說
1. 玉佛的起源(公元前後至14世紀)
關於玉佛的來歷,存在不同的傳說。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
斯里蘭卡說:據傳玉佛最早由斯里蘭卡的高僧雕刻,並帶到東南亞,以傳播佛法。
印度與柬埔寨說:另一說法認為玉佛來自印度,後被帶至吳哥(今柬埔寨),再輾轉流入泰國境內。
2. 玉佛的發現(1434年)
相傳1434年,清萊(Chiang Rai)地區的一座佛塔因雷擊倒塌,當地僧人發現一尊外表覆滿石灰的佛像。當他們剝開石灰層後,發現內部竟是一尊由翠綠色寶石雕成的佛像,這就是今天的玉佛。此後,玉佛被清萊王帶往清邁,並一度輾轉到寮國(當時的瀾滄國),存放在萬象長達214年。
3. 玉佛回歸泰國(1778年)
1767年,大城王朝滅亡,當時的泰國進入戰亂時期。
1778年,泰王拉瑪一世(當時是將軍)攻打萬象,奪回玉佛,並將其帶回暹羅。
1782年,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建立後,拉瑪一世下令建造玉佛寺,並將玉佛供奉於大雄寶殿內,從此成為泰國的國寶與王權象徵。
玉佛的特色與重要性
1.由整塊翡翠雕刻而成,約66公分高,底座寬48公分。
2.泰國國王每年三次親自更換玉佛法衣,象徵季節交替(夏季、雨季、涼季)。
3.玉佛代表著泰國王權、佛教信仰及國家和平,是泰國最神聖的佛像之一。
泰國玉佛的歷史充滿神秘與傳奇,歷經多次遷移,最終成為泰國的鎮國之寶。直至今天玉佛依然是泰國人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