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心得|日劇【跳槽的魔王大人】找回自己的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曾經我們都有著閃亮的夢想,總想著等我長大、出社會工作,成為大人之後就能一步步耀眼發光,然而在這天到來不久後,那些美好憧憬卻一點一點的被現實吞噬,迎合著社會的期待、被忙碌的生活追趕、算著永遠賺不夠的錢、擔心能力不足被取代......

各式各樣的重擔壓在身上,逐漸把夢想的亮光撲滅,直到身心崩潰,然後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那麼脆弱。

転職の魔王様(跳槽的魔王大人) 電視劇海報

転職の魔王様(跳槽的魔王大人) 電視劇海報

在劇的一開始女主角未谷千晴就以這樣的樣貌出場,呈現新鮮社畜滿懷抱負的進入職場,到被工作壓垮身心俱疲的歷程,直到遇見了魔王大人,原先堅信的價值觀徹底被摧毀,但也在破碎之後,重新探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在過程中發現過去以為要努力達到某個成就,才能閃耀發光,其實“光”一直都存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需要的不是努力向外追求,而是回到自己,撥開那些黑暗,讓被掩蓋的光再次發亮。

前陣子和小豬一起追完這部日劇《跳槽的魔王大人》,雖然已經是2023年的劇了,但仍然看到無法停下,其實本人平常非常懶得追劇,如果沒有在第一集就打中我心坎,是不太會花時間繼續看下去的。

但在看這部劇的第一集時,就深深的被吸引,那些場景、對話和崩潰的感覺好深刻,算一算畢業出社會也四、五年了,看著自己和身邊年紀相近的夥伴,好像也有些從過去的眼神發光,到後來漸漸黯淡,特別是在今年工作旺季時,深刻感受到自己看不見光的慌亂茫然,然而在這個春天即將來臨的時節,正是個好時機,放慢腳步,回到自己的森林裡;那最靠近卻又陌生的地方,好好的把屬於自己的發光體挖出來吧!

找回自己的光/小蝸

找回自己的光/小蝸

嗯~小蝸也還在挖土中...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世界變化的很快,小蝸卻爬得很慢,用著自己的步調前進,相信「認真的走每一步,就是最棒的速度」。 在這個地方,不用追趕、不用著急,每一種節奏都值得享受,慢慢爬也能到達想去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蝸慢慢爬 的其他內容
在日本郵局銀行開戶未滿6個月不能轉帳,臨櫃現金匯款手續費竟高達7000日幣!文章分享在日本無帳戶或帳戶無法轉帳時,如何使用ATM進行現金匯款,以及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搬到日本後,覺得這裡根本就是肉肉、海鮮天堂,處處都可見提供和牛、海鮮的餐廳,超市裡的肉品也很便宜,天天都在吃肉。 直到前陣子為了要好的朋友來訪,朋友吃蛋奶素,於是開啟了大阪的素食餐廳探索,今天就來分享幾間,位於大阪市的素食餐廳吧~
身在異鄉過年,想念家鄉味?本文分享作者在日本留學時,與同學齊心協力準備十道年菜,重現溫馨團圓年夜飯的經驗,並邀請讀者分享「一秒回到臺灣」的獨特方式。
在日本郵局銀行開戶未滿6個月不能轉帳,臨櫃現金匯款手續費竟高達7000日幣!文章分享在日本無帳戶或帳戶無法轉帳時,如何使用ATM進行現金匯款,以及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搬到日本後,覺得這裡根本就是肉肉、海鮮天堂,處處都可見提供和牛、海鮮的餐廳,超市裡的肉品也很便宜,天天都在吃肉。 直到前陣子為了要好的朋友來訪,朋友吃蛋奶素,於是開啟了大阪的素食餐廳探索,今天就來分享幾間,位於大阪市的素食餐廳吧~
身在異鄉過年,想念家鄉味?本文分享作者在日本留學時,與同學齊心協力準備十道年菜,重現溫馨團圓年夜飯的經驗,並邀請讀者分享「一秒回到臺灣」的獨特方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未來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一切都很難……」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身為公司的新進菜鳥,做著和想像中不一樣的工作,未來到底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看似一切都很難?!種種社會新鮮人的心聲。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擺脫平庸的生活,勇敢展現真實的自我,並激發想像力,活出更豐盛的人生。它提供了一些資源,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道路並實現夢想。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我很早就完成了夢想-在書本環繞裡工作。 當然兒時的「夢想」不會是成為打工人,不過廣義來說好幾年的時間裡,我在喜歡的產業裡拚搏著,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白月光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未來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一切都很難……」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身為公司的新進菜鳥,做著和想像中不一樣的工作,未來到底在哪?我該往哪裡去?迷茫、焦慮,看似一切都很難?!種種社會新鮮人的心聲。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迷茫的就業之路》 一畢業開始找工作,我就知道我毀了。 一位畢業生在求職中遭遇各種挫折,面對家庭壓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感到迷茫和不安。母親的期望和社會觀念,讓主角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擺脫平庸的生活,勇敢展現真實的自我,並激發想像力,活出更豐盛的人生。它提供了一些資源,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道路並實現夢想。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我很早就完成了夢想-在書本環繞裡工作。 當然兒時的「夢想」不會是成為打工人,不過廣義來說好幾年的時間裡,我在喜歡的產業裡拚搏著,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白月光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