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焦慮舒緩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前已幾次看到《焦慮女孩的旅行指南》書訊,但書名有「焦慮」,總讓人不太想親近,何況我也不是什麼「女孩」。直到從歐洲自助行的臉書社團看到有人分享,才終於拜讀了這本書,也想將一些句子摘錄在這裡:

「世上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在假期第一天踏出旅館或公寓大門,知道有一整座城市等待你去發掘。」

「我第一次去雪梨,發現那裡原來有那麼多海洋泳池,簡直晴天霹靂。我大半輩子都不知道這裡最大的名勝不是雪梨港,而是三十五座海洋泳池。這可不是你躺在床上看看 Netflix 就能知道的事。」

「當你沒有在賺錢求溫飽,就該把時間拿去做些會讓人覺得生而為人——而非穿山甲——其實很好玩的事。像是看電影、看樂團演出、看劇場表演,還有旅行。這些都是作為人類一員天生就擁有的獨特餽贈。」

「我們人類可以做許許多多其他物種做不了的事,而這是我所能想到不讓焦慮主導生活最強大的理由。」

「有時候,你可能因為即將展開的旅程覺得自己焦慮到快崩潰,很想乾脆取消算了——我太了解這種心情了!所以我可以告訴你:拋開這個念頭。」

「社群媒體會慫恿你集中心力替廣大的觀眾拍個不停,而非為了自己好好享受旅途的一切。」

「暫時解除追蹤一些新聞網頁。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建議讓自己保持在無知狀態,但在你準備要做什麼恐怖的事情時——像是出門度假——就完全有這個必要。」

「除了那些每天搭機通勤是常態、飛機坐到麻木的商務客之外,不可能有人一到機場連一絲絲焦慮都沒有。」

「化妝包塞過頭,會讓你無法享受人生的一大樂趣:把國外藥妝店賣的洗髮精和肥皂搬回家。我最愛的旅遊回憶並非第一次看到羅馬競技場,而是一整天待在DM藥妝店,用牙膏、肥皂和防曬乳塞滿我的購物籃。在我騎腳踏車回公寓時,我心想: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飛到地球另一端,買一堆你連標籤都看不懂的牙膏!」

「安排行程時,不妨給自己時間適應,因為當你的身體還在調整顛倒的時差時,直接火力全開投入觀光活動恐怕不是太好的主意。」

「出門前不妨先把地圖看熟,這能讓你在外走動時看起來比較有信心,也比較容易看起來像個熟門熟路的本地人,而非好下手的遊客。」

「去巴黎不能不去羅浮宮,當然你不去也行,這是你的假期,而你會發現,每個人對於度假時該做什麼,自有一套強烈的意見,不要聽別人告訴你該看什麼、該做什麼。」

「記住,就算你沒拍照,假期依舊在。」

「我的假期拍照守則是『不准自拍』。西班牙階梯、泰姬瑪哈陵、吉薩金字塔,這些古蹟本身就很有看頭,不需要多擺一張我的臉在旁邊幫它們加料。」

「公益旅遊(voluntourism)」

「你花的每一塊錢都像一張選票。」

「每次害怕自己會錯過一件事(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就會有另一件事讓你反而因為錯過而開心(joy of missing out,簡稱JOMO),然後發出心滿意足的嘆息。年紀越大,JOMO感就會越強烈。等你到了四十歲,旅行時你最喜歡的大概會是食物——喔,不止旅行,你在生活中最喜歡的大概會是食物。」

「世上最沒禮貌的事,莫過於英文遊客假設世上所有人都聽得懂他們的話。」

「你正在旅行,這件事本身就已非常勇敢。」

「我特別喜歡回到努沙國家公園的那段記憶。在那裡,森林與太平洋交會。每天散步時,我會在一個小小的觀景點駐足幾分鐘,吸進大口大口的海洋氣息,看著陽光點亮海波。當我站在那個觀景點,只要短短幾分鐘,我就覺得一切好像都會好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旅流水帳
0會員
3內容數
不愛跟團,不愛結伴,到哪都是單人自助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日和友人聊到她的創業甘苦談,聊天中,我們彼此給予了鼓勵,同時也獲得向前行的勇氣,雖然我們做著不同的事,但我們都在朝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前行,過程中有辛苦,有迷茫,但更有想實現自我的夢想,我們笑稱我們正在追求快樂心流的路上。 真的,旅行真的如同創業般,也是很辛苦的,如字面來看,旅行,旅行,
Thumbnail
那日和友人聊到她的創業甘苦談,聊天中,我們彼此給予了鼓勵,同時也獲得向前行的勇氣,雖然我們做著不同的事,但我們都在朝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前行,過程中有辛苦,有迷茫,但更有想實現自我的夢想,我們笑稱我們正在追求快樂心流的路上。 真的,旅行真的如同創業般,也是很辛苦的,如字面來看,旅行,旅行,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之前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寫這個主題, 不過前陣子有收到讀者的詢問,說自己之前第一次出國旅行最後旅程中行程一改再改,各種狀況導致行程必須更改和旅伴之間也有了磨擦。為了吸取這次旅行的失敗經驗(?作為下一次自助旅行的參考,想參考一下Norika都怎麼安排行程的。 剛好我最近身邊朋友也有發生類似的故事,去
Thumbnail
之前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寫這個主題, 不過前陣子有收到讀者的詢問,說自己之前第一次出國旅行最後旅程中行程一改再改,各種狀況導致行程必須更改和旅伴之間也有了磨擦。為了吸取這次旅行的失敗經驗(?作為下一次自助旅行的參考,想參考一下Norika都怎麼安排行程的。 剛好我最近身邊朋友也有發生類似的故事,去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某次在誠品書局翻閱了這本散文,本以為是講作者在昭和年間於日本四處旅行的故事,結果被第一篇《蒸發旅行日記》*嚇到,荒誕離奇!怎麼這麼厭世這麼棄世這麼荒唐,隨隨便便要跟一個女人結婚,隨隨便便又睡一覺醒來再去找另一個女人。這是昭和年間的作品嗎!我有看錯嗎?
Thumbnail
某次在誠品書局翻閱了這本散文,本以為是講作者在昭和年間於日本四處旅行的故事,結果被第一篇《蒸發旅行日記》*嚇到,荒誕離奇!怎麼這麼厭世這麼棄世這麼荒唐,隨隨便便要跟一個女人結婚,隨隨便便又睡一覺醒來再去找另一個女人。這是昭和年間的作品嗎!我有看錯嗎?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曾經在瀏覽旅行社網站時,突然希望能有一個分類是針對「心」的旅行,不只是「個體」的旅行,外出走走看看,確實可以讓心靈放鬆,重拾活力,但如果在尋找行程時,又或者沒有想旅行,而是想尋找能渡過低潮期的方法,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像是有能針對為「失戀的人」安排的「療心一日遊」,或為「工作壓力大的人」安排的「舒心一日
Thumbnail
曾經在瀏覽旅行社網站時,突然希望能有一個分類是針對「心」的旅行,不只是「個體」的旅行,外出走走看看,確實可以讓心靈放鬆,重拾活力,但如果在尋找行程時,又或者沒有想旅行,而是想尋找能渡過低潮期的方法,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像是有能針對為「失戀的人」安排的「療心一日遊」,或為「工作壓力大的人」安排的「舒心一日
Thumbnail
這不是本單純的旅遊書或是遊記,旅行的經歷結合文學,使我們看見更多不一樣的東西,也體悟更多人生道理。
Thumbnail
這不是本單純的旅遊書或是遊記,旅行的經歷結合文學,使我們看見更多不一樣的東西,也體悟更多人生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