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結婚?婚姻不僅是「從此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兩個人在一起就好,為什麼要結婚?

婚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婚姻只是爲了「找到對的人」,然後「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嗎?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婚姻不只是浪漫的愛情故事,它更像是一場長途的徒步旅程,途中你會看到你沒結婚前不會看到的美景,也會慶幸因爲有人陪伴,感到不孤單,但也會因為吵架,覺得疲憊、迷路,無力、甚至超想放棄。

但別擔心!婚姻是上帝的美好祝福,如果我們明白婚姻的目的,旅程有了目地性,就不容易迷失方向。當然,我們也需要用從聖經來的智慧來解碼婚姻的目的,才能讓這趟旅程更順利。

婚姻的三大核心目的:親密(Intimacy)、成長(Growth)、服事(Service)

這不只是基督教的婚姻觀,而是任何想要幸福長久關係的夫妻都應該理解的事。


ㄧ、親密:讓兩個人真正成為「一體」

| 沒有親密,婚姻就像合租室友計畫

  •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 2:24)

結婚不是找個人一起分房租,也不是「爸媽養我30年,換你來接手照顧我」。

婚姻的親密,指的是身心靈的合一——你不只是和對方住在一起,更是要跟對方心靈相通、彼此信任、沒有隱藏

如果沒有親密感得建立,婚姻就只剩下「生活夥伴」,甚至可能變成「職場合作關係」,每天只是討論「誰倒垃圾、誰買晚餐」,很快地,兩個人的關係很快就會變成「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 如何建立親密?

  1. 每天有一點「專屬時間」——別讓手機比你的伴侶更重要。每天故地花點時間聊聊心裡話,不只是「你今天發生什麼新鮮事?」,而是「你今天有什麼新的感(領)受?」
  2. 學會用對方的「愛的語言」——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歡擁抱,有人需要言語鼓勵,有人希望被幫忙做家事(五種愛的語言概念),伴侶需要按對方需要來說「愛的語言」,彼此溝通才容易有效
  3. 親密不只是性——有些人覺得「有性生活=親密」,但其實真正的親密,是伴侶可以坦誠分享內心深處的想法,而不怕被批評或否定。


二、成長:婚姻不只是一起追求快樂

|婚姻是讓彼此變成更好的人

— 你的配偶,是上天派來雕刻你的「塑形師」

  • 「鐵磨鐵,磨出刃來。」(箴言 27:17)
  • 「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 2:18)

如果你以為婚姻只是找個人來滿足你的需求,那你可能會很快感到失望。因為婚姻最終的目的之一,是藉由對方讓你成為更成熟、更有愛、更有耐心的人

剛開始,你可能會因為對方沒擠牙膏中間而覺得崩潰,或者為了「到底是馬桶蓋該掀起來還是放下來」吵架。但這些小事,正是讓我們學習「犧牲、忍耐、包容」的時刻。

| 婚姻如何讓你成長?

  1. 讓你學會「聽」比「說」重要——大多數婚姻爭吵,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因為「感覺沒被理解」。兩個人再一起,要先學會聆聽,因為「願意傾聽」就是愛對方的具體表現,而不是等對方講完換你反駁。
  2. 學習從「我」變成「我們」——以前只要管自己的錢、時間、夢想,但婚姻是學習「我們的錢、我們的時間、我們的夢想」。這樣的改變,需要調整,但也是一種成長。
  3. 讓你變得更有愛心——當你學會「愛一個人不只是感覺,而是選擇」,並且對方行為如何,定意「選擇一路愛到底」,你就真正懂得愛的真諦。婚姻經營就像健身,剛開始會覺得痛苦,想放棄,但堅持下去,就會擁有強壯的心靈肌肉。


三、服事:婚姻不只是兩個彼此照顧

|婚姻是兩個人一起讓世界變得更好

— 只顧自己快樂的婚姻,最後會變得無聊

  •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 24:15)
  • 「沒有異象 ,民就放肆」(箴言 29:18)

很多人結婚後,發現激情消失,生活變成「工作—回家—Netflix—睡覺」的無限循環。問題不是你選錯人,而是你們沒有共同的使命。

婚姻是上帝的祝福,真正幸福的夫妻,不是只想著「我們怎樣才能享受祝福?」,而是學習一起問:「我們的婚姻可以怎樣祝福別人?」這就是「服事」的意義——不只是滿足彼此,而是攜手做對世界有益的事。

| 如何在婚姻中實踐服事?

  1. 一起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可以是參與義工、教會事工、社區服務,或是單純地成為身邊親友的幫助者。
  2. 在家庭內先學習「服事的態度」——最好的服事,不是去遙遠的地方,而是每天願意為對方付出、幫助、支持
  3. 孩子是最直接的服事對象——如果你們有孩子,那麼教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給他們愛與榜樣,就是最偉大的服事。

當婚姻不只是關注自己,而是有更大的使命,它就不會變成「日復一日的責任」,而是一場共同的冒險


| 結論:幸福婚姻,需要擁有正確的方向

如果婚姻只是追求「快樂」,那你會發現它充滿失望,因為沒有人能一直讓你開心。

但如果你知道婚姻的目的——親密、成長、服事,你就會發現,婚姻其實是一場美麗的旅程。

所以,下次當你對婚姻感到挫折時,不妨停下來問自己:

  • 我們的親密關係如何?我們願意放下對錯,還願意敞開心、彼此了解內心感首與需求嗎?
  • 我們是否在試圖改變對方來符合自己的期待,還是願意放下自己,定意幫助成全對方,成為更好的人?
  • 我們的婚姻,是否只關注我們自己,還是有為更大的目標在一起努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的沙龍
0會員
14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婚姻的意義  深度連結的需要: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婚姻是建立深度連結的一種方式,可以滿足我們對愛、陪伴、親密和歸屬感的需求。  滿足需求:婚姻可以滿足我們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物質需求、情感需求、成長需求和生理需求。一個人很難同時滿足我們所有需求,但婚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個
Thumbnail
婚姻的意義  深度連結的需要: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婚姻是建立深度連結的一種方式,可以滿足我們對愛、陪伴、親密和歸屬感的需求。  滿足需求:婚姻可以滿足我們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物質需求、情感需求、成長需求和生理需求。一個人很難同時滿足我們所有需求,但婚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個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婚姻需要精神上的共鳴,才能走向餘生。婚姻關係是否健康,不僅取決於初衷,也取決於磨合和共體五味人生的過程。
Thumbnail
婚姻需要精神上的共鳴,才能走向餘生。婚姻關係是否健康,不僅取決於初衷,也取決於磨合和共體五味人生的過程。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它涉及到與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承諾和伴侶關係的建立。但是,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的伴侶並不容易。今天廣播中,我將從資深婚姻專家的角度來探討必嫁必娶的對象的條件。我們將討論金錢價值觀一致、家庭規畫一致、性需求的一致性、不留戀過去、理性溝通代替無理取鬧、與異性有清楚的界線等。
Thumbnail
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它涉及到與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承諾和伴侶關係的建立。但是,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的伴侶並不容易。今天廣播中,我將從資深婚姻專家的角度來探討必嫁必娶的對象的條件。我們將討論金錢價值觀一致、家庭規畫一致、性需求的一致性、不留戀過去、理性溝通代替無理取鬧、與異性有清楚的界線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