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過去福做得不夠,或是貪婪慳吝,不願付出分毫,這輩子就會無福無德,欠缺好因緣,生活就會很孤單很困苦。」許阿如聽到老智者這段話,全身起雞皮疙瘩,因為她想到自己的爸爸。
阿如說,爸爸一輩子沒有任何貴人,不管是求學、出社會、工作,都靠自己,甚至連自己也靠不了,徹底絕望的時候就過不了輕生那一關。那一年,阿如才小學三年級,全家接到爸爸輕生的消息連忙搭車南下,然而,一家七口,連車票都買不起,小孩子只好躲在廁所躲查票員,一路顛簸到高雄。同一年,阿如就輟學了,去一戶有錢人家照顧嬰兒做家務,一直到成年。
婚後的阿如剛開始在路邊賣飾品,一段時間之後改做流動攤販,賣豆腐、豆干、豆皮,以及豆芽菜和花生。賺的是五元、十元的銅板,要存錢很困難,但是她很有毅力,一心一意想要為媽媽植福布施,只要想到爸爸生前一丁點福氣都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她就不敢浪費因緣,努力造福給媽媽。阿如存了整整十二年,終於為媽媽圓滿幫助弱勢的一百萬,那一百萬造福不可計數的弱勢家庭和孩子。
老智者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惜之處。憐憫對方,不是一昧的給予,而是將他度出來,讓他親自做好事,廣結善緣,透過行善造福,見苦知福而有幡然悔悟的機會。有一句話這樣說,「給魚,不如給釣竿。」這是天道運行的法則,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消、習氣要自己戒。
王阿如已經七十歲了,膝蓋也退化不少,做流動攤販做了三十多年,不論颳風下雨,她都捨不得休息。為了結好緣,王阿如每做一個客人,就會替客人捐出零錢,比如,買二十五元的豆芽菜,自己收二十元,替客人捐五元,她說,人生要廣結善緣才有路可走,不會像她可憐的爸爸,一生無貴人。人生風雨都是自己帶來的,不是家人、另一半、孩子,或是親戚朋友,「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善業、惡業,只要是我們自己做過的,都會如影隨形。
#業自消
#福自造
#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