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雜感-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諫山創很喜歡設計對照組。從各式各樣的三人組(主角組、老幹部組、瑪雷三人組),兄弟、父子組合等可見一斑。

最大的對照組可以說是尤米爾跟米卡莎,兩人的情感線貫穿整部作品,也是影響結局最重要的一組。

raw-image


很多人的分析都在說米卡莎是自由的,所以才能斬斷枷鎖。

我認同這個說法,但我更覺得差別在於弗立茲王跟艾連。


我覺得這個對照組的差別在於,米卡莎是被愛著的。


尤米爾愛弗立茲王這點,其實從中間劇情的鋪陳就可以看到,兩千年來的枷鎖,是因為愛上一個不愛她的人。可是對弗立茲王來說,她就是奴隸,讓她跟自己生小孩已是恩賜,到了最後,還讓子女吃掉她的肉,以繼承巨人之力。通道裡的歷代弗立茲王,也沒有人想過要解放始祖尤米爾。


只有艾連。

(也可能千百年來只有艾連這隻進擊巨人進入到通道過)


歷代弗立茲王,沒有一個人想過要愛始祖尤米爾。所以她不停的工作,為她的千年之戀付出沒有盡頭的代價。米卡莎可以砍掉愛人的頭,是因為她知道,她是被愛著的,他們彼此相愛。她願意砍下這刀,解放這個她最重要的人。


自由的底氣,是愛。


最能印證這點的,我覺得就是米卡莎最後對艾連說的「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她之前無數次想要留住艾連,害怕他去遙遠的地方,但在真正知道彼此深愛的情況下,她卻選擇了親手送艾連上路。這是我覺得最痛也最佩服諫山創的地方了。

於是有了結局的真愛之吻。

(我個人真的好喜歡這個結局啊,真的是「真愛之吻」,卻是用這種方式呈現。真的是歷代級的創作!雖然難過到不行,但打從心底佩服跟喜歡。)(而且這已經超越傾城之戀,是傾世界之戀了)

卡露拉也好,調查兵團也好,也都給我這樣的感覺。甚至艾連可以長成這種性格,也是因為古利夏在這個家庭,終於學會怎麼愛自己的孩子,對照組就是活在地獄的吉克。所謂愛可能也不一定是對人,是對某種事物的純粹嚮往,在那樣的狀態中,人真的可以自由。


巨人的 OP跟ED我都非常喜歡,尤其是「悪魔の子」天空看似遼闊晴朗,但再延伸上去,卻依然有著牢籠的畫面。有一度我不知道為什麼,恍神看成最後巨大始祖巨人的肋骨。才驚覺,艾連最後真的解放了巨人血脈的牢籠。


我在最終話前,一直都沒有非常喜歡艾連這個主角,但看到結局之後,驚覺他才是最用力愛著大家的人,忠實的執行那天他們在夕陽餘暉中,馬車上大家莫名其妙臉紅的那段對話。

「你們都對我很重要,所以我希望你們活得長長久久。」

(只是莎夏還是英年早逝了,哭)


其實這個結局真的是最合理的了,是基於每個人的性格必然會導向的後果。所以就算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背負數不清的人命,我卻沒有辦法苛責這些角色。

諫山創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甚至命運中每個人的身不由己,即使有絕對到能毀滅世界的力量,也不一定能抗住命運的洪流。他們做的事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沒有標準答案。希望更多讀者可以讀到這點啊,光是對歷史/看起來既定的事實保有彈性,就已經是絕望世界裡的一點光芒了。

而且他們不過都只是十幾歲的孩子而已......。(艾連最終話應該也才19左右,瑪雷的孩子們更早就被推上戰場當成兵器了......)年輕的血肉成為戰場上的祭品,這是我第四季一直拖很久很難看完的原因......太難過了。

殘酷跟美好相依相生。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世界未免也太殘酷,就算有美好。

可是在馬加特跟夏迪斯教官選擇犧牲自己幫助不分瑪雷或帕島的孩子們的時候,在漢吉燃燒自己的時候,又覺得這世界沒有壞到讓這些孩子無法生存。

或者在看到阿爾敏對艾連說,一起在地獄相見,或是米卡莎用最溫柔最堅定的態度砍下艾連的頭,他們為了不讓最重要的人獨自承受,獨自孤單,做了所有他們能為彼此做的事,又想起了米卡莎的話:


這個世界很殘酷,但也很美麗。


(自從看完電影版之後一直走不出來,上班行屍走肉(?)而且一直看到新的細節就又有新想法,每次想紀錄些感想就邊打邊哭。網友很多解析有歪樓的(通常都是奇怪的營銷號)也有好看到內心不斷點頭贊同的。目前最有共鳴的是脆上有人說當初完結的時候覺得自己簡直應該跟公司請喪假,我完全認同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可洛伊蕭Chloe Hsiao的沙龍
7會員
14內容數
30代後半記事。 認真練習,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反叛的魯路修》劇透觀後筆記 還有一點點《進擊的巨人》劇透,請小心服用。 【#畫畫旅程 #Day90】 看完第二季後,果然還是最喜歡魯路修這個角色,從剛開始天真的中二病到最後成爲承擔一切並擁有覺悟的人,悲劇英雄式的結局跟《進擊的巨人》的艾連有點相像,都是集合所有惡意與憎恨於自己一身,交付未
Thumbnail
《反叛的魯路修》劇透觀後筆記 還有一點點《進擊的巨人》劇透,請小心服用。 【#畫畫旅程 #Day90】 看完第二季後,果然還是最喜歡魯路修這個角色,從剛開始天真的中二病到最後成爲承擔一切並擁有覺悟的人,悲劇英雄式的結局跟《進擊的巨人》的艾連有點相像,都是集合所有惡意與憎恨於自己一身,交付未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以進擊的巨人為主題。   能夠一次又一次勾起我想寫評論的心情,連懶散都抑制不住這股炙熱澎湃,或許這就是「獻出你的心臟」的魅力吧。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以進擊的巨人為主題。   能夠一次又一次勾起我想寫評論的心情,連懶散都抑制不住這股炙熱澎湃,或許這就是「獻出你的心臟」的魅力吧。
Thumbnail
動畫版開播以來 10 年,上週末看完結局,想向大家分享一點個人感悟。是想認識古北歐文化的話殼蟻略過本文。接下來不會提及多少劇情,仍建議有爆雷恐慌的朋友先在此打住。本文我想從《愛的藝術》的作者佛洛姆 (Erich Fromm) 與他另一著作《逃避自由》,綜合起來聊結局的意涵。
Thumbnail
動畫版開播以來 10 年,上週末看完結局,想向大家分享一點個人感悟。是想認識古北歐文化的話殼蟻略過本文。接下來不會提及多少劇情,仍建議有爆雷恐慌的朋友先在此打住。本文我想從《愛的藝術》的作者佛洛姆 (Erich Fromm) 與他另一著作《逃避自由》,綜合起來聊結局的意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