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2025/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用 Ableton 做音樂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思考了另一個問題,接著,解決了問題之後,發現原本思考的那個問題其實不太需要思考。

Ableton 有兩個不同的工作空間,一個是 session view,一個是 arrangement view。原則上 session view 比較像是一個實驗的空間,有很多「格子」,能夠先把初期的想法記錄下來,存放在格子裡面,例如想到某段旋律,就可以先錄下來,然後可能再加個鼓,看聽起來的效果如何。每一個格子都可以不斷的loop,一邊loop可以一邊調整音樂。至於 arrangement view 就和大部分影音編輯軟體差不多,就是一條長長的時間軸。

用了一陣子以後,我慢慢發展出了自己的用法。session view 的格子就像是 Excel 表格一樣,有橫向的,也有縱向的。橫向的格子一字排開,代表不同音軌(或不同樂器),而縱向,則代表它能夠儲存同一種樂器的不同音樂片段。

因為在 session view 能夠同時播放在同一橫排的音樂,所以我就直接把縱軸當成了時間序。這樣講一定聽不懂。簡單說,就是例如第一橫排,就代表整首歌的第1小節到第16小節,而第二橫排,就代表整首歌的第17小節到第32小節,以此類推。

而當我要完成歌曲的時候,就只要依序把 session view 的東西全部複製到 arrangement view 就好了。我幾乎不會在 arrangement view 停留太久。

但這時就出現問題了。

第一,這個版本的 Ableton 在 seesion view 的縱向格子有上限,最多16個,也就是說,當歌曲很長的時候,我沒辦法無限的向下增加格子。

這個問題有一個不太完美的解法:把前後的旋律接在一起,讓兩個格子的音樂塞進同一個格子裡。例如,把兩個8小節的音樂,合併成一個16小節的音樂。

但這個解法還會再衍伸另一個問題:Ableton 在 session view 的時候沒辦法讓不同軌的音樂一起跳轉。

完全聽不懂對不對,好,例如說,我現在做了兩軌,一個是吉他,一個是鋼琴,他們各自都有16小節。我現在人在 session view,我讓他們同時從第1小節開始播,但是,聽到第2小節的時候,我開始不耐煩了,因為我只想聽比較後面的部分,這時,如果現在選取的音軌是吉他,然後我跳轉到第8小節的時候,只有吉他的部分會跳過去,鋼琴不會。跳轉過去以後,就會變成吉他在播第8小節,但鋼琴還在播第2小節。

我發現這個現象以後,就開始在想:搞不好 session view 根本不是拿來做這種事情的,設計者沒有預期使用者這樣使用,所以才沒辦法同步地跳轉。

搞不好 session view 就是拿來做粗略的靈感捕捉,要做更細部的調整、跳來跳去的話,就要去 arrangement view。

於是我開始考慮要改變自己創作的流程:我是不是應該要早一點把 session view 的東西搬去 arrangement view,接著就可以再那邊慢慢調整了。但這並不是個太舒服的想法,畢竟要改變自己的認知和習慣。搞不好其他人有更符合 Ableton 設計理念的使用流程,但我不知道,那我是不是要去參考別人的做法。雖然短期來說不舒服,但長期來說是比較好的...

好,但其實這些思考都不太必要。因為我 Google 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可以在 session view 讓多個音軌一起跳轉的。我在 reddit 上找到別人分享的解法

raw-image


這真的是個神祕的隱藏功能,要靠自己發現真的是有點困難。網友甚至說:"You're doing gods work my friend"

Exactly. Thank you for doing god's wor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22會員
89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2025/03/28
今天也是在修 app 的一些UI的細節。 最近做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卡在同一個死胡同裡的時間減少許多。我很習慣會讓思維發散出去,一直讓可能性無限分岔,最後收不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想像的速度遠大於實踐的速度,而每次從想像裡跳脫回現實的時候,總會不知道該怎麼向前,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可能會再岔出更多的可
2025/03/28
今天也是在修 app 的一些UI的細節。 最近做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卡在同一個死胡同裡的時間減少許多。我很習慣會讓思維發散出去,一直讓可能性無限分岔,最後收不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想像的速度遠大於實踐的速度,而每次從想像裡跳脫回現實的時候,總會不知道該怎麼向前,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可能會再岔出更多的可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學習混音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即使你沒有經驗,也能逐步掌握這門技術
Thumbnail
學習混音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即使你沒有經驗,也能逐步掌握這門技術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常常是用接案的形式來工作,一定會碰到和你有不同品味的客戶,就像以前的電子報說過的,「被拒絕」可以說是作曲家的日常!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常常是用接案的形式來工作,一定會碰到和你有不同品味的客戶,就像以前的電子報說過的,「被拒絕」可以說是作曲家的日常!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DAW是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的簡寫,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軟體,可以讓你在裡面錄音、編輯聲音、加效果器混音等等。 很多DAW也都有MIDI功能,可以讓你用MIDI在軟體裡面作曲,現在大多的音樂家,不論是配樂、流行音樂、電音,他們都會用DAW來製作音樂。
Thumbnail
DAW是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的簡寫,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軟體,可以讓你在裡面錄音、編輯聲音、加效果器混音等等。 很多DAW也都有MIDI功能,可以讓你用MIDI在軟體裡面作曲,現在大多的音樂家,不論是配樂、流行音樂、電音,他們都會用DAW來製作音樂。
Thumbnail
隔一個領域就會有一座山擋在前面
Thumbnail
隔一個領域就會有一座山擋在前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