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2025/3/2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也是在修 app 的一些UI的細節。

最近做事的時候,發現自己卡在同一個死胡同裡的時間減少許多。我很習慣會讓思維發散出去,一直讓可能性無限分岔,最後收不回來。簡單來說,就是想像的速度遠大於實踐的速度,而每次從想像裡跳脫回現實的時候,總會不知道該怎麼向前,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可能會再岔出更多的可能性。

最近在出現這種壞習慣的時候,我會試著停在原地,停下所有的動作,就讓腦袋在那邊運作,然後我會拉回來,我知道怎麼讓思維的支線再倒退回主線上面,然後我會想起來我原本的主要任務。

不然就是我會離開座位,到旁邊走走,玩個手遊,轉換一下心情。轉換心情很重要,有時候一直陷在問題,只是不斷地浪費時間在一個很小的思維領域裡打轉,盯著一棵樹,忘了自己身在整座森林。

有時候離開再回來以後,就能突然發現:啊對,這問題就是這樣。例如說,啊對,我就只要複製一整排相同大小和位置icon,在上面疊一個dummy的元素就好了,這樣就不會動到其他東西讓它整個歪掉了(非常specific的一個例子,我好懶得解釋那是什麼意思)。

但這種神一般的解法(自己講)是沒辦法在只盯著一棵樹的時候浮現的,總是要先退一步,讓腦袋有時間呼吸,然後切換視角,用新的框架來看待問題。

雖然說不斷的做出行動很重要,但中間穿插著休息,讓思維有空間透透氣,也是很重要的。別像個直男一股腦地瘋狂向前衝(啊是乾直男)。



第二件事。

我應該在前幾天有提到故事的「結構」這件事情。結構真的超重要,在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東西裡面都很重要,不管是文字創作的故事,還是一個 app 的大架構。

(最近一直在劇烈地混雜文組和理組的世界)

我最近寫的 app 是用 Model–view–viewmodel 架構,講白話一點,就是把UI和邏輯運行分離開來,方便管理。UI端就是純粹把從viewmodel拿到的資料拿來顯示,沒有複雜的邏輯,而如果從UI端收到的東西,也不會馬上幹嘛,而是統一先傳到 viewmodel 那邊,再來想辦法處理。

好這都不是重點。

我想說的是,其實要做出一個好的作品,或是要運行一個系統,底下的結構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結構明確、扎實、合理的話,依附在結構上面的那些細節其實都可以很輕易的抽換成其他東西。

而這個所謂的「結構」,也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它可以像是我上面說的,是一個app的組成結構,或像是故事劇情推展的結構。但它也可能是一個組織、或一間公司,組織裡面可能會有領導團隊,負責決策事情的方向,也有付出勞力的一群勞工,它們之間的運作其實也可以類比成我上面說的,一個 app 裡面不同端在處理不同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
21會員
86內容數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再講一個可以運用進 coding 裡的寫作心態。 (文組腦和理組腦的大熔爐) 文字的創作,通常每一字句都是原創的展現。一句話所走出的情感或故事,都可以視作一棵樹裡面的一條枝葉脈絡。 而相較之下,程式的撰寫則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在於「重複」。我們會寫function,通常是想要讓這個functio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2025/03/28
還有另外一點,是我更擅長於「先前進再說」。 不管是文字形式的寫作或是coding,它們其實都是創作。我所謂的創作,指的是「從無到有」生出來的思想。文字是經過個人思考與沉澱以後,透過語言把思想具體化,最後完成訊息的傳遞。而 coding 大致上也是在做這件事情,只不過它的語言,是sequential
2025/03/25
今天把做好的歌曲放到之前寫的 app 裡面。 過了一陣子又回到 coding 的世界,有感受到自己的腦袋又長得不太一樣了,又比之前更進化了一點。例如說,因為這陣子有持續的在寫作,我更知道怎麼在 comment 裡面描述某個 function 的功用,或者是更知道怎麼精準的命名某個變數,才能描述出這
2025/03/25
今天把做好的歌曲放到之前寫的 app 裡面。 過了一陣子又回到 coding 的世界,有感受到自己的腦袋又長得不太一樣了,又比之前更進化了一點。例如說,因為這陣子有持續的在寫作,我更知道怎麼在 comment 裡面描述某個 function 的功用,或者是更知道怎麼精準的命名某個變數,才能描述出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本來想寫新年新希望的,結果一路拖沓道現在,有很多的不確定,就也瞎忙下去。 好像也受不了這種失重的生活,而投注書寫始終是思緒最優雅的整飭,試著以字為針,把亂亂的想法理好,織出章法。(當然更多的是未知的部分減少了,不然好像也寫不出來。) 藉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上半年的規畫。
Thumbnail
本來想寫新年新希望的,結果一路拖沓道現在,有很多的不確定,就也瞎忙下去。 好像也受不了這種失重的生活,而投注書寫始終是思緒最優雅的整飭,試著以字為針,把亂亂的想法理好,織出章法。(當然更多的是未知的部分減少了,不然好像也寫不出來。) 藉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上半年的規畫。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