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審判已經到了尾聲,現在唯一就是等待憲法法院作出審判。但作為被彈劾的總統,面對憲法法院的審判時仍多番作出怪責他人、只我感覺良好式發言,直至發表的67分鐘結案陳詞,仍是以陰謀論等作主軸及合理化自己宣佈戒嚴的目的。以下將就其冗長的結案陳詞進行事實查證 (Fact Check),以反映為何其主張處處都是問題。
「企業和國民必需的法案只能無限期推遲,行使否決權的違憲法案、違反核心國家利益的法案在野黨單獨通過時,真的很鬱悶」
「致命弱點預算被削減時,我感到很茫然」——尹錫悅
尹錫悅不斷指控在野黨於國會濫發問責官等的彈劾,甚至還指他們認為長官覬覦巨大的在野黨代表而先發制人彈劾。他還主張作為最大在野黨的共同民主黨站「在北韓、中國、俄羅斯一邊」。總結而言,他將戒嚴的原因歸咎於在國會議席佔多數的在野黨,把他們定性為「獨裁」,才需要透過戒嚴警告在野黨,更指為向國民控訴而已。
除了批評在野黨外,他還重申了選舉存在舞弊的主張作為宣佈戒嚴的原因,繼續對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電算系統提出問題。他指「從大量假冒的不正當投票用紙、投票結果令人難以接受的統計學和水利科學論據等來看,不斷有人提出有必要對選舉管理委員會的電算系統進行透明的檢查」,「因為暴露出了嚴重的安保問題,所以從監察層面派遣了小規模兵力,但無法理解哪個部分是內亂和犯罪」。
▶「如果非常戒嚴本身就是違法的,那麼為什麼會有戒嚴法,聯合參謀本部為什麼會有戒嚴科呢?」
尹錫悅在結案陳詞中段中提及到以上的話,強調宣佈緊急戒嚴是憲法給予總統的權限,不能看作是非法內亂。不過,韓國憲法中的《戒嚴法》有嚴格了戒嚴令的宣佈條件,據韓國憲法第77條第1項規定,在戰時、事變或相應的國家緊急事態中,有必要作為兵力響應軍事需要或維持公共安寧秩序時,可以根據法律規定宣佈戒嚴。然而,也沒有滿足戰爭、事變、國家緊急狀態、維持公共安寧秩序等條件,因而有違憲法之嫌。
尹錫悅辯稱,在在野黨「壟斷國政」的情況「能否斷言當時的情況不是國家緊急狀態」,但就連作為證人出席的核心參謀、國家安全室長申元植都不同意當時為國家為緊急狀態。再者,尹錫悅主張宣佈戒嚴的目的是為向國民控訴,與「緊急條件」的條文相違背。
▶「總統根據憲法作為最終及排他性權限的行使,如宣佈緊急戒嚴,根據權力分立的原則,不能成為密司法審查的對象」
尹錫悅從戒嚴事態發生當晚開始就不斷強調的說話,在結案陳詞中就出現了三次,就是上述「總統行使統治權限」的說話,由此亦指,由於宣佈戒嚴屬行政首長行使權的事項,故司法機關不能對此作出審查。
而同樣的主張於過往的韓國亦曾有出現,在過去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等新軍部於80年代內亂罪審判中,大法院早在1997年就曾於判詞中表示「大法院可以對宣佈或擴大緊急戒嚴進行審查」,如果按其主張定義戒嚴是不受法律審判的統治行為,韓國憲法就沒有必要明確規定「如果國會要求解除,應立即解除」的控制權限,理應是行政機關能自主自決,不受干預之事。
▶「投入緊急戒嚴的軍隊總共只有570名⋯⋯」、「在國會通過要求解除戒嚴的決議之後,已立即撤回了所有兵力」
兩句說話均可透過客觀事實反駁為錯誤資訊。國防部發言人全河圭於去年12月16日上午的每日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曾被問到戒嚴當天投入的兵力人數等相關問題,他曾說「據我所知,國防部到目前為止確認動員的人員約為1,500多人」。警察廳國家調查本部特別調查團於12月15日亦曾發聲明稱,已確認國防部、陸軍本部、首都防衛司令部、特戰司令部、反間諜司令部、情報司令部所屬的1500多名軍人被動員。檢察機關的調查結果亦顯示,尹錫悅在國會通過表決解除戒嚴決議案後,亦指示首都防衛司令官李鎮 (音譯) 拉出國會議員。如果算上要求解除戒嚴的表決以後,出動到國會的軍隊共有678名(特種兵466名,防衛士212名)。數字上與尹錫悅主張的大相徑庭。
而且,國會通過要求解除戒嚴決議案的時間為12月4日凌晨1點01分,而戒嚴司令官表示接到撤退兵力指示的時間是凌晨3點左右。比尹錫悅主張的時間晚了兩個小時,作為戒嚴司令官的朴安洙於2月4日接受國會質詢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亦說收到指示的時間為「2點50分到3點之間」。
▶「戒嚴期間沒有發生任何事情⋯⋯雖然有受傷的軍人,但普通市民沒有一人受傷」
「因為國會議入口被市民擋著,所以為了躲避衝突才去找關燈的窗戶」
尹錫悅從審判開首到結案陳詞均一直主張此次緊急戒嚴並非內亂,除了指「只發生2小時的戒嚴怎能是內亂」,還指在此過程中軍隊為避免衝突作出了努力。但據報導,在阻止軍隊投入國會的過程中,發生了10多名國會事務處職員、26名國會輔佐團受傷的事件。
而且當天多個電視台均現場直播了軍人打破國會亮著的辦公室的玻璃窗的場面,還有衝入國會與國會人員對峙的場面,尹錫悅的主張是連現場直播有的客觀事實都在否定。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第一天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投入軍隊」
尹錫悅作出此主張,是為了向憲法法院解釋宣佈緊急戒嚴為何合理的事例,即他亦主張自己與川普一樣,自己亦為了打破國家緊急狀態,宣佈了動員軍隊兵力的「緊急戒嚴」。
川普於當地時間1月20日一上任,就宣佈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以打擊非法移民,兩天後向墨西哥邊境地區派遣了1,500名軍人,但投入到南部邊境的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切斷非法移民、人口買賣、毒品走私,而非像「12.3戒嚴內亂」般投入到國會和選舉管理委員會等憲法機關的封鎖和掌握,兩者木女日本「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動員兵力的本質亦大相徑庭,此例子的運用為謬誤。
▶「1993年8月13日,前總統金泳三發佈緊急財政經濟命令公佈金融實名制時,國務委員們直到召集之前都不知道要公佈」
尹錫悅於結案陳詞中以前總統金泳三為例,指過往總統發表緊急命令時,亦曾試過事先也沒有經過國務會議,但並沒有成為問題。
不過據韓國媒體進行的事實查證,尹錫悅不但連宣佈的日期都說錯,整個史實都不正確。當時,金泳三指示於8月12日下午5點半召開國務會議,而不是8月13日,晚上7點開始召開臨時國務會議,7點48分發表了特別談話。當時的案件和議案號碼一起正式提交到國務會議,而且經過表決。從這一點來看,與沒有留下任何記錄的宣佈緊急戒嚴的情況完全不同。
▶「巨大的在野黨試圖削減核心國防預算,使韓國軍隊無力化」
尹錫悅作出上述主張,指在野黨削減政府提出的預算案時,集中選擇削減了核心國防預算,並列舉了指揮偵察事業、戰術數據鏈接系統性能改良事業、遠程艦對空導彈事業、精密誘導炮彈研究開發事業、無人機防禦預算等5個項目。
但據國會國防委員會在野黨幹事、共同民主黨議員夫承燦於2月26日公開的相關審查資料,削減5個國防預算是政府因相關事業時期推遲等原因自行減額或朝野協商達成,並非與在野黨削減預算有關。
指揮偵察事業方面,防衛事業廳主動向國會提交了比前一年減少21.1%(4852億韓圜)的預算案。而戰術數據鏈接性能改良事業的減額是在預算審查過程中被指出「由於E-737試製機改造延遲,原定於25年交貨的量產機(3部)的交貨日程將順延到2026-2027年」,隨着事業時間的推遲,預算調整得以實現。另外相關事業亦與民主黨削減預算無關下被延遲進行,其主張亦被批評為「東拼西湊」式指控在野黨。
尹錫悅到最後結案陳詞時,仍沒有為自己犯下的戒嚴過錯真誠道歉,反倒繼續以謊言、歪理、推卸責任去掩飾自身罪行,甚至仍認為自己沒有犯錯。但對韓國人而言,現時唯一可等待的,就是憲法法院能作出拯救國家民主的審判。
文獻參考:
1. 國民日報 “계엄 또 없다…개헌할 것” 복귀 그리는 尹 최후진술 [전문]
2. JTBC [팩트체크] '대통령 계엄선포' 심판 대상 아니다?
3. Ohmynews 국방부 "계엄 당시 투입된 병력은 1500명 수준... 추가 파악 중"
4. 韓民族日報 군 국회 난입 영상도 부정…윤석열 주장, 증인들에 번번이 깨졌다
5. MBC [알고보니] 윤 대통령, 최종 변론까지 끝없는 '거짓말'
6. 韓民族日報 “야당 국방예산 삭감, 군 무력화” 윤석열 최종 진술은 ‘거짓’ [팩트체크]
7. 韓國日報 尹 "거대 야당이 방산 기밀 유출하고 군 무력화 시도했다" 주장... 사실 관계 확인 해보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