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17號》就像是奉俊昊導演給自己的一場期中考,透過這部作品展現他一路走來所累積的敘事功力。在這部作品中,你能看見《玉子》中對「物種優越」的反思、《末日列車》中「階級剝削」的縮影,以及《寄生上流》對「社會偽善」的辛辣諷刺。但即便故事圍繞著人性的幽暗,奉俊昊總能在縫隙間灑下一絲光亮,提醒觀眾生命的韌性與價值,而這正是他最擅長的敘事手法,「以黑色幽默剖析社會,在無望中點亮微光。」

正如前述,《米奇17號》中帶有豐富的社會隱喻,甚至還從善如流(隨波逐流?)加了點好萊塢爭論不休的DEI元素。然而,這些對奉俊昊來說都只能算是「考古題」,在本作中也只是點到即止,《米奇17號》裡真正的新題目,是探討「生而為人」的真正定義。
以下內容涉及些許劇透,但未超出官方預告範圍,請斟酌觀看
消耗工:星球移民時代的免洗筷
《米奇17號》的主角米奇·巴恩斯是一個標準的 I 型人格 +好好先生,因為誤信損友的建議投資馬卡龍店,結果血本無歸,還莫名其妙成了高利貸的追債對象。走投無路的米奇,最後只能將目光投向「外星移民計畫」,希望能藉此一舉逃離這場財務災難和追殺。

但沒有任何技能與專長的米奇為了盡快獲得登上移民飛船的資格,他報名了一項名為「消耗工」的職務。這項全地球只有一人報名的工作,是要讓報名者以肉體在未知的星球進行各種探險與實驗,讓研究人員記錄數據,協助開發能讓人類適應異星環境的技術。一旦消耗工意外喪命,研究人員會用人體列印機重新列印出他的身體,並重新上傳他生前的記憶與意識,以維持樣品的統一性,讓他繼續下一次的實驗與冒險。

這樣為大眾犧牲的角色本應是值得尊敬的,但實際上,就像人們可能會讚揚實驗室中的小白鼠對醫學發展有所貢獻,但多數人並不會真正為小白鼠做些甚麼。米奇也遭遇了同樣的待遇,他一次次地死去,又一次次地被「列印」出來,周遭的人漸漸對這件事習以為常,就連米奇自己也一樣。
從「米奇·巴恩斯」到「米奇17號」
「掛掉是什麼感覺?」是米奇在飛船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上至移民計畫的統帥,下至清潔員,幾乎每個見到他的人都忍不住開口詢問。這種明知得不到快樂回覆的問題,就像是問妓女為何選擇下海、問遊民睡街頭是否會冷,多數時候是在關懷的外衣藏著各種複雜的心態。被提問的人總能敏銳地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關心,哪些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慈悲,還有哪些人純粹想透過旁人的苦難來獲得優越感與安全感。

隨著死亡的次數累積,人們不再喊米奇的全名,而是改以編號稱呼他,「米奇17號」代表著他已經死過16次。從最初的恐懼、崩潰,到最後的習慣與麻木,米奇自己參與了自己的「非人化」過程。甚至某天,統帥「馬歇爾」設下宴席說是要款待米奇,但實則是讓他對人造食物進行試毒,因中毒而痛苦萬分的米奇也只是對著統帥說:「謝謝你的晚餐」,令人心寒。
「17號」與「18號」的命運碰撞
能讓米奇在這樣的生活下還沒發瘋的,是在登船初期就結識的女伴夏娜,夏娜是以高等人才的身份參加移民計劃,與米奇可說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但兩人卻意外合拍,即便米奇更新了十幾代,夏娜始終陪伴在他身邊,也了解每一代米奇的微妙差異。就這樣,米奇在他的無間地獄中享受著有夏娜陪伴的小確幸,可惜某天的一場意外打亂了他的生活。

在飛船順利登陸目的地星球後,米奇17在一次探勘任務中不幸跌入深谷,大家都覺得他已無法存活,便將他放置等死,不料米奇17卻被外星生物伏蟲救回。回到飛船宿舍後,卻赫然發現米奇18已經上工。但根據規定,一旦發生複製人多重版本共存的情況,所有個體都必須被消滅。米奇17號這才驚覺,自己不再是「能夠無限重生的米奇」,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生而為人」的證明

或許是因為米奇17在跌落深谷前,已經很久沒有上傳自己的身體數據和意識,導致最新被列印出來的米奇18擁有截然不同的性格。他痛恨米奇17總是逆來順受,而且也馬上意識到如果不想被一起消滅,那就必須先幹掉對方,於是雙方一見面就是想致對方於死地。幸好,最後兩人在夏娜的調解下緩和了關係。

另一方面,移民計劃的統帥馬歇爾,雖然是以外星人身份來到這顆星球,但他卻一心想要滅絕遍布星球的伏蟲,儘管伏蟲根本對人類無害。曾被伏蟲救過一命的米奇17想要幫助伏蟲;而不滿馬歇爾邪教式統治風格的米奇18,早已打算將馬歇爾拉下台,水火不容的兩人突然有了共同的目標。在電影的最後一幕,米奇18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生而為人」的證明。

我們都是米奇17號
一如奉俊昊導演的一貫手法,他總是藉由故事來引發值得省思的議題,但他從不直接給出「奉氏解答」,而是將作答的權利交給觀眾自己。因此,每個人根據自身的經歷不同,在他作品中看到的啟示也不同。
當我看到米奇17對著馬歇爾說出「謝謝你的晚餐」的那一刻,內心不禁湧現無數的感觸,讓我不禁想:「天啊!有多掙扎中的社畜,會在這部作品中看到被當成免洗筷的自己。」
領著微薄的薪水,做著耗損身心的工作,即便今天被榨乾到一滴不剩,隔天依然勉強打起精神,故作光彩地出現在公司,因為你深知,一旦你倒下,明天公司會「列印」出下一個你,而你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員工編號。甚至當你聽見尾牙上老闆宣布:「今年的獎金就是“不裁員”」時,你也只能微笑著,對著他說一句:「謝謝老闆。」
或許,在今天這個社會結構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成了米奇17,天天被甲方PUA,內心不斷質疑自己,甚至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待遇。但同時,我們心中也住著一位米奇18,他衝動、沒耐心,憤世嫉俗,對優柔寡斷和懦弱心生厭惡,像個內心的小惡魔一樣,時刻在催促你做出「危險」的選擇。另一方面,他也在時時刻刻在督促你逃離那個束縛你的牢籠,去尋找自己「生而為人」的真正證明。
奉俊昊導演這部睽違六年的新作,是否喚醒了你心中的米奇18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