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行品 摘要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即《法華經》第十四品)主要闡述了修行《法華經》時應當遵循的「安樂行法」,使修行者能夠遠離障礙與困擾,以柔和安穩的方式弘揚佛法。這一品的核心精神在於「四安樂行」,即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及誓願安樂行。

安樂行四法

1. 身安樂行:修行者應當保持端正威儀,不違戒律,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不與世俗紛爭,以慈悲心對待眾生。

2. 口安樂行:言語溫和,不說惡言、虛妄話,不譏諷他人,時時讚歎《法華經》,並以善巧方便引導眾生學佛。

3. 意安樂行:內心清淨,遠離瞋恚與嫉妒,對眾生懷有慈悲心,深信因果,專心修習佛法,不受外界干擾。

4. 誓願安樂行:發大願心,為利益眾生而弘揚《法華經》,不生退轉,堅定不移地修持正法。

核心思想

「安樂行」的實踐方式強調柔和、忍辱與慈悲,避免與世間起衝突,使修行者在弘揚《法華經》的過程中,不會因外界阻礙而生煩惱,從而得以安穩地成就佛道。同時,此品亦強調修行者應該觀察眾生根機,以智慧善巧方便引導他人學佛,而非強迫或爭論,這與大乘佛教「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精神一致。


與《法華經》整體教義的關聯

本品承接前文「授記」的思想,教導修行者應如何在娑婆世界中弘揚《法華經》,並避免遭受苦難與干擾。此品所提出的「安樂行」不僅是修行者個人的修持法門,也是一種適應社會與弘法環境的方式,使《法華經》的智慧得以長久流傳。

這一品的教義在中國佛教中影響深遠,特別是在天台宗,被視為《法華經》修行方法的重要指導之一。許多佛教徒在學習《法華經》時,會特別關注「安樂行品」,作為修行的實踐準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柏慎的沙龍
0會員
47內容數
柏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也是最為人熟知和廣為流傳的一品,常簡稱為「普門品」。
2025/03/25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也是最為人熟知和廣為流傳的一品,常簡稱為「普門品」。
2025/03/23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品),是《妙法蓮華經》中極具意境與象徵性的一品。這一品主要敘述妙音菩薩的來歷、神通力及其供養佛陀的殊勝功德,進一步展現菩薩自在神通、恆常供佛、普化眾生的莊嚴德行。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品),是《妙法蓮華經》中極具意境與象徵性的一品。這一品主要敘述妙音菩薩的來歷、神通力及其供養佛陀的殊勝功德,進一步展現菩薩自在神通、恆常供佛、普化眾生的莊嚴德行。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重點整理,包含主題意涵、主要內容概述及象徵意義與修行指引,闡述藥王菩薩過去生中精進修行、捨身求法的精神,並強調供養《法華經》的無上功德,鼓勵信眾效法菩薩大悲利他精神。
Thumbnail
2025/03/23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重點整理,包含主題意涵、主要內容概述及象徵意義與修行指引,闡述藥王菩薩過去生中精進修行、捨身求法的精神,並強調供養《法華經》的無上功德,鼓勵信眾效法菩薩大悲利他精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闡述修行法華經的安樂行法,核心為「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強調柔和、忍辱、慈悲,以智慧方便弘法,避免衝突,在娑婆世界中安穩修行,影響深遠,尤其在天台宗被視為重要修行指導。
Thumbnail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闡述修行法華經的安樂行法,核心為「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強調柔和、忍辱、慈悲,以智慧方便弘法,避免衝突,在娑婆世界中安穩修行,影響深遠,尤其在天台宗被視為重要修行指導。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天親菩薩說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莊嚴,一種是「佛莊嚴」,一種「菩薩莊嚴」,再一種「國土莊嚴」,一共就有幾十項內容,這三種莊嚴可以滙到一個法句裏頭。這很像禪宗的話,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也註解了,什麽叫一法句呢?清淨句。所以清淨兩個字很重要。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此篇文章關於修心八偈以及尊者造頌的實修方法,並透過許多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當中提及了在生活中的行為規矩與煩惱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煩惱。
Thumbnail
《妙法蓮華經》之功德殊勝廣大,無法用世間數字量測說明,想要快速累積功德,成就解脫道者,應該多讀誦,一切的靈妙皆在經中,不可言說。邀請您把握難得因緣隨喜助印,福不唐捐!免費索取《妙法蓮華經》
Thumbnail
《妙法蓮華經》之功德殊勝廣大,無法用世間數字量測說明,想要快速累積功德,成就解脫道者,應該多讀誦,一切的靈妙皆在經中,不可言說。邀請您把握難得因緣隨喜助印,福不唐捐!免費索取《妙法蓮華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