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0309),聽了科技報橘在Apple Podcast上戴季全訪問金管會新成立的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長胡則華的訪談(詳文章尾),覺得很有趣,文章重點如下:
因為這個房間跟虛擬貨幣比較相關,本篇文章就從裡面跟虛擬幣相關內容的聊一下吧。
近日川普預計增加加密貨幣的戰略儲備,雖然只是先從執法過程沒收的比特幣開始,但也刺激了台灣對於虛擬資產的逐步重視,這場訪談提到台灣正在規劃啟動亞洲金融專區,並研擬相關專法,讓我覺得台灣在金融科技領域可能有些創新在不久的未來要慢慢出現了,相關法規配套若跟上後,不知道台灣是否能夠有機會趕上這一波金融科技革新的浪潮。
訪談中討論到,虛擬資產和穩定幣正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新焦點,而台灣是否能夠在這一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呢?
首先,訪虛擬資產和穩定幣的興起,代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虛擬資產包括了加密貨幣、代幣等,穩定幣則是與法幣掛鉤的穩定性加密貨幣。這些新型資產不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也挑戰了傳統金融體系。台灣作為一個科技發達的國家,擁有強大的IT基礎設施和人才,這些都是發展虛擬資產的有利條件,發展虛擬資產無疑是台灣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考量。
台灣高雄去年開始啟動亞洲金融專區,以規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前具有多項優勢。首先,台灣的法律環境相對穩定,對於金融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金管會一直在推動金融創新,通過制定友好的監管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科技企業在台灣設立據點。其次,台灣的資訊安全技術領先,能夠為虛擬資產的交易提供安全的環境。最後,台灣的地理位置優越,作為亞洲的樞紐,能夠方便地與其他亞洲國家進行合作。
然而,發展虛擬資產和穩定幣也面臨著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監管的不確定性。全球各國對於虛擬資產的監管政策差異很大,這使得企業在投資和運營時需要面臨很高的風險。另外,虛擬資產的價格波動性很大,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處長也提到,金管會正在努力推動相關的監管框架,以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企業發展虛擬資產。這包括了建立明確的監管標準,同時也鼓勵金融科技企業在台灣進行創新,參酌外界的專家意見,如果真的要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建立起來,應該要有一點普惠金融的概念,應該要把虛擬通貨、區塊鏈的這些模式的部分納入考慮,可能會是金管會下一個階段努力的方向。
過往金管會針對虛擬通貨大多站在洗錢防制角度管理,近年透過成立虛擬通貨服務商的同業公會,推動相關的自律規範,作為自律管制,並透過合法登記後正式成為台灣的虛擬通貨服務商,提升國民對虛擬通貨的信心,未來會於今年辦理多場公聽會溝通,後報專法給行政院,虛擬專法中虛擬資產服務法,也有特別提到穩定幣,並特別設立一個專章,針對穩定幣的發行跟管理描述,特別要求穩定幣的發行需採核准制,預計訂定相關的子法,包含穩定幣發行人資格條件及管理規定,譬如應設置或維持這個足額的準備資產,並進行這個定期審計等相關資訊,揭露都會在這個專法跟執法裡面來做規範,看起來,未來或許會有台灣自己的穩定幣產生的可能性。
看起來台灣在虛擬資產和穩定幣的發展上具有很大的潛力,或許通過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未來透過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在亞洲佔據重要地位。雖然前路仍有挑戰,只要能夠有效地應對各國監管風險,並繼續推動金融創新,有機會能在這一領域中取得成功。未來,虛擬資產和穩定幣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
本篇心得包含了台灣發展虛擬資產和穩定幣的最新發展,以及其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潛力和挑戰。希望這能夠給你/妳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啟發。
【全新一週】台灣會發展虛擬資產和穩定幣嗎?有什麼優勢可以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Ft. 金管會胡則華處長│EP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