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臺灣藏家、文化工作者 李景暘老師(1931.3.13–2025.3.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80324 【梅好時光】李梅樹紀念音樂會 活動會後大合照 中間著紅色帽子的即為李景暘老師

20180324 【梅好時光】李梅樹紀念音樂會 活動會後大合照 中間著紅色帽子的即為李景暘老師

李景暘 (1931.3.13 - 2025.3.11) 經歷摘錄(如有疏漏請見諒)

  • 藏家、文化工作者
  • 李梅樹 長子
  • 大容戲院 總經理
  • 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 ( 李梅樹紀念館前身) 創館長
  • 李梅樹教授紀念文物館 館長
  • 財團法人新北市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公 常務董事
  • 出版有【李景暘藏臺灣古文書】


昨天李梅樹紀念館以生命 一文,說明了李景暘老師的一生,在紀念館志工群組中也從李景暘老師的女兒李百蕙訊息得知 李老師已經在 2025 年 3 月 11 日下午四點與世長辭。

我與老師的互動不算太多,最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在李梅樹紀念館值班時,景暘老師時常到紀念館坐坐,並在【戲弄火雞的小孩】作品前與大家親自分享,他的爸爸是怎麼樣畫下這幅畫的。

這邊分享幾個老師分享的內容,也把過去曾經邀請李景暘老師的分享做一些紀錄,感謝李景暘老師的為世界的貢獻。

2018/01/21【 梅間光影 】 館藏珍貴影像故事分享

2018/01/21【 梅間光影 】 館藏珍貴影像故事分享

2018/01/21【 梅間光影 】 館藏珍貴影像故事分享 錄影紀錄

youtu.be/-NUM1C_3U4k

【李梅樹紀念館創立沿革】李梅樹紀念館志工訓練系列課程

【李梅樹紀念館創立沿革】李梅樹紀念館志工訓練系列課程

【李梅樹紀念館創立沿革】李梅樹紀念館志工訓練系列課程

youtu.be/euq9poa2uHs

[系列講座] 我們與墓的距離 身後故事—回憶父親的葬禮

[系列講座] 我們與墓的距離 身後故事—回憶父親的葬禮

[系列講座] 我們與墓的距離 身後故事—回憶父親的葬禮

youtu.be/KcwCL9vxssc


後記

經過幾天, 李景暘老師的女兒李百蕙親自向我補充幾個資訊:

李景暘老師生於 1931 年 3 月 13 日,這日期特別在於與其父李梅樹同一天生日 (1902 年 3 月 13 日);其著作有 「中國券幣圖錄 (註:書籍原名中國,指 中華民國)」 第一至六輯;其藏品出版有 「 李景暘藏臺灣古文書」;並口述有「 聚珍藏秀 ─ 文物收藏的故事2」第315頁至第367頁部分。

前兩天是 3 月 13 日是李梅樹 123 歲冥誕同時也是李景暘老師 94 歲的生日,當天李梅樹紀念館沒有額外的貼文,但戲弄火雞的小孩的小孩依然會在館內珍藏並展示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n聊聊大小事
1會員
16內容數
從 2019 年開始嘗試帶開放社群,同時關注資料治理議題。 希望用一些文字留下一些對於社群經營與資料治理的想法,也期待與大家一起討論。 同時也會有一些閒言雜語,包含各種旅遊與地方學紀錄。
Allen聊聊大小事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本文以 Open Data Day Taiwan 2025 為例,分析其資訊發布管道及 AI 工具(如 Gemini、Copilot、Grok、ChatGPT4)的收錄情況,發現各平臺收錄資訊來源及完整性差異甚大,並提出活動籌備者應注意讓活動資訊被 AI 搜尋引擎找到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3/23
本文以 Open Data Day Taiwan 2025 為例,分析其資訊發布管道及 AI 工具(如 Gemini、Copilot、Grok、ChatGPT4)的收錄情況,發現各平臺收錄資訊來源及完整性差異甚大,並提出活動籌備者應注意讓活動資訊被 AI 搜尋引擎找到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1/01
面對社群參與人數減少及新血入門困難的問題,如何面對社群在舉辦活動中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讓新成員能深入參與。探討社群傳承的重要性,並呼籲更多人參與,以避免社群的活力消失,同時感謝過往的夥伴們的付出。此篇文章是對社群理念與運作的深入反思。
Thumbnail
2024/11/01
面對社群參與人數減少及新血入門困難的問題,如何面對社群在舉辦活動中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讓新成員能深入參與。探討社群傳承的重要性,並呼籲更多人參與,以避免社群的活力消失,同時感謝過往的夥伴們的付出。此篇文章是對社群理念與運作的深入反思。
Thumbnail
2024/10/30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已步入第三屆,回顧其歷史及未來規劃。論壇起源於2019年週年慶活動,旨在促進臺灣的維基數據探討及跨領域交流。透過與新樂園藝術空間及中央研究院的合作,論壇為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本文將介紹未來活動的定位、參與方式及如何促進開放資料及鏈結資料的討論。
Thumbnail
2024/10/30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已步入第三屆,回顧其歷史及未來規劃。論壇起源於2019年週年慶活動,旨在促進臺灣的維基數據探討及跨領域交流。透過與新樂園藝術空間及中央研究院的合作,論壇為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本文將介紹未來活動的定位、參與方式及如何促進開放資料及鏈結資料的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研院長李遠哲 長得很像呆頭鵝 押寶挺扁聲名折 扁賊無能且無德 向上提昇不可得 向下沉淪你奈何 欲挽名聲當如何 勸君矢做高華德 學庸95.11.14/09:09
Thumbnail
中研院長李遠哲 長得很像呆頭鵝 押寶挺扁聲名折 扁賊無能且無德 向上提昇不可得 向下沉淪你奈何 欲挽名聲當如何 勸君矢做高華德 學庸95.11.14/09:09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好友張平吾教授,現任銘傳大學應急管理中心主任。政治大學法學博士,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海峽兩岸應急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平吾教授在教學之餘,積極撰寫及推廣犯罪防治及被害者學學術研究工作。 高哲翰表示,張平吾教授主要參與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好友張平吾教授,現任銘傳大學應急管理中心主任。政治大學法學博士,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海峽兩岸應急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平吾教授在教學之餘,積極撰寫及推廣犯罪防治及被害者學學術研究工作。 高哲翰表示,張平吾教授主要參與
Thumbnail
#醫學創新貢獻奧地利史懷哲榮譽勳章#台灣醫界史懷哲腫瘤之父陳光耀教授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長身為公關長的我真心佩服陳教授94歲高齡,每月仍持續往返兩岸三地,進行醫療學術交流,一生致力於無創無毒、治癌防癌,防癌觀念與世界國際醫療接軌。 陳光耀教授亦是中文版電腦刀的教科書作者,兩岸三地授譽為腫瘤之父。
Thumbnail
#醫學創新貢獻奧地利史懷哲榮譽勳章#台灣醫界史懷哲腫瘤之父陳光耀教授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董事長身為公關長的我真心佩服陳教授94歲高齡,每月仍持續往返兩岸三地,進行醫療學術交流,一生致力於無創無毒、治癌防癌,防癌觀念與世界國際醫療接軌。 陳光耀教授亦是中文版電腦刀的教科書作者,兩岸三地授譽為腫瘤之父。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