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也想帶開放社群夥伴們的一點建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OSCUP 中由 陳瑞霖 分享 OpenStreetMap 與 Wikidata 聯合聚會

COSCUP 中由 陳瑞霖 分享 OpenStreetMap 與 Wikidata 聯合聚會

COSCUP 中由 陳瑞霖 分享 OpenStreetMap 與 Wikidata 聯合聚會

用這一篇稍稍分享一下最近對於社群經營的一些小心得,在開源社群裡面我的資歷並不是多資深。而近期許多新的社群參與者投入社群中,激發了一些大家對於社群的討論,討論中有一些不同的啟發,所以這邊留下一些些紀錄。

自從 2019 年與幾位夥伴共同發起 Wikidata 社群以來,毫不諱言的 Wikidata 社群就以我與幾位社群共同發起人為首在活動與發展。


我其實覺得這是一件不算很好的事情,在這五、六年來核心夥伴的用心經營,讓社群逐年有了能見度。但也顯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沒有新血加入社群。更準確的說:社群的核心成員沒有新人加入。


這當然有許多原因,而我的見解是這樣子的。
隨著社群逐漸發展,社群開始舉辦越來越多的活動,即便這些活動帶著社群逐漸成長;但也正因如此,使得有更加繁重的行政工作要處理。在過去自己社群參與的經驗中,這些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摸索來的;也正因為自己動機明確,所以也覺得這些付出跟學習相當值得,這些事情全部都變成了自己的經驗值。不過在我的想像中:好像對於新的參與者來說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學習跟摸索舉辦活動或是其他核心工作的工作流程。因為在他們參加的時候社群可能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這些事情的難度也是隨之攀升,同時彷彿對於「失敗」的包容度也越來越低。


那天跟另外一位社群發起者聊到,他認為:「臺灣(部分)開源社群已經變成為了辦 Conf (年會或是大型論壇/活動)而存在。」


我回頭思考這些事情結合前面所說,就形成了一種奇特現象:「我們可能發現社群一直都沒有招募到新血,然後就透過舉辦活動來嘗試招募(或是獲取更多的關注度),但是活動越辦越大、活動的難度與成本也越來越高,某種程度也導致新成員的參與會越來越淺」而如果新成員的參與都沒有辦法到達一定的深度,有時候會促使他們離開;而新成員一進來的參與難度過高、成本過高,有時候也會促使他們離開。


社群夥伴在社群夥伴的工作參與深度能多深又是另外一個議題。
事實上,許多臺灣現有社群年會的活動品質,也都遠遠超越某些全由公關公司舉辦出來的活動,而這些社群年會的工作人員多數都是無給職的。


拉回來講:社群應該要如何傳承。
在我經驗中社群能成功傳承的經驗不多,倒也不是老人不願意放出權利。更多的是核心人物的投入變少之後,整個社群也漸漸消失活力逐漸消亡。早在 2016 年(可能甚至更早)全球維基社群就提出「不要再建立英雄式社群 」,但在現況是社群很難不因為「英雄」離去而有所變動,僅僅是去爬梳過往的臺灣維基社群的文件,許多社群的結束就是因為:主持人畢業、離開或是無力再參與,然後就逐漸不活躍,最後終止活動。

而這邊說的英雄不一定是說這個人有多高調、有多厲害,或許只是一位投入時數高、願意做行政工作的人。因為這些最基本的工作,其實是構築社群很重要的基礎。一個願意跳下來製作活動訊息、宣傳以及投入相關的時間成本,但如果這個角色不見了,活動慢慢消失了,社群往往也就會慢慢停止運作(或是轉往非實體的活動形式,但是線上社群的問題依然)。


個人淺見,留下一些記錄也留給未來社群參與者做參考。
同時也感謝所有曾經跟我合作過的社群夥伴感謝你們的付出

可參閱:

1會員
14內容數
從 2019 年開始嘗試帶開放社群,同時關注資料治理議題。 希望用一些文字留下一些對於社群經營與資料治理的想法,也期待與大家一起討論。 同時也會有一些閒言雜語,包含各種旅遊與地方學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en聊聊大小事 的其他內容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已步入第三屆,回顧其歷史及未來規劃。論壇起源於2019年週年慶活動,旨在促進臺灣的維基數據探討及跨領域交流。透過與新樂園藝術空間及中央研究院的合作,論壇為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本文將介紹未來活動的定位、參與方式及如何促進開放資料及鏈結資料的討論。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萬山魯凱維基媒體工作坊中,如何創造一個族語與族語、族語與外語的對譯環境。文章回顧了族語學習的方式,並提出使用 Wikidata 進行不同語言間的對照和比較,探索南島語系的語言保存與應用拓展的可能。藉由多語言的編輯方式,使族語的學習不再受限於傳統的對應模式,並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
隨著數位內容的迅猛增長,創作者需考慮如何有效保存自己的資料。本文提供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策略:將每一篇文章同時上傳至多個社群平臺,這樣不僅可以擴展觸及率,還能分散風險,避免因單一平臺的封閉或政策變更而造成資料損失。即使時間與資源有限,輕鬆備份資料的做法也能使創作者在複雜的社群媒體環境中尋找安全保障。
「將訊息傳給好友,讓他們務必來看這部片」 從「種土」的故事中 我想要分享的另外一個點是:「向外溝通」 首先真的要感恩導演顏蘭權對於議題的敏感度 毅然決然的蹲點拍攝本片的兩位主角 八年的時間是如此大的毅力與決心 如此的付出才有辦法讓這個「基礎建設級別」的議題透過電影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從萬山魯凱社群來看:維基百科不是文化、族語保存的唯一解,甚至可能不是最優解;所有的社群媒體、各種數位計劃都是契機
帶維基媒體工作坊這麼多年了 維基媒體運動有許多不同的開放專案 雖然維基百科(wikipedia)是最知名的一項專案 也是最多社群參與者、合作夥伴會邀請我們開設的工作坊項目 但是現況卻是:多數專案或是地方社群都不適合使用維基百科作為敲門磚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已步入第三屆,回顧其歷史及未來規劃。論壇起源於2019年週年慶活動,旨在促進臺灣的維基數據探討及跨領域交流。透過與新樂園藝術空間及中央研究院的合作,論壇為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本文將介紹未來活動的定位、參與方式及如何促進開放資料及鏈結資料的討論。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萬山魯凱維基媒體工作坊中,如何創造一個族語與族語、族語與外語的對譯環境。文章回顧了族語學習的方式,並提出使用 Wikidata 進行不同語言間的對照和比較,探索南島語系的語言保存與應用拓展的可能。藉由多語言的編輯方式,使族語的學習不再受限於傳統的對應模式,並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
隨著數位內容的迅猛增長,創作者需考慮如何有效保存自己的資料。本文提供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策略:將每一篇文章同時上傳至多個社群平臺,這樣不僅可以擴展觸及率,還能分散風險,避免因單一平臺的封閉或政策變更而造成資料損失。即使時間與資源有限,輕鬆備份資料的做法也能使創作者在複雜的社群媒體環境中尋找安全保障。
「將訊息傳給好友,讓他們務必來看這部片」 從「種土」的故事中 我想要分享的另外一個點是:「向外溝通」 首先真的要感恩導演顏蘭權對於議題的敏感度 毅然決然的蹲點拍攝本片的兩位主角 八年的時間是如此大的毅力與決心 如此的付出才有辦法讓這個「基礎建設級別」的議題透過電影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從萬山魯凱社群來看:維基百科不是文化、族語保存的唯一解,甚至可能不是最優解;所有的社群媒體、各種數位計劃都是契機
帶維基媒體工作坊這麼多年了 維基媒體運動有許多不同的開放專案 雖然維基百科(wikipedia)是最知名的一項專案 也是最多社群參與者、合作夥伴會邀請我們開設的工作坊項目 但是現況卻是:多數專案或是地方社群都不適合使用維基百科作為敲門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感謝最近支持訂閱 越來越有繼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line 裡可以直接交留 歡迎加入! 記得要方格子名稱一樣比較好喔! 我比較好對名單 感恩 兩個群組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關於流量這些拙見部分是發表在自己的Threads。 1.按讚自己感興趣的發文,追蹤喜歡的脆友,形成自己想要的脆生態圈。 2.發文若有很多人留言、轉發,則能進而達到推播成為瀏覽率、流量等。 我覺得Threads的演算法有點類似臉書社團,畢竟都是隸屬META,每個人都像是單人社團,當A脆友在B脆友的
Thumbnail
到底要為什麼要經營社群,又怎麼會從社群變成色群啦!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部落客與社群主的公開聚會。主辦單位請大家分享自己當初設立一個部落格或社團的目的與理想。 每個人開始在介紹自己部落格命名的意義,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圖片當頭像,建立部落格時的初心、理念與想法。 我說當初只是想分享照片,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受歡迎,希望能夠跟大家多學習,當然也希望能夠把想要傳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Eve的社群提供職涯發展、創業思維、數位遊牧等內容,並提供免費30分鐘cofffee chat及有價的職涯諮詢服務。社群內提供直播、互動及解答問題的機會,旨在創造雙向互動的創作平臺。
Thumbnail
留住新人怎麼做? 分享格子文章給朋友,人進來看一下就滑出去了...除了創作者,受眾不管上班在家,都滑手機,哪有在用電腦的?所以使用者介面要用手機UI去思考,而不是網頁UI。一個平台好不好用,能不能把使用者留住更多的時間,優化UI是重中之重。格子兼有公域和私域生態,可把變現模式可以更有趣,更多元。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感謝最近支持訂閱 越來越有繼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line 裡可以直接交留 歡迎加入! 記得要方格子名稱一樣比較好喔! 我比較好對名單 感恩 兩個群組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關於流量這些拙見部分是發表在自己的Threads。 1.按讚自己感興趣的發文,追蹤喜歡的脆友,形成自己想要的脆生態圈。 2.發文若有很多人留言、轉發,則能進而達到推播成為瀏覽率、流量等。 我覺得Threads的演算法有點類似臉書社團,畢竟都是隸屬META,每個人都像是單人社團,當A脆友在B脆友的
Thumbnail
到底要為什麼要經營社群,又怎麼會從社群變成色群啦!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部落客與社群主的公開聚會。主辦單位請大家分享自己當初設立一個部落格或社團的目的與理想。 每個人開始在介紹自己部落格命名的意義,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圖片當頭像,建立部落格時的初心、理念與想法。 我說當初只是想分享照片,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受歡迎,希望能夠跟大家多學習,當然也希望能夠把想要傳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Eve的社群提供職涯發展、創業思維、數位遊牧等內容,並提供免費30分鐘cofffee chat及有價的職涯諮詢服務。社群內提供直播、互動及解答問題的機會,旨在創造雙向互動的創作平臺。
Thumbnail
留住新人怎麼做? 分享格子文章給朋友,人進來看一下就滑出去了...除了創作者,受眾不管上班在家,都滑手機,哪有在用電腦的?所以使用者介面要用手機UI去思考,而不是網頁UI。一個平台好不好用,能不能把使用者留住更多的時間,優化UI是重中之重。格子兼有公域和私域生態,可把變現模式可以更有趣,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