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光」 台南的400道光 看見「曖曖內含光」的城市故事。

袁青時尚學
發佈於時尚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如影似幻、城裡城外,我像趨光的蛾,追著一道光。

當「鹽⽥、鳳凰⽊、廟宇、⼭海、巷弄、傳產、職⼈和未來科技」,承載著台南多重面向的記憶,化作光雕」藝術,點亮的又豈止是府城之美,更讓人看見屬於台南的光耀和驕傲。

 

《眾神之⾨》

有「眾神之都」美名的台南,廟宇⽂化是⼈們⽣活中⾮常重要的⼀環,藝術家林俊廷作品《眾神之⾨》,邀請觀者以手機掃瞄打卡,透過 AR,如開天眼般讓燈箱上的神⻯和鳳凰眾神,立體飄移在燈區上空及周遭,象徵一種從天而降,神明對台南的守護。感動於有別於傳統的光之禮讚。

 

《裊裊》

國⽴臺南藝術⼤學建築藝術研究所_B 群集體的光雕創意《裊裊》,透過仿造廟堂常見幽幽環⾹的發光體,呼應相對於擁有1600間以上廟宇的台南的城市解讀。一環環發光的香柱燈造型,吸引不少人駐足。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打卡,當裊裊香煙化作一圈圈巨大環狀發光體的籠罩下,我第一次感到一種被光擁抱的幸福。

 

《光之林》

擁有豐富底蘊的台南,漫漫的歷史時光中也孕育許多產業發展。由曾偉及⺩瑞亨共同創作的圓弧發光體「光之林」,運⽤輕紗材料與打版⼯法形塑的燈罩體,內部遍植繁茂如林的日光燈管;隨著樂音不斷變幻色彩的光束,象徵台南傳統紡織業欣欣向榮的景況。

 

 

《鹽⽥浮光》

讓⼈置⾝天海合⼀的夢幻時空的《鹽⽥浮光》。使⽤ 50 萬⽀染⽩⽵籤創作出約 50 公尺直徑的⼀⽚雪⽩地景,展現台南七股海岸線特⾊農業「鹽⽥」的特殊地景樣貌,是藝術家游⽂富以「光」為題的台南印象之作。

 

《⼭海之間》

以 LED 透明屏、燈管等模擬⾃然變下,府城豐富多樣的地理環境紋理的「⼭海之間 Between Mountains and Seas」,是⿊川互動媒體藝術以光媒,刻劃出海岸與⼭線的燈景,象徵時光交織如流的歲⽉,⾒證歷史⻑河中台南城市變遷的光體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眾神殿:鳳凰花》

藝術家范承宗有感於台南市花的視覺魅⼒與象徵,而以鳳凰花獨特構造打造的光儀式裝置眾神殿:鳳凰花 Temple: Flame tree」,引⼈駐⾜、穿梭其中的人潮不斷。深沈的黑暗中,發光發亮的「眾神殿」一如同鳳凰花花語:集結著濃烈思念與⽕熱⻘春,都將為台南而燃燒。

 

《∞⽴⽅》\《波洸》

展區中央,以「府城」為發想,表現⼈⽂、科技與未來的作品「∞⽴⽅ Infinity Cube」,這座結合流動燈光所搭建起的鏡⾯牆裝置,隨著夕陽餘輝變幻的光影,彷如矗立在充滿想像的「光城」之前;藝術家有⽤主張,更以400顆搭配著太陽能閃燈的半圓鏡⾯球體,圍塑出如太空銀河般意象的「波洸 Sparkle」,站在一片忽明、忽滅光影之間的我;四百年城市時空結晶的喻意,頓時了然。

 

《乘晝光巷》

 

台南,走來頗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巷弄,既浪漫又神祕的氛圍被藝術家布⾥赫森當作,「乘晝光巷Light Alley with Memories」創作靈感。我跟著人群腳步穿梭在以蜿蜒光柵構築出府城迷宮般巷弄的裝置中,隨著⼀道道光影,好像來回於一幕幕流動的歲⽉⾵景,走它千遍也不厭倦。

《⽣⻑的形狀》

⽣⻑的形狀 Blossom」藝術家蔡宜婷以台南「豔陽」為發想,每個分⽀光點,象徵⽣命延展活⼒的碎形燈光結構體下,一種超現實的光景,感受台南蘊育在得天獨厚的⾃然環境中,持續變化和成⻑的農業⽣命⼒。

夜愈黑,光更亮。

光是照明,也是引導,更像一道希望,點亮了台南400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7會員
    68內容數
    致力「日子過到極致就是藝術」。 跑過20年新聞;編過6本雜誌;寫過5本著作。 緃橫圈內,如入無人之境;跨界多元,我說了就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