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書第一次造訪北海道,是在2015年。當時,她的家庭成員喜結良緣,為了慶祝這場喜事,書書的姊姊便舉辦了一場新婚旅行,邀請大家一起去北海道遊玩。這時的書書,完全沒有預料到這趟旅程,會成為改變她人生軌跡的重要轉捩點。
這趟北海道之旅的行程安排相當豐富,帶著她走訪了札幌、小樽、函館、二世古等北海道知名景點。不同於台灣的都市叢林,北海道廣闊的自然景觀、清新的空氣,以及獨特的地方特色,都讓這位從小生長在台北的都市女孩感到無比新鮮。特別是當她看著綿延的農田後方聳立的羊蹄山,以及夜晚在洞爺湖溫泉飯店觀賞湖面上綻放的煙火時,內心被北海道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這種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北國大地景致,在她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壯麗的羊蹄山
當時的書書,正值社會新鮮人時期。畢業於應用外語系的她,主修英文、副修日文,在台灣工作了約三年後,內心漸漸萌生了想要提升語言能力的想法。而從最初,在那次旅行中留下回憶的北海道便是首選,也促使她將目標鎖定在這個日本最北端的大地。於是,她開始努力存錢,為自己的留學夢想做準備。
書書最初選擇落腳的地方是北海道最大的都市——札幌,並進入位於札幌市中心圓山公園附近的「札幌國際日本語學院」就讀。她當時預計給自己一年時間,不只是在語言學校、還要在這個全日語的生活環境中將日語能力紮實的培養起來。
時間在努力學習的日子中飛快流逝,一年的時間匆匆過去,對日語學習仍然有些意猶未盡的書書,決定再延長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日語能力的地基更加扎實。但是在這一年裡,她也逐漸感覺到有些她想學習的並不在語言學校內,使她自問,究竟自己想在日本得到什麼?
生活在深受海外觀光客歡迎的北海道,書書非常多機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還有幾次在機場協助的外國旅客的經驗,讓她特別感受到成就感。在這兩年的學習時光裡,這些與旅客的互動經驗,讓她對於在機場工作產生了嚮往。
在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語言學校的老師後,書書在老師們支持下,於畢業後進入了「札幌觀光・婚企・製菓專門學校」的航空學科就讀,以成為能為全世界的旅客服務的空服員為目標。
在語言學校學習的日子
我覺得終身學習非常的重要,而證照是努力過程中的里程碑,但更關鍵的是保持不斷成長與前進的動力。
這所專門學校名稱又是婚企又是製菓的、乍看之下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其實是所當地小有名氣的專門學校。除了由經驗豐富的老師提供多種領域的專門課程,還備有非常充足的就業管道給在校生使用,更以畢業後100%的就職率聞名。
航空學科雖然不在校名中,卻是該學校的明星學科,不只是空服員,還有開設給想成為地勤、飛航管制員等等機場工作人員的專門課程。在為期兩年的學程中,提供從機場代碼(例如千歲機場的CTS、東京的HND等)等基礎航空知識,到實務操作,如模擬機艙服務、推餐車訓練,甚至是救生衣使用等安全訓練,都有詳細的教導。
升上二年級時,學校更著重於就職對策,邀請具有面試官經驗的講師分享經驗,幫助學生了解航空公司的面試流程和重點,還提供針對當年度的公司政策與狀況做研究,再以此為學生擬定對策(哪間公司更重視英語能力、考取哪個檢定會對面試哪間公司更有利等等),幫助學生做好應考空服員的萬全準備。
一起努力、朝空服員邁進的夥伴
不過,在書書畢業的2019年,日本的觀光業界可以說是當時最熱門的領域之一,相關業界有大量的日本人求職者們投入,連帶使得各職缺的門檻都提高了不少,空服員更是其中熱門,就連日本人求職者也有許多人是嘗試多年後才成功得到錄取。在這之中,即便經過兩年的專門學校訓練,但身為外國人、比起其他日本人較為劣勢的書書,非常可惜的沒有在應屆得到心目中的航空公司的青睞。
這時的書書並沒有氣餒,仍然想著明年再次挑戰,但已經失去學生身份的她要留在日本,就必須有個能夠提供她工作簽證的工作。雖然還沒有辦法到夢想中的藍天工作,但她仍然希望可以持續為此準備,便將目光放在仍然有機會接觸到大量國際觀光客的工作上。最終,她選擇到靜岡的御殿場 PEIMUIM OULETS的精品品牌COACH工作。
雖然與原本的目標有些落差,在靜岡的每一天,書書仍然努力在工作中學習,特別是日本特有的待客之道,而在這裡的工作正好讓她累積直站經驗,將之前在專門學校學到的商業禮儀實際練習純熟。除此之外,她還藉此將在名片背面寫上溫馨的話語,為顧客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這些努力也讓她收到不少顧客的感謝卡片,讓她深深體會到日本服務業對於細節的重視。
在日本的服務業,臉上保持微笑真的是很重要的,這點在航空業也是一樣。這些待客之道(おもてなし),是我覺得在台灣我比較沒機會學到的東西。
雖然工作穩定,還能欣賞到富士山的壯麗景色,但書書始終沒有放棄航空業的夢想,也持續投遞履歷,嘗試走上空服員之路。好景不常的是,隨著2020年初疫情爆發,航空業受到嚴重衝擊,甚至還有的航空公司在招募活動結束後,通知錄取者們要取消辦理入職。
大環境的影響,使她的夢想追尋之路不得不暫時擱置,更糟糕的是,就連御殿場 PEIMUIM OULETS的工作都因此停擺,讓她很度過了一段在家煎熬的時間。然而,這個看似挫折的狀況,卻為她開啟了新的機會之窗。
原來,在語言學校期間,書書認識了她現在的伴侶,一位在北海道從事電商的在地青年,即便是在到了靜岡的期間,她們的感情也沒有因此中斷。而在這個打亂眾人安排、卻也給大家一個機會審視自己為來目標的疫情期間,書書決定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北海道,與她的伴侶一起打拼。
書書的伴侶本專注於歐美市場的電商業務,主要的業務是開發品質優秀但名氣較低、只差一個契機就能大紅大紫的當地商品,為這些商品開拓海外市場。而在已經經營多年的歐美市場之外,他感覺到東南亞也是一個成長中的機會,就差適合的人來幫忙,而書書正好就是絕佳的人選,便邀請她一起打拼。
對一個外行人來說,經營跨境電商本就充滿挑戰,在當地企業相對保守的北海道,店家們對於新興的商業模式往往抱持觀望態度,使得業務開發變得更加艱難。由於許多商家對於「海外」這個概念存在疑慮,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溝通解釋,還時常無功而返。而在平均對於數位工具不熟悉的鄉下地區,介紹電商平台的概念與利益時更是困難重重,常常需要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解說。但這些困難並沒有澆熄她的熱情,反而讓她更加確定,要扮演好台灣與北海道之間橋樑的角色。
北海道的商業環境與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有很大的差異。這裡的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沒有資源可以大手大腳的嘗試新事物,導致決策普遍謹慎,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相對較低。但書書認為,正是這種特質,反而為北海道保留了許多還未被世間注視到的明星商品,而這些商品便是獨特的商機。例如,北海道有許多優質的小農特產,卻因為缺乏適當的銷售管道而無法推廣到海外。這正是她希望能夠著力的方向。
目前,書書除了經營電商平台「EZOKAR商城」外,也開設部落格「EZOKAR-北海道誌」分享在地資訊,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北海道的魅力。她和伴侶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專屬於北海道的跨境電商平台,就像日本知名的亞馬遜一樣,能夠將北海道的特色商品推廣到世界各地。她相信,隨著台積電等科技企業進駐熊本,日本的國際化程度會逐漸提升,這也將為北海道帶來新的機遇。
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之餘,書書也積極參與當地的地方創生計畫,更積極地用個人的Istagram帳號「北海道書書的奮鬥日記」來分享各種北海道的日常生活。她認為,北海道的觀光資源和特色產品都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只是需要有人用正確的方式將它們推廣出去。透過與當地政府單位的合作,她希望能為北海道的國際化盡一份心力。
「少年啊,要胸懷大志」
在札幌的羊之丘展望台,有個克拉克博士的銅像寫著「少年啊,要胸懷大志(BOYS BE AMBITIOUS)」,我覺得北海道當地人的夢想都蠻大的,雖然可能有的時候會有些遲疑,但如果可以踏出那一步,我覺得是做到Only One。
如果你對於物產豐饒的北海道有興趣,那務必要點進「北海道書書的奮鬥日記」。書書時常在這裡分享她珍藏的北海道觀光與物產資訊,不論是要去旅遊還是預計去旅遊的人,通通不可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