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第1年
跳脫穩定生活
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niwa,和許多台灣年輕人一樣對日本的流行文化非常熟悉。這些奇想天外次文化所描繪出的日本,雖然只存在於想像中,卻是在她心中埋下了前往一探真實的日本的念頭,還促使她大學期間開始學習日語。
niwa進入大學後,正好遇上有個旅行社舉辦的行程規劃比賽,邀請全國各個大專院校的學生們參加,對日本旅遊本身就挺有興趣的niwa與朋友便決定一起出賽。比賽結束後,大家原先約定好一起實際去走一趟她們努力安排出的行程,卻怎麼也找不到所有人都方便的空擋。雖然內心仍然想跟大家一起去旅行,但niwa實在按耐不住快點體驗心血結晶的心情,最後便決定自己一人踏上旅程。
最初niwa還有些擔心獨自旅行的安全問題,但實際出發後,她發現一個人在日本旅行比想像中簡單許多。同時,最初只是為了在比賽中脫穎而將主軸放在台灣觀光知名度較低的島根縣,但實際到了現場後,松江城的滄桑巍峨、出雲大社的神秘幽靜,這些過去只有在動漫中看過的景色,都深深地震撼了niwa,也讓她從此愛上這些隱藏景點。那次的獨行旅程對她而言是一次重要的體驗:沒有團體旅行的約束,能夠依照自己的步調探索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也一再的讓她對於日本的安全與方便感到驚訝。不過,在這個階段,niwa與日本的接觸仍然侷限在每年幾次的旅遊範圍內。
雖然niwa敢一個人大膽的去日本旅行,但她在人生安排上卻是屬於謹慎一派。從小,niwa的家人一直鼓勵她考取公務員,說服niwa她適合穩定的選擇,她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將公共行政科系當作第一志願。考上大學,在學姊慫恿之下去算命的niwa得知自己有公務員命格後,更是對走上公務員這條路深信不疑。
雖然在大學期間niwa將日語學習作為興趣,但多數時間仍然都在苦讀公共行政的相關知識。由於將公務員作為目標的人,都必須越過國家考試這項難關,因此在接近畢業時,為了集中備考國家考試,niwa也只能暫時放下所喜歡的日語學習。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一番苦讀後,niwa總算通過國家考試,如她自小規劃般成為一名公務員。她甚至已經看到自己未來半生穩定的生活——上班努力工作、下班享受興趣、每年休假去日本玩。
然而,現實中的公務生活並非如她過去想像那般歲月靜好。雖然工作穩定,但繁瑣的行政程序、難以改變的官僚體制、形式化又沒有意義的例行性業務、加班到晚上八點多是家常便飯。這些原先沒有想到的公務員真實困境都讓她感到不滿和無力。雖然工作帶來安全感,但也讓她思考:自己真的要為了退休領月俸,而在接下來四十年都為了自己沒那麼喜歡的工作盡心盡力嗎?

啟程日本
在工作上感到挫折的niwa,一方面為了轉換心情、一方面也是實現自己與自己的約定,開始在工作之餘重拾日語學習。為了提升讀書的動機,她還將自己的日語學習過程與技巧放上IG帳號「ニワ niwa 尼哇 🇹🇼」,且意外的獲得不少反響。這些正向回應在讓她感到高興的同時、也使她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早就將自己的前進方向侷限在一個框架裡,而忽略的其他可能的出路。
對自己的可能性的惋惜和對公務員生活的未來的焦慮,同時她的日語學習也陷入瓶頸,讓niwa頓時有些進退維谷。
大學畢業時,niwa其實曾經申請過日本打工度假簽證,想在入職前的短暫的去體驗個2個月日本生活,但幾經考慮之後還是斷念。如今,疫情趨緩之下的日本重新打開國門,並宣布重新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的申請,看到這個消息的niwa做出一個決定。她要再次申請打工度假,實際上去日本居住看看,並且讓日語能力更加進步。
公務員中流傳著一句話「待越久腳越麻」,待越久的話離開的阻力就越大。那時我就跟自己約定說,我就只申請這一次,不論最後有沒有去,我之後也不會再嘗試,因為我不想要拖到31歲。能夠去我就要趕快去。
登陸日本
如同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幫助她、niwa在下定決心要出去闖一闖之後,一次就申請到競爭激烈的日本打工度假簽證,取得去日本體驗生活的門票。2023年8月,niwa前往日本展開她生活的新篇章。
為了達到充實自己日語能力的目的,niwa期望自己能在以日本人為主的環境工作,但她第一站所來到的一家位在廣島的青年旅館,客人和同事大多使用英語交流,對於希望提升日語能力來說並不理想。為了最大化這一年時間的價值,在短短一個月後,她便決定向這家旅館道別,踏上新的旅程。
走得倉促,雖然在四處打聽後,niwa成功找到一個滑雪場的工作,不過卻需要等到冬天才能開始。在那之前,她仍然必須找個工作以賺取在日本生活所需的收入。繼續努力尋尋覓覓之下,niwa總算是在距結束民宿工作的五天前,找到可以填補這段空擋的工作。帶著對未來的期待,niwa來到了位於長崎縣的壹岐島打工換宿,而這段日子也成為了她日本之旅中最難忘的時光之一。

處處散發神秘氛圍的壹岐島
雖然行政上屬於長崎縣,壹岐島在地理位置上與福岡縣第一大城市的博多市也相當接近,多數的人會選擇從此進出。島上居民熱情好客,走在路上時,陌生人也會主動打招呼,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卻有著豐富的人情味和自然景觀,即便如此,壹岐島對許多日本人來說也是個相當神秘地方,會千里迢迢到此遊玩的觀光客更是稀少,簡直完美符合niwa對環境的期望。

期待已久的雪地體驗
在島上生活期間,旅館老闆也像家人一樣照顧niwa,除了每天邀請她與來自日本各地的旅客一起用餐交流,還帶她參與了當地一年一度的祭典,讓她見識到居民如何組成樂隊、抬轎子,以及整個社區如何一起慶祝的盛況。這樣沈浸式的文化行程,是作為一位觀光客前往遊玩時難以得到的體驗。
在壹岐島經過充實無比的一個月後,雖然依依不捨,但niwa還是按照計劃前往了岡山縣的一個小型滑雪場工作,準備度過一個身在台灣的她從來沒有體驗過的銀白冬天。
與大型滑雪勝地不同,這個當地人經營的小滑雪場主要服務日本顧客,正符合她想要沉浸在日語環境中的初衷。在這裡,她除了負責售票等庶務的工作,還得到了不少新奇的經歷。其中最有趣的,是獲得機會穿上滑雪場吉祥物的裝扮,成為傳說中的「中之人」,體驗了一次成為全場目光焦點的奇妙滋味。
穿著布偶裝的時候很難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因為滑雪場地板都很滑,有次我滑倒、直接讓布偶裝的頭飛出去。那時全場大笑,還可以聽到有爸爸告訴小孩「不要看」。
深入日本
在滑雪場工作時,niwa和其他來自台灣的打工度假夥伴一起住在員工宿舍。每天下班之後,他們會聚在一起分享每天的見聞與趣事,或是天南地北的聊天,這種共同生活的經驗讓她感到溫暖與歸屬感,彷彿回到了大學宿舍的時光。
不過,在滑雪場的工作環境雖然快樂,niwa卻開始感到自己的日語能力在這個環境的進步有限。部分是因為與下班後與台灣人待在一起的時間較長,沒有練習日語的機會;部分則是因為即便在櫃檯與日本客人接觸,但只要熟悉幾句固定用詞便可以應付大部分的情境,實在不是好的練習方式。雖然如此,打工度假的工作卻不是馬上就能夠找到,因此她選擇先將眼前的工作做好。
niwa原先預計在這個雪場工作到三月中旬,但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當年的滑雪場因為雪量不足、提前在二月中旬就結束營業。所幸,滑雪場的經營者還有其她業務,像是雪季結束後雪場的維護、出租裝備的清理等等善後工作,讓她能繼續工作到原定的日期。
離開滑雪場後,niwa來到了鳥取縣,進入一間有些奇妙的青年旅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打工換宿。這間青年旅館的老闆是個相當特別的人,經營這間旅館比起盈利、更像是為生活體驗,一週只營運四天。注重體驗的老闆甚至禁止客人在館內拍照——因為他希望大家能親自用眼睛記住美好的瞬間,而不是透過二手的經驗。
也因為這樣,導致niwa在從滑雪場啟程前查不到太多旅館資料,讓她忐忑了好一陣子。但在niwa到達之後,她馬上發現這裡比想像中好太多。營業日外的其他三天niwa可以獨享一間房間,還在這裡遇到了一位當醫生的日本男生和一位從北海道來的女生,他們一起在共用廚房煮飯、聊天,成為了朋友。

佔據視野的薰衣草田
這段經歷讓niwa開始反思自己之前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她曾經擔心日本人是否真心友善,還是只是客套,但在鳥取的經歷讓她明白,就像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樣,日本也有各種各樣的人,而真誠的友誼是可以跨越文化差異的。帶著新的領悟,niwa來到打工度假的最後一站,位於北海道富良野的一個農產品賣店。
富良野素來以薰衣草聞名,夏季時總是吸引大量遊客前來。niwa負責的工作是出售當地名產的哈密瓜、麵包、冰淇淋和紀念品。旺季時非常忙碌,開店前就有遊客排隊,一直到關店都不斷有人。加上北海道夏天雖然早晚涼爽,但中午仍可能達到30度高溫,而賣店沒有冷氣,烤麵包的烤箱更是讓室內溫度升高,工作環境相當具有挑戰性。
然而,正是在這樣忙碌的環境中,niwa找到了她在日本最開心的時光。她住在一個足足有16人的宿舍,其中只有她一個是台灣人,其他都是日本人。原本她擔心會被排擠,但事實恰恰相反,室友們都非常友善,經常分享食物,邀請她一起聊天、喝酒,已經有兩位在她回台灣後特地來台灣找niwa玩,還有兩位正在規劃中。這段經歷讓niwa徹底打破了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也讓她明白了文化交流的真正意義。
在北海道工作期間,niwa也發現日本人對商品品質的嚴格要求。例如,如果哈密瓜不夠甜,就會被丟棄,而不是折價出售或給員工食用。雖然她認為這有些浪費,但也理解這是為了維持產品的高標準和品牌形象。
打工度假結束後,niwa帶著豐富的經驗和對日本更深入的了解回到台灣。這一年的旅程不僅讓她提升了日語能力,更讓她體驗了日本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從繁華的城市到寧靜的離島,從冬季的滑雪場到夏季的薰衣草田,每一站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也將這些收穫持續的分享在自己的IG帳號「ニワ niwa 尼哇 🇹🇼」中。
對niwa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了解到:每塊土地都有各種不同的人。雖然在去日本之前,niwa也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說「日本人這樣」、「日本人那樣」,可是在她自己實際前往之後,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別人所轉述的印象都被一一打破。這讓她知道,與其聽網路上的人講,不如自己去當地感受。即便可能碰到一些意外,還是可能會有美好的收穫。
結束了一年打工度假,回到臺灣的niwa,回首這段旅程,覺得自己彷彿經歷了一本有起承轉合、充滿絕妙伏筆的精采小說。熱愛分享個人經驗的她決定再次突破舒適圈——舉辦自己的打工度假分享會。
不同於代辦的打工度假「說明會」,活動中聚焦的都是手把手解說抵達日本後的開戶、住民登錄、保險等流程,niwa希望帶給大家的是這一年當中自己從挫折中站起、感受到命運安排後的反思、和各種特別的人相遇交流的精采故事,因此活動中省略這些Google就能搜尋到的資訊,而是一個聚焦在她的生命經驗的「分享會」。
原本她有些擔心如此「非主流」的題材,是否真的能滿足對日本打工度假有興趣的人的期待,沒想到再釋出名額後、第一場在30分鐘內額滿,第二場更是15分鐘內便額滿。在大學時期需要看稿才能完成報告的niwa,發現自己竟然能夠在3小時的活動中滔滔不絕,只怕時間不夠。活動結束後也收到了許多真誠的回饋,甚至有參加者提出每一小段結束後,都感動得眼眶泛淚。
這些回饋都讓niwa再次體會到,在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時,人是可以如此的閃閃發光,也讓她興起幫助更多人發光的念頭。

動人的分享會
去打工度假的時候,可能會害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只要保持初衷,即便有時候碰到一些意外,那也不一定是壞事,還是可能有很棒的收穫。感到焦慮很正常,但重點是要繼續努力前進,或許美好的、意外的收穫就在等著你。
為了可以延續自己熱愛的分享,並幫助更多人,niwa除了持續在IG上發布日本打工度假的相關實用資訊外,也正在著手規劃「日本打工度假諮詢」,預計在6月初正式推出。希望曾經和她一樣猶豫、焦慮以及不安的人,可以透過niwa的諮詢獲得出發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