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轉型新解方:數據中心如何靠地熱實現綠色轉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熱(Geothermal)因其穩定性和低排放特性,使其成為永續能源的新選擇,美國更為此投入「增強行地熱系統(Enhanced Geothermal Shot, EGS)」,期望能為減碳時代創造更多可能。隨著世界各國數據中心(Data Center)用電需求的急遽增長,地熱也成為各大企業炙手可熱的投資能源之一,許多科技巨頭如亞馬遜、微軟和Meta正在投資於地熱項目,以支持其數據中心的運營並達成ESG目標。

ESG關鍵字

  • 低碳排放(Low Carbon Emissions):本篇文章強調地熱能幫助推進2050的淨零目標。
  • 可再生能源(Reliable Renewable Energy):地熱相較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較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電力輸出。
  • 增強型地熱系統(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EGS):透過EGS技術,可以擴大地熱的應用範圍,提供穩定的再生能源。

地熱的重要性

  • 穩定性和可靠性

地熱能是一種基載電力,能夠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電力供應。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地熱能不受天氣影響,運行容量超過90%。這使得它成為穩定的電力來源,能夠滿足尖峰時刻的用電需求。

  • 低碳排放和環境友善

地熱發電廠的碳足跡最小,相關污染也很低。地熱能來自地球內部的熱量,與化石燃料不同,它是一種自然再生的能源,能夠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多元化應用

地熱能不僅可用於發電,還可以供應溫室農業、建物空調、溫泉沐浴等用途。這些多元化的應用使得地熱能具有高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 技術創新和未來潛力

增強型地熱系統(EGS)技術的發展使得地熱能的應用範圍大幅擴展。EGS能夠利用滲透性較差的地層,顯著增加了全球地熱能的技術潛力。

  • 能源安全和供應穩定性

地熱能作為一種自產型能源,能夠提高能源安全性和供應穩定性。它不受國際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能夠實現能源自主。

  • 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地熱能是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的有效途徑之一。它能夠提供穩定的電力輸出,幫助降低燃煤所產生的碳排放。

台灣是否有相關資源?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根據相關報告指出,台灣擁有近40 GW的地熱發電潛力,目前最大的清水地熱電廠已重新啟用。台灣應該積極開發這些資源,以支持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同時,加強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將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未來挑戰與展望

  • 技術成本和複雜性:地熱能的開發,尤其是增強型地熱系統(EGS),仍面臨高昂的前期成本和技術複雜性。這需要持續的研發和創新來降低成本和風險。
  • 政策支持和法規框架:地熱能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法規框架。目前,許多國家的政策仍然偏重於太陽能和風能,地熱能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 環境和社會影響:地熱能的開發可能會對當地環境和社區產生影響,因此需要仔細評估和管理這些風險。

綜上所述,地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面臨挑戰,但同時也擁有巨大的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和全球合作,地熱能有望成為推動低碳轉型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資料來源:

https://carboncredits.com/why-geothermal-is-the-hot-ticket-to-low-carbon-data-centers/

https://reccessary.com/zh-tw/news/world-market/what-is-geothermal-power

https://www.microsoft.com/zh-tw/sustainability/learning-center/what-is-geothermal-energy

https://uanalyze.com.tw/articles/743899105

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personal/article/eco-friendly/geothermal-power.html

https://reurl.cc/EVzr6v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b1a152e0-4419-4c2d-8622-b91474298625

https://age.triwra.org.tw/Page/Content/d2428f9c-6a10-482c-bfb6-09fb3547873e?group=Knowled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m Eva
2會員
20內容數
I'm Eva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CDP與EFRAG攜手合作,簡化企業永續報告流程,提升透明度與效率,並符合歐盟CSRD規範。此合作整合CDP碳揭露問卷與ESRS E1標準,降低企業負擔,促進永續策略發展與創新。
2025/03/20
CDP與EFRAG攜手合作,簡化企業永續報告流程,提升透明度與效率,並符合歐盟CSRD規範。此合作整合CDP碳揭露問卷與ESRS E1標準,降低企業負擔,促進永續策略發展與創新。
2025/03/18
本文探討「碳負擔 (carbon burden)」的概念,說明其計算方式、與碳足跡的差異,以及其重要性。碳負擔作為一種財務衡量指標,考量預期碳排量、社會成本和折現率,反映企業營運對環境的長期影響,有助於企業評估並降低其環境風險。與僅關注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不同,碳負擔更重視企業的整體永續發展責任。
2025/03/18
本文探討「碳負擔 (carbon burden)」的概念,說明其計算方式、與碳足跡的差異,以及其重要性。碳負擔作為一種財務衡量指標,考量預期碳排量、社會成本和折現率,反映企業營運對環境的長期影響,有助於企業評估並降低其環境風險。與僅關注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不同,碳負擔更重視企業的整體永續發展責任。
2025/03/17
鈾能源公司(UEC)第二季度財報亮眼,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承諾淨零排放。本文探討UEC永續策略,包含取得各項國際認證,以及其對全球能源轉型的貢獻。同時也分析UEC面臨的挑戰,例如鈾行業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挑戰,以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技術的爭議。
2025/03/17
鈾能源公司(UEC)第二季度財報亮眼,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承諾淨零排放。本文探討UEC永續策略,包含取得各項國際認證,以及其對全球能源轉型的貢獻。同時也分析UEC面臨的挑戰,例如鈾行業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挑戰,以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技術的爭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地熱作為穩定、低排放的永續能源,正受到全球關注,尤其在數據中心用電需求遽增的趨勢下,更是科技巨頭爭相投資的熱門能源。本文探討地熱的優勢、應用、技術發展及臺灣的潛力與挑戰,並點出技術成本、政策支持和環境影響等未來發展需克服的課題。
Thumbnail
地熱作為穩定、低排放的永續能源,正受到全球關注,尤其在數據中心用電需求遽增的趨勢下,更是科技巨頭爭相投資的熱門能源。本文探討地熱的優勢、應用、技術發展及臺灣的潛力與挑戰,並點出技術成本、政策支持和環境影響等未來發展需克服的課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本文詳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作為替代石化能源的潛力和優勢,以及在不同應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本文詳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作為替代石化能源的潛力和優勢,以及在不同應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 AI 需求上升,用氣冷方式可能有點挑戰,需要 15 兆瓦電力、成本也高、對環境也造成負擔,而美超微的 DLC 直接液冷可用室溫水提供最佳冷卻,對環境影響也較小,只要 10 兆瓦就能為整個資料中心供電,對發電有限的資料中心來說是新世界,因此美超微目標是讓 DLC 直接液冷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Thumbnail
隨著 AI 需求上升,用氣冷方式可能有點挑戰,需要 15 兆瓦電力、成本也高、對環境也造成負擔,而美超微的 DLC 直接液冷可用室溫水提供最佳冷卻,對環境影響也較小,只要 10 兆瓦就能為整個資料中心供電,對發電有限的資料中心來說是新世界,因此美超微目標是讓 DLC 直接液冷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抵達目的地前,飛機降落時,從機窗俯瞰,直到地平線的盡頭,都是廣袤的雨林。
Thumbnail
抵達目的地前,飛機降落時,從機窗俯瞰,直到地平線的盡頭,都是廣袤的雨林。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