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來 Daniele Bortotto 和 Giorgia Zanellato 設計的「公寓」,是否能提出未來的裝潢趨勢?對於設計師們而言,這次的策劃乃重現了一段由不同的步驟組成的旅程,講述了近和遠處的設計故事。希望能夠代表「互聯世界」主題,讓公司和專業人士聚集,在一個非正式的、但仍典型的米蘭式環境中討論與設計、交流和設計文化相關的事宜。
👉 HOS 已無容置疑成爲了 Brera 區的臺柱之一。今年選擇以「合作」為主題,頌揚聯繫與合作的力量。透過展示獨立設計師、工作室、大學、品牌和畫廊的作品,它展現了瑞士設計的廣度以及合作如何成為國家發展的基石。 其中有 Swiss Paraplegic Foundation 也展示了包容性設計的力量,強調醫學、技術、教育等領域的跨部門合作能促進獨立和自主的生活方式。
10 Corso Como 自去年轉型成爲更有“策展性”的展覽空間之後,也似乎找回了人氣。適逢今年的設計周,除了有大量的知名品牌入駐:也有像英國工作室 LAYER 的回顧展兼新原型預覽。對於創辦人 Benjamin Hubert 而言,致力於突破當代設計的界限,就是得融合技術、永續性和工藝,並創造有意義的以人為本的體驗。
👉 說新,其實這位於達文西科學技術博物館邊上的空間並非新造。但在今年容納下美國設計業新生 Misha Khan 的個展 Abject: Inhabit the Poché,或許將塑造全新的“排隊之展”。呈現出全新的家具系列將“動態”做主,揭示了一種大膽的新家庭生活理念。新家具還將出現在城中其他三個據點出現呢。說他將會成爲今年度最有曝光率的新生一點也不爲過。
👉 以「遷徙」主題來探索不同文化和觀點之間的交流和影響,Variations 再次回到 Palazzo Litta 亦證明了其策展團隊在集結世界各地不同設計願景的能力,宛如一場小 Expo。衆多合作方中,或許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衛星展”之星 HONOKA LAB 協同他們的最新代表作:TRACE OF WATER - 探索回收塑膠瓶作為「材料」的潛力,研究其未知的可能性和用途。
Matahari by Olivia Lee
新加坡以「未來影響 3:設計國度」慶祝 60 年的設計演變:三個相互關聯的展覽將透過設計的視角探索國家不斷發展的設計特色和新加坡的發展。主要展覽「Future Impact 3」將繼兩年前的初衷,展出了新加坡當今十位最具影響力和前瞻性的設計師的作品,展示了利用設計和科技的力量改善日常生活和解決緊迫社會問題的作品。
更多詳情 📱 INSTAGRAM:5VIE
👉 在 Nilufar Depot 咫尺之間的 BasicVillage 過去數年乃為新晉聯展 Convey 的落戶點。如今轉手成爲 Isola 區域的新聚點,可説是極爲 On brand 的 Isola 游牧性質。除了容納下「招牌」聯展 Isola Design Gallery 外,該空間還有策劃了 Conscious Objects,一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平衡了靈活性、經驗和技術,同時透過創新材料和道德生產解決環境影響的聯展。
👉 由 Juan Torres 為 DesignWanted 策劃的聯展,再次將設計視為變革的催化劑,並與世界設計組織成員確定的與工業設計界特別相關的七個永續發展目標 (SDG) 相一致。展覽挑戰了設計的傳統界限,提供了彰顯設計重塑社會潛力的體驗。展覽邀請參觀者精心探索將深入研究轉化為切實有意義的解決方案的項目。
👉中密度纖維板 (MDF) 經常被認為是室內設計中永續性最差且最不具吸引力的材料之一。荷蘭設計師 Arno Hoogland 開發了一種獨特的軟體,可以讓他 的 CNC 與這一材料「共舞」,透過設計師和機器之間的互動對話創造出不可預測的有機形態。此外,現場也會採用 CNC 銑削部件來建造出沉浸式裝置「未來神殿」,借此模糊了工藝、技術和推測設計之間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