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海外自東南陬至東北陬者。
2. 注釋
1. 海外:指的是中國疆域之外的地方,或遠離中原的異域。
2. 東南陬:指東南角,"陬"意為角落或邊緣。
3. 東北陬:指東北角,"陬"同樣表示邊遠之地。
4. 者:表示描述或列舉某種事物。
3. 白話文
海外從東南角一直到東北角的地區。
4. 總結
這句話是《山海經》海外部分的開篇,表示接下來將描述從東南到東北範圍內的異域國度和奇異生物,為後續內容作鋪墊。
二、
1. 原文
𨲠丘,爰有遺玉、青馬、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甘果所生。在東海,兩山夾丘,上有樹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堯葬東。
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舡。一曰在𨲠丘北。
奢比之尸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薰華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𧈫𧈫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𧈫𧈫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2. 注釋
1. 𨲠丘:一座山丘,據說盛產玉石和各種珍奇植物。
2. 遺玉:珍貴的玉石。
3. 視肉:可能是一種特殊的肉類,或指某種神秘生物的肉。
4. 甘柤、甘華:兩種甘甜的果實或植物。
5. 嗟丘:另一個名稱,可能與𨲠丘同義。
6. 堯葬東:傳說中帝堯的埋葬之地在此東方。
7. 大人國:居住著身形巨大的人的國度。
8. 削舡:指削木製船。
9. 奢比之尸:一種神秘生物,獸身人面,大耳,耳上佩戴兩條青蛇。
10. 肝榆之尸:可能是奢比之尸的別稱。
11. 君子國:傳說中一個崇尚禮讓、不爭鬥的國家。
12. 薰華草:一種神奇的植物,早晨生長,晚上枯萎。
13. 𧈫𧈫:一種奇異生物,每個個體都有兩個頭。
14. 朝陽之谷:一處神聖的谷地,與太陽升起的方向有關。
15. 天吳:水神,長相奇異,有八個頭、八條腿、八條尾巴,顏色為青黃。
16. 青丘國:傳說中的國度,以九尾狐著稱。
17. 豎亥:受帝命測量天地的人,計算大地的距離。
18. 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用來測量天地的數字,表示極為遙遠的距離。
3. 白話文
𨲠丘這個地方,有珍貴的玉石、青色的馬、一種名叫視肉的東西、楊柳樹、甘柤和甘華等植物,還有甘甜的果實生長在這裡。這座丘陵位於東海之中,被兩座大山包圍,山上長滿了樹木。這座丘陵也叫做嗟丘或百果之地,位於堯的埋葬地的東方。
在𨲠丘的北方,有大人國,這裡的人體型高大,坐著削木製船。據說這個國家就在𨲠丘的北方。
再往北,是奢比之尸,它的身體像野獸,卻長著人的臉,耳朵特別大,而且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色的蛇。有人說,這個地方也叫肝榆之尸,位於大人國的北方。
繼續往北,就是君子國,這裡的人穿戴整齊,佩劍在身,以野獸為食。他們身邊養著兩隻巨大的老虎。這裡的人崇尚禮讓,不會爭鬥。在這裡還生長著薰華草,這種草在早晨長出來,晚上就會枯萎。有人說君子國位於肝榆之尸的北方。
再往北,是𧈫𧈫,這種生物每個個體都有兩個頭。也有人說它位於君子國的北方。
朝陽之谷中住著一位神祇,名叫天吳。他是水神,居住在𧈫𧈫的北方,位於兩條河流之間。他的外形如同野獸,長有八個頭,都是人的臉,還有八條腿、八條尾巴,身體呈青黃色。
再往北,是青丘國,這裡的狐狸有四條腿,但長著九條尾巴。也有人說它位於朝陽之谷的北方。
帝王命令豎亥開始測量天地,從東方的極限一直行走到西方的極限,總共走了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的右手拿著計算用的算籌,左手指向青丘的北方。也有人說,這是大禹命令豎亥測量的距離,另一種說法是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4. 總結
這一段主要描述了東海外的一些神奇國度和生物,包括有巨人居住的大人國、以禮讓為美德的君子國、長有九尾的青丘狐,以及神話中的水神天吳。這些國度和生物各具特色,展現了《山海經》獨特的神話世界觀。
三、
1. 原文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手,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玄股之國在其北,其為人衣魚食䳼,使兩鳥夾之。一曰在雨師妾北。
毛民之國在其北,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勞民國在其北,其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為人面目手足盡黑。
東方勾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詔太常屬臣望校治,侍中光祿勳臣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主省。
2. 注釋
1. 黑齒國:傳說中的國度,居民皮膚黝黑,牙齒亦黑。
2. 啖蛇:指吃蛇肉。
3. 豎亥:傳說中的測量天地的神人。
4. 湯谷:傳說中的日出之地,有太陽浴身之處。
5. 扶桑:傳說中的巨樹,太陽神十個兒子輪流停留其上。
6. 十日所浴:指十個太陽輪流在此洗浴休息。
7. 雨師妾:雨神的妻子或妾,形象奇異。
8. 玄股之國:傳說中的國家,居民穿魚皮衣,吃一種叫“䳼”的鳥。
9. 毛民之國:一個全身長毛的人類國度。
10. 勞民國:一個膚色黝黑的國度,也稱“教民”。
11. 勾芒:東方的神祇,鳥身人面,乘坐兩條龍。
12. 建平元年: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
13. 待詔:官員職稱,指等待皇帝召見的人。
14. 太常:掌管禮樂的官署。
15. 光祿勳:漢代掌管皇帝近臣的高官。
16. 奉車都尉:負責皇帝儀仗車隊的官員。
17. 光祿大夫:漢代高級官員,為皇帝近臣之一。
3. 白話文
黑齒國位於北方,這裡的人膚色黝黑,牙齒也是黑色的。他們吃稻米,也會吃蛇。他們身邊各有一條蛇,一條是紅色的,一條是青色的。另一種說法認為黑齒國位於豎亥的北方,這裡的人手也是黑色的,吃稻米並驅使蛇行動,其中一條蛇是紅色的。
在黑齒國的北方,有湯谷。湯谷上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樹,是十個太陽輪流沐浴的地方。這棵樹長在水中,上面有九個太陽停留在下方的樹枝上,只有一個太陽停在最上面的樹枝。
在湯谷的北方,住著雨師的妾,她的膚色黑黝,雙手各持一條蛇,左耳掛著一條青蛇,右耳掛著一條紅蛇。另一種說法認為,這位雨師妾住在十個太陽的北方,她的身體是黑色的,卻長著人類的面孔,雙手各握著一隻龜。
在雨師妾的北方,居住著玄股國的人民。他們身穿魚皮做的衣服,吃一種叫“䳼”的鳥,身邊有兩隻鳥夾持著他們。另一種說法認為,玄股國位於雨師妾的北方。
再往北,便是毛民國,這裡的人全身長滿了毛。另一種說法認為,毛民國位於玄股國的北方。
在毛民國的北方,住著勞民國的人。他們的膚色黝黑,也有人稱他們為“教民”。另一種說法認為,勞民國位於毛民國的北方,他們的臉、手、腳都是黑色的。
在東方,有一位神祇名叫勾芒,他擁有鳥的身體、人類的臉,乘坐兩條龍而行。
漢哀帝建平元年四月丙戌日,太常的屬官受命檢查禮制,侍中光祿勳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秀負責主持相關事務。
4. 總結
這一段記載了從黑齒國到勞民國的北方世界,描繪了一系列奇異的國度與生物,如全身長毛的毛民、身穿魚皮的玄股國人,以及掌管東方的勾芒。此外,還提到了神話中的湯谷和扶桑樹,強調了日月運行的神話場景。最後一段則是漢哀帝時期的史料記錄,與神話部分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