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西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一、


1. 原文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有五彩之鳥,有冠,名曰狂鳥。


有大澤之長山。有白民之國。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東,有長脛之國。


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蠒,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赤國妻氏。有雙山。


2. 注釋


1. 西北海之外:指遠離中國西北方向的大海之外的地區。



2. 大荒之隅:指遙遠荒野的角落。



3. 不周負子:山名,特點是山體不連接。



4. 兩黃獸:守護不周負子的兩隻黃色野獸。



5. 寒暑之水:河水名稱,可能象徵氣候變遷的水源。



6. 濕山:水西側的山,應該是潮濕之地。



7. 幕山:水東側的山。



8. 禹攻共工國山:大禹曾攻打共工氏的山地。



9. 淑士:國名,國君是顓頊之子。



10. 女媧之腸:傳說女媧死後腸化為十位神靈。



11. 栗廣之野:這些神居住的廣闊之地。



12. 橫道而處:這些神以橫向方式排列居住。



13. 石夷:人名,負責觀察日月運行。



14. 來風曰韋:風神名為「韋」,掌管西北地區的風向。



15. 五彩之鳥:羽毛五彩斑斕的鳥。



16. 狂鳥:這種鳥頭上有冠,可能具有特殊的靈性。



17. 大澤之長山:大澤之中的一座長山。



18. 白民之國:一個居住白色皮膚人的國家。



19. 赤水之東:指赤水以東的區域。



20. 長脛之國:這個國家的人以腿特別長著稱。



21. 西周之國:以姬姓為主的國家,與周朝有關。



22. 姬姓:西周國的王族姓氏。



23. 食穀:居民以穀物為主食。



24. 叔均:人名,與農業有關的重要人物。



25. 帝俊:古代神話中的帝王。



26. 后稷:傳說中農業之神,被認為是農耕的創始人。



27. 稷降以百穀:后稷傳授了種植穀物的方法。



28. 台蠒:后稷的弟弟。



29. 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叔均承襲家族傳統,繼續推廣農業。



30. 始作耕:指他開始了耕作技術的發展。



31. 赤國妻氏:可能指一個紅色為主的國家及其族人。



32. 雙山:某個地區的兩座山。




3. 白話文

在西北海之外,廣大荒野的角落,有一座不相連的山,名為不周負子山,有兩隻黃色野獸守護著它。這裡有一條河流名為寒暑之水,在水的西邊有濕山,東邊有幕山。大禹曾攻打共工國的山。


這裡有一個國家,名為淑士,國君是顓頊的兒子。


有十位神靈,他們是由女媧的腸化成的,居住在栗廣之野,並且橫向排列而住。


有一個名叫石夷的人,他負責觀測日月的長短,而西北方向的風神名為韋。


這片大荒中還有一種五彩斑斕的鳥,頭上有冠,名叫狂鳥。


在大澤中的長山地區,存在一個白民之國。


在西北海之外,赤水的東邊,有一個國家名為長脛之國,這裡的人以腿特別長聞名。


還有一個國家名為西周之國,這個國家的人屬姬姓,主要以穀物為食。其中,有一個人正在田間耕種,他名叫叔均。傳說帝俊生下后稷,后稷教會人們種植百穀,而他的弟弟台蠒生下了叔均。叔均繼承父輩與后稷的事業,推廣農業,成為耕作的創始人。這裡還有一個名為赤國妻氏的地方,並且有兩座山,稱為雙山。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西北海之外的奇特山脈、國家和神話人物。不周負子山是一座無法相合的山,由兩隻黃獸守護,附近有寒暑之水和禹攻共工的地點。此地還有淑士國,傳說是顓頊的後代統治。女媧死後,她的腸化為十位神靈,定居栗廣之野。此外,石夷負責監測日月長短,韋則是西北的風神。這片土地上還有五彩的狂鳥、白民之國,以及長脛之國,其中長脛之國的人腿特別長。最後,記載了西周之國,這裡的人以穀物為食,叔均繼承了后稷的農業技術,推廣耕種,被視為農業的發展者。





二、


1. 原文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樹,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食穀,使四鳥。


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搖山,始作樂風。


有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有蟲狀如菟,胸以後者裸不見,青如猨狀。


2. 注釋


1. 西海之外:指中國以西的大海之外的地區。



2. 大荒之中:遙遠荒野的中心。



3. 方山:指形狀方正的山。



4. 柜格之松:山上的一種青樹,名稱為柜格之松。



5. 日月所出入:這座山是日月升起與落下的地方。



6. 西北海之外:指中國西北的大海之外的地區。



7. 赤水之西:位於赤水河以西。



8. 先民之國:一個名為先民的國家。



9. 食穀:指該國以穀物為主要食物。



10. 使四鳥:該國利用四種鳥類幫助勞作或傳遞信息。



11. 北狄之國:一個位於北方的部族國家。



12. 黃帝之孫:黃帝的孫子名為始均。



13. 始均生北狄:始均是北狄的祖先。



14. 芒山、桂山、榣山:三座不同的山。



15. 太子長琴:一位居住在這些山上的人物。



16. 顓頊生老童:顓頊是老童的父親。



17. 老童生祝融:老童是祝融的父親。



18. 祝融生太子長琴:祝融是太子長琴的父親。



19. 搖山:指太子長琴所在的山地。



20. 始作樂風:太子長琴開始創作音樂。



21. 五彩鳥:三種羽毛五彩斑斕的鳥類。



22. 皇鳥、鸞鳥、鳳鳥:三種神鳥的名稱。



23. 狀如菟:形狀像兔子。



24. 胸以後者裸不見:指這種生物的胸部以後的部分沒有皮毛,肉體裸露,難以看見。



25. 青如猨狀:身體呈青色,形狀像猴子。




3. 白話文

在西海之外,遙遠的大荒之地,有一座方形的山,上面長著一種青色的樹,名為柜格之松。這裡是太陽和月亮升起與落下的地方。


在西北海之外,赤水的西邊,有一個國家名為先民之國,該國的人以穀物為食,並且使用四種鳥來幫助生活。


這裡還有一個名為北狄的國家。黃帝的孫子名叫始均,始均生下了北狄的祖先。


這片土地上有三座山,分別是芒山、桂山和榣山。其中有人居住,他的名字叫太子長琴。他的祖先是顓頊,顓頊生下老童,老童生下祝融,祝融生下太子長琴。他居住在搖山,並且開始創作音樂,影響深遠。


此外,這裡還有三種五彩繽紛的鳥,分別是皇鳥、鸞鳥和鳳鳥。


這片土地上還存在一種特殊的生物,形狀像兔子,但從胸部之後的部分沒有皮毛,看起來光禿禿的,並且它的身體呈青色,外形類似猴子。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西海與西北海之外的奇異地理與種族。方山是日月出入之地,山上長著特殊的柜格之松。在赤水以西,有先民之國,他們食穀並驅使四種鳥類。北狄國的祖先是黃帝的孫子始均。在芒山、桂山、榣山,住著太子長琴,他是祝融的後代,並創作了樂風。此外,還有三種五彩鳥(皇鳥、鸞鳥、鳳鳥),以及一種形似兔子但背部無毛、呈青色、外形像猴子的奇異生物。





三、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有靈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爰有甘華、甘柤、白柳、視肉、三騅、琁瑰、瑤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銀鐵。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是處,是謂沃之野。


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鳥。


有軒轅之臺,射者不敢西嚮射,畏軒轅之臺。


2. 注釋


1. 大荒之中:指遙遠而廣闊的荒野地區。



2. 豐沮玉門:一座名為豐沮玉門的山。



3. 日月所入:太陽與月亮落下的地方。



4. 靈山:指具有神聖意義的山。



5. 巫咸、巫即等十巫:十位巫師的名字,他們能夠在靈山上升降。



6. 百藥爰在:這裡生長著各種藥材。



7. 王母之山:與西王母有關的山。



8. 壑山、海山:西方的其他兩座山。



9. 沃之國:一個名為沃的國家。



10. 沃民是處:沃國的人民居住於此。



11. 鳳鳥之卵是食:這裡的人以鳳凰的卵為食物。



12. 甘露是飲:他們飲用甘露。



13. 凡其所欲,其味盡存:想要的任何食物,都能保有其美味。



14. 甘華、甘柤:兩種珍貴的植物。



15. 白柳、視肉、三騅:白柳是一種樹木,視肉可能是一種特殊的食物,三騅是一種名馬。



16. 琁瑰、瑤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各種珍貴的寶石和木材。



17. 多銀鐵:此地蘊藏豐富的銀與鐵。



18. 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鸞鳥會自己歌唱,鳳鳥會自己起舞。



19. 百獸相群是處:許多動物在此聚集。



20. 沃之野:指這片富饒的土地。



21. 三青鳥:三種青色的鳥。



22. 赤首黑目:它們有紅色的頭和黑色的眼睛。



23. 大鵹、少鵹、青鳥:三種鳥的名稱。



24. 軒轅之臺:與軒轅黃帝有關的一座臺。



25. 射者不敢西嚮射:弓箭手不敢朝西方射箭。



26. 畏軒轅之臺:因為敬畏軒轅之臺。




3. 白話文

在遙遠的大荒之地,有一座山名叫豐沮玉門,這是太陽和月亮落下的地方。


這裡有一座靈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這十位巫師在這座山上升降,他們掌握著百種藥材。


在這片土地的西方,有王母之山、壑山和海山。這裡有一個名為沃的國家,沃國的人民居住於此。沃之野的人以鳳凰的卵為食,甘露為飲。他們想吃任何東西,味道都能保持完美。這裡還生長著甘華、甘柤、白柳、視肉,以及名馬三騅,還有琁瑰、瑤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等珍貴的寶石與木材。此外,這片土地富含銀與鐵。鸞鳥在此歌唱,鳳鳥在此起舞,許多野獸聚集於此,這片地方被稱為沃之野。


這片土地上還有三種青色的鳥,它們的頭是紅色的,眼睛是黑色的。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大鵹、少鵹和青鳥。


這裡還有一座名為軒轅之臺的地方。弓箭手不敢朝著西方射箭,因為他們敬畏這座軒轅之臺。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之中的奇異山川和國度。豐沮玉門是日月落入之地,而靈山是十位巫師活動的地方,擁有眾多藥材。沃之國位於西方,以鳳凰的卵為食,甘露為飲,擁有豐富的資源,包括珍貴的植物、寶石、木材和礦產,還有鸞鳥、鳳鳥及各種百獸棲息於此。此外,還記載了三種青色鳥類(大鵹、少鵹、青鳥),以及軒轅之臺,這是一座受人敬畏的神聖之地,使人不敢向西方射箭。




四、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有女子之國。


有桃山。有䖟山。有桂山。有于土山。


有丈夫之國。


有弇州之山,五彩之鳥仰天,名曰鳴鳥。爰有百樂歌儛之風。


有軒轅之國。江山之南棲為吉,不壽者乃八百歲。


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2. 注釋


1. 大荒之中:遙遠廣闊的荒野之地。



2. 龍山:一座名為龍山的山。



3. 日月所入:太陽與月亮落入之地。



4. 三澤水:三個湖泊或沼澤。



5. 三淖:三澤水的名稱。



6. 昆吾之所食:昆吾族的人以此地的水為食。



7. 衣青:身穿青色衣服。



8. 以袂蔽面:用衣袖遮住臉。



9. 女丑之尸:名為女丑之尸的神秘人物。



10. 女子之國:只有女性居住的國家。



11. 桃山、䖟山、桂山、于土山:幾座不同的山。



12. 丈夫之國:只有男性居住的國家。



13. 弇州之山:一座名為弇州的山。



14. 五彩之鳥仰天:五彩的鳥仰望天空。



15. 鳴鳥:這種鳥名叫鳴鳥。



16. 百樂歌儛之風:這裡流行著各種音樂與舞蹈。



17. 軒轅之國:一個與軒轅黃帝有關的國家。



18. 江山之南棲為吉:在這裡的南方居住是吉祥的。



19. 不壽者乃八百歲:即便是不長壽的人,也能活八百歲。



20. 西海陼中:西海的水中小島或陸地。



21. 神人面鳥身:神的形象是人臉鳥身。



22. 珥兩青蛇: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蛇。



23. 踐兩赤蛇:腳踩著兩條紅蛇。



24. 弇茲:這位神的名字。




3. 白話文

在遙遠的大荒之地,有一座名為龍山的山,這裡是太陽與月亮落下的地方。附近有三片沼澤,名為三淖,昆吾族的人以這些水域為食。


這裡有一個穿著青衣的人,總是用衣袖遮住臉,名叫女丑之尸。


在這片土地上,還有一個只有女性的國家。


這裡有幾座山,分別叫桃山、䖟山、桂山和于土山。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只有男性的國家。


在弇州山上,生活著一種五彩的鳥,它們總是仰望天空,這種鳥被稱為鳴鳥。這片土地盛行音樂與舞蹈,各種樂聲與舞蹈風氣十分興盛。


這裡還有一個軒轅之國,在江山的南邊居住是吉祥的。即便是不長壽的人,也能活八百歲。


在西海的一片水中陸地上,有一位神,他長著人的臉但身體是鳥的形態,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蛇,腳下踩著兩條紅蛇,他的名字叫弇茲。


4. 總結

這段記載了大荒之地的奇異地理與國度。龍山是日月落入的地方,三淖是昆吾族的食物來源。奇特的生物如女丑之尸以衣袖遮面,女子之國和丈夫之國分別是全由女性或男性組成的國家。弇州之山是音樂與舞蹈興盛之地,軒轅之國的人壽命極長,即使不長壽者也能活八百歲。最後,西海陼中記載了一位特殊的神祇——弇茲,他擁有人面鳥身,身上掛蛇與踩蛇,極具神秘色彩。





五、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上,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卭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有池名孟翼之攻顓頊之池。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鉅,日月所入者。


有獸,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門之山,有人名曰黃姖之尸。有比翼之鳥。有白鳥青翼,黃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2. 注釋


1. 大荒之中:廣闊無邊的荒野地帶。



2. 日月山:一座名為日月山的山。



3. 天樞:天體運行的樞紐或中心點。



4. 吳姖天門:吳姖的天門,可能是指天空的入口。



5. 噓:一種神人,長著人的臉但沒有手臂,雙腳反向連接到頭上。



6. 顓頊:上古帝王之一。



7. 重與黎:顓頊的後代,負責天與地的治理。



8. 噎:一種神祇,掌管日月星辰的運行。



9. 天虞:一種人,手臂反向生長。



10. 浴月:給月亮沐浴。



11. 帝俊:上古神祇,與日月運行相關。



12. 常羲:帝俊的妻子,生下了十二個月亮。



13. 玄丹之山:一座名為玄丹的山。



14. 五色之鳥:有五種顏色的鳥。



15. 青鴍、黃鷔:兩種鳥類。



16. 其所集者其國亡:這些鳥停留的地方,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17. 孟翼之攻顓頊之池:與顓頊有關的池水,孟翼曾在此攻打顓頊。



18. 鏖鏊鉅:一座名為鏖鏊鉅的山,日月在此沉落。



19. 屏蓬:一種雙頭獸,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頭。



20. 巫山、壑山、金門之山:幾座不同的山。



21. 黃姖之尸:一個名叫黃姖之尸的人。



22. 比翼之鳥:傳說中的鳥,兩隻鳥共用一對翅膀,必須成雙成對才能飛行。



23. 白鳥青翼,黃尾,玄喙:白色身體、青色翅膀、黃色尾巴、黑色嘴的鳥。



24. 天犬:名為天犬的紅色犬類,牠降落的地方必然會發生戰爭。



25. 崑崙之丘:崑崙山,傳說中的神聖之地。



26. 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這種神祇擁有人類的臉、老虎的身體、帶有花紋的尾巴,整體呈白色。



27. 弱水之淵:傳說中的河流,水勢弱小,任何東西都無法浮起。



28. 炎火之山:燃燒著火焰的山,任何東西投進去都會燃燒起來。



29. 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一個名叫西王母的神祇,頭戴戴勝鳥的羽毛飾物,擁有虎牙和豹尾,居住在洞穴中。



30. 萬物盡有:崑崙山中擁有所有種類的生物與物產。




3. 白話文

在遼闊的大荒之地,有一座山名為日月山,它是天體運行的中心。這裡有一個名為吳姖的天門,是日月出入的地方。這裡還有一個神,長著人的臉卻沒有手臂,兩隻腳反向連接到頭上,名為噓。顓頊生下老童,老童生下重與黎,天帝命令重管理天界,讓黎治理大地,而黎又生了噎,噎居住在西方極地,負責運行日月星辰的軌跡。


這裡還有人手臂反向生長,稱為天虞。


有一位女子正在為月亮沐浴。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這是她們最初的沐浴儀式。


這裡有一座玄丹之山,山上棲息著五彩的鳥類,其中有些鳥長著人的臉和頭髮。此外,還有青鴍和黃鷔這兩種鳥,以及青鳥和黃鳥。奇特的是,這些鳥聚集的地方,這個國家就會滅亡。


這裡還有一個池塘,名為孟翼之攻顓頊之池。


在大荒之中,還有一座鏖鏊鉅山,這裡是日月落下的地方。


這裡有一種奇特的野獸,左右兩側各長著一個頭,名叫屏蓬。


這片土地上有巫山、壑山和金門山。金門山上住著一個人,名為黃姖之尸。此外,這裡還有比翼鳥,一種白色身體、青色翅膀、黃色尾巴、黑色嘴的鳥類。還有一種名為天犬的紅色犬類,它降臨的地方必然會發生戰爭。


在西海的南方,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一座巨大山脈,名為崑崙之丘。這裡住著一位神,擁有人類的臉、老虎的身體、帶有花紋的尾巴,整體呈白色。崑崙山下有一條弱水環繞其間,外圍則是燃燒的炎火山,任何東西投入其中都會瞬間燃燒。這裡還住著一位名叫西王母的神祇,她頭戴戴勝鳥的羽飾,擁有虎牙和豹尾,居住在洞穴中。崑崙山內擁有各種生物與寶物,是萬物匯聚之地。


4. 總結

這段描述了日月山、崑崙山等重要地點,並記載了一些與日月運行相關的神話,如顓頊的後代重、黎、噎的職責。此外,還提到奇特的生物,如無臂的噓、手臂反向的天虞、雙頭獸屏蓬,以及能導致國家滅亡的鳥類。最後,崑崙山被描述為神靈的居所,擁有西王母等神秘存在,是萬物聚集之地。





六、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陽之山,日月所入。


有寒荒之國。有二人女祭、女薎。


有壽麻之國。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嚮。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


有蓋山之國,有樹,赤皮支幹,青葉,名曰朱木。


有一臂民。


2. 注釋


1. 大荒之中:廣闊荒野之地。



2. 常陽之山:一座名為常陽的山。



3. 日月所入:日月落下的地方。



4. 寒荒之國:一個極為寒冷的國家。



5. 女祭、女薎:兩位女性,可能是祭司或神祇。



6. 壽麻之國:一個名為壽麻的國家。



7. 南岳:五岳之一,可能指衡山。



8. 州山女:來自州山的女子。



9. 女虔:州山女的名字。



10. 季格:女虔的兒子。



11. 壽麻:季格的兒子,壽麻國的建立者。



12. 正立無景:站立時沒有影子。



13. 疾呼無嚮:大聲呼喊卻沒有回音。



14. 大暑:極端炎熱的天氣。



15. 夏耕之尸:一個無頭的戰士,名叫夏耕之尸。



16. 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滅夏桀的領袖。



17. 夏桀: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暴虐無道,被商湯推翻。



18. 章山:一座與夏朝滅亡有關的山。



19. 耕既立,無首:耕仍然站立著,但已無頭。



20. 厥咎:他的罪孽。



21. 降于巫山:最終來到巫山。



22. 吳回:一個人的名字。



23. 奇左:左邊奇特,意指只有左臂,無右臂。



24. 蓋山之國:一個以蓋山為名的國家。



25. 朱木:一種紅色樹皮、青色葉子的樹。



26. 一臂民:一種只有一隻手臂的民族。




3. 白話文

在遼闊的大荒之地,有一座山名為常陽山,是日月沉落之地。


這裡有一個名為寒荒的國家,國內有兩位女子,名為女祭和女薎。


這裡還有一個壽麻國。南岳娶了一位來自州山的女子,名為女虔。女虔生下了季格,季格又生下壽麻。壽麻站立時沒有影子,無論怎麼大聲呼喊都沒有回音。此外,這個地方炎熱異常,無法前往。


這裡有一個無頭之人,手持戈盾站立著,名為夏耕之尸。相傳,商湯在章山討伐夏桀並擊敗了他,斬殺了夏耕。夏耕雖然被斬首,但依舊站立不倒。他因自身的罪孽而奔逃,最終來到巫山。


還有一個名叫吳回的人,他的左側異常奇特,因為他沒有右臂。


在蓋山之國,有一種樹,樹皮為紅色,樹幹分枝眾多,葉子呈青色,名為朱木。


此外,這裡還住著一群只有一隻手臂的民族。


4. 總結

這段描述了大荒之中的常陽山,這裡是日月沉落之地,並記載了一些奇異的國度和人物。例如,寒荒國的兩位女性、壽麻國的神秘現象(無影、無回音)、無頭仍能站立的夏耕之尸、僅有左臂的吳回,以及一臂民族。此外,還提到了紅皮青葉的朱木。這些內容主要圍繞特殊的生物、奇異現象與神話歷史展開。





七、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謂大荒之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蘇。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謂魚婦。顓頊死即復蘇。


有青鳥,身黃,赤足,六首,名曰𪇆鳥。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徧勾、常羊之山。


2. 注釋


1. 大荒之山:位於大荒中的一座山。



2. 日月所入:日月沉落的地方。



3. 顓頊:上古帝王之一,五帝之一。



4. 三面一臂:擁有三張面孔但只有一隻手臂。



5. 三面之人不死:這個三面一臂的人是不死之身。



6. 大荒之野:廣闊的荒野之地。



7. 西南海:指中國西南部的大海。



8. 赤水: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條河流。



9. 流沙:大範圍的沙漠地帶。



10. 珥兩青蛇:耳垂掛著兩條青蛇。



11. 乘兩龍:駕馭兩條龍。



12. 夏后開:即夏啟,夏朝的開國君主。



13. 三嬪:三位嬪妃。



14. 九辯、九歌:指楚辭中的詩歌篇目,可能象徵樂舞或祭祀樂章。



15. 天穆之野:神秘的高原地區,高二千仞(約六千多米)。



16. 九招:一種古代樂舞或歌曲。



17. 互人之國:互人生活的國家。



18. 炎帝:傳說中的農業之神、上古帝王之一。



19. 靈恝:炎帝的孫子。



20. 互人:能自由在天地之間來去的人。



21. 魚偏枯:身體部分枯萎的魚。



22. 魚婦:一種特殊的魚,與顓頊的復生有關。



23. 風道北來:風從北方吹來。



24. 大水泉:巨大的水源。



25. 蛇乃化為魚:蛇變成了魚。



26. 𪇆鳥:六個頭的青鳥,身體為黃色,腳為紅色。



27. 大巫山:一座著名的山。



28. 金之山:盛產金屬的山。



29. 徧勾、常羊之山:西南大荒中的兩座山。



30. 夏后開即啟:夏后開即夏啟,因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故稱「開」。




3. 白話文

在廣闊的大荒之地,有一座山名為大荒之山,是日月沉落的地方。有一個人擁有三張面孔,但只有一隻手臂,這人是顓頊的兒子。他是不死之人,因此這片地方被稱為「大荒之野」。


在西南海之外,赤水的南方,流沙的西邊,有一個人耳垂掛著兩條青蛇,駕馭兩條龍,他的名字叫夏后開(即夏啟)。夏后開曾將三位嬪妃迎上天界,獲得了《九辯》與《九歌》這些樂章。他在天穆之野——一座高達二千仞的高地——開始演唱《九招》。


這裡還有一個名為互人之國的地方。炎帝的孫子名叫靈恝,他生下了一種叫互人的族群,這種人能夠自由地在天地之間往來。


此外,這裡有一種身體部分枯萎的魚,名為魚婦。據說顓頊死後能夠復活。當北風吹來,天空降下大水泉,蛇就會變成魚,這些魚被稱為魚婦。顓頊每次死去都能再度復活。


這片大荒之地還有一種奇特的鳥,身體為黃色,腳是紅色的,長著六個頭,名為𪇆鳥。


這裡還有大巫山和金之山。在西南方向的大荒之地,還有徧勾山與常羊山。


4. 總結

這段記載了大荒之地的一些奇異存在,包括三面一臂且不死的顓頊之子、駕馭雙龍的夏后開(夏啟)、能自由穿梭天地的互人族、與顓頊復活有關的魚婦、六首青鳥𪇆鳥,以及數座神秘的山嶽。這些內容涉及神話人物、奇異生物、天界樂舞與地理記載,構成了一幅神秘的上古世界圖景。



avatar-img
5會員
40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 1. 原文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獸,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獸相并,名曰雙雙。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窮焉。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委維、熊、羆、象、虎、豹、狼、視肉。 有滎山,滎水出焉。黑水之南,
一、 1. 原文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大荒東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有小人國,名靖
一、 1. 原文 海內東北陬以南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境內,或傳說中的四海之內。 2. 東北陬:指東北方的邊陲地區,「陬」意為角落、邊遠之地。 3. 以南者:指位於該地區以南的地方。 3. 白話文 位於海內東北角以南的地區。
一、 1. 原文 海內西北陬以東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 2. 西北陬:指位於海內的西北角落。 3. 以東者:指從西北角往東的地區。 3. 白話文 海內從西北角往東的地區。 4. 總結 這是一個地理
一、 1. 原文 海內西南陬以北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與「海外」相對。 2. 西南陬:指中國西南角落的地區。「陬」意為角落、邊遠之地。 3. 以北:向北的方向。 3. 白話文 中國境內,從西南角往北的地區。
一、 1. 原文 海內東南陬以西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 2. 東南陬:指東南角落,可能是地理上的東南端。 3. 以西者:指從東南角往西的地區。 3. 白話文 在海內的東南角以西的地區。 4. 總結
一、 1. 原文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獸,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獸相并,名曰雙雙。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窮焉。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委維、熊、羆、象、虎、豹、狼、視肉。 有滎山,滎水出焉。黑水之南,
一、 1. 原文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大荒東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有小人國,名靖
一、 1. 原文 海內東北陬以南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境內,或傳說中的四海之內。 2. 東北陬:指東北方的邊陲地區,「陬」意為角落、邊遠之地。 3. 以南者:指位於該地區以南的地方。 3. 白話文 位於海內東北角以南的地區。
一、 1. 原文 海內西北陬以東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 2. 西北陬:指位於海內的西北角落。 3. 以東者:指從西北角往東的地區。 3. 白話文 海內從西北角往東的地區。 4. 總結 這是一個地理
一、 1. 原文 海內西南陬以北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與「海外」相對。 2. 西南陬:指中國西南角落的地區。「陬」意為角落、邊遠之地。 3. 以北:向北的方向。 3. 白話文 中國境內,從西南角往北的地區。
一、 1. 原文 海內東南陬以西者。 2. 注釋 1. 海內:指中國及其周邊地區。 2. 東南陬:指東南角落,可能是地理上的東南端。 3. 以西者:指從東南角往西的地區。 3. 白話文 在海內的東南角以西的地區。 4. 總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七言 其六十二》 中唐 · 呂巖 結交常與道情深sim,日日隨他出又沈tim5。 若要自通雲外鶴, 直須勤煉水中金kim。 丹成只恐乾坤窄, 餌了寧憂疾患侵tshim。 未去瑤臺猶混世, 不妨杯酒喜閑吟im5。 呂巖,就是俗稱的呂洞賓,為神話中的八仙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七言 其六十二》 中唐 · 呂巖 結交常與道情深sim,日日隨他出又沈tim5。 若要自通雲外鶴, 直須勤煉水中金kim。 丹成只恐乾坤窄, 餌了寧憂疾患侵tshim。 未去瑤臺猶混世, 不妨杯酒喜閑吟im5。 呂巖,就是俗稱的呂洞賓,為神話中的八仙
Thumbnail
一次簡介南北朝到隋,中南半島的記錄。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