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來到茶園幫忙剪枝,這片茶園的茶樹據茶農所說已經十幾年了,差不多也已達茶樹產量的巔峰了,因此為了調節樹勢,決定要進行中剪枝。這次是在春天初時進行剪枝,剪完後,茶樹在春、夏時間才能有養分修復。根據茶改場的資料,大約是在離地45~50公分處進行水平的中剪枝,藉由剪掉樹頭較弱的枝枒,由底下較碩壯的枝條上發出新芽。
什麼是剪枝?
剪枝主要分成兩期:幼木茶園以及成木茶園的剪枝,幼木期是在定植後的第一個冬季來看茶樹的發育情況是否要進行剪枝,並且藉由剪枝來抑制主枝徒長,促進側枝生長以發展樹冠。定植後第五年已為成木,這時剪枝就是根據茶樹年齡、產量,以及茶園採收便利等原因分別進行淺剪枝、中剪枝、深剪枝和台刈。
在茶園內
這次跟著三位茶農大哥一起來到了茶園操作雙人剪枝機,操作方式就是兩個人會抬剪枝機的一台一尾,然後根據要剪的深度和形狀決定抬的高度以及斜度。

雙人剪枝機

兩人抬剪枝機的一台一尾 (左頭右尾)
我觀察到在操作此機台的時候,兩個人雖然是站在茶樹的一左一右,但在向前推進的時候,右方的人會站比較前面,帶領著左方推進,因此不是我原本想像著的平行推進,而是在維持同樣高度的同時斜向前。同時,我也發現雙方配合的重要性,如果兩人沒有配合好高度一高一低,又或者是一位茶農自己在抬的時候高度沒有抓好,那剪出來的茶樹看起來就會歪。

站位示意圖
雖然說是雙人剪枝機,但其實如果有第三個人會更好,第三位可以負責跟在後面將卡在機台上的茶樹枝條撥掉,避免卡在上面影響作業。就這樣我先看著三位茶農配合的越發流暢,快速地也就將一排排的茶樹剪完了。這時我在後面負責進行的就是把還卡在茶樹上的枝條撥掉,避免影響第二次為修正的剪枝作業,或是未來茶樹生長的狀態。
後來因為一位茶農暫時離開,所以就換我操作剪枝機。這是我第一次操作,機台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重,而我發現看著茶農抬著向前走雖然感覺很容易,但在操作時也會因為沒有那麼確定高度或斜度而有所晃動。另外有時候會遇到推進不了的情況,那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茶樹長的比較寬,或者是前方的人帶領太快,可以剪的寬度變小了,這時前方的人就要回來,兩人維持平行的狀態下前進。
二頭肌在哀號的同時,我們藉由換人、換抬機頭機尾來將茶樹剪枝。剪完後的茶園看似減少了些許綠意,但多的是一些對於未來茶樹成長茁壯的期許。
歡迎留言交流~
參考資料
- 劉千如 、蘇彥碩、邱垂豐。茶樹整枝與修剪。https://www.tbrs.gov.tw/ws.php?id=4672
- 廖增祿。剪枝方法。https://kmweb.moa.gov.tw/redirect_files.php?id=12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