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看過一部舞台劇,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我不記得是否區嘉雯做,對演員容貌已沒有印象,但劇中部分情節極具衝擊力,令人過目難忘,是我看過為數不多的演出之中,唯一仍存記憶的一齣。緣分是奇妙的東西,《從今以後》召喚出我記憶深處關於舞台劇的點滴碎片。

2025年香港藝術節《罪與罰》區嘉雯有份參演的舞台劇,李琳琳及《從今以後》部分幕後也有到場欣賞。
《奧賽羅》
《奧賽羅》改編自民間故事,以15世紀的威尼斯為背景,講一段跨種族的戀情,以為被世俗接納、實則脆弱。故事原型中,男主角受離間而失去對女主角的信任,他在長襪中裝入石塊(因此,有計畫地),將對方活生生打死,然後畏罪潛逃。莎翁將此情節改為用手掐死,並且懺悔自盡。從改編不難感受到劇作如何引領原始野蠻向文明社會演變,驅動人性的升華。
《從今以後》對胡家角色有類似的改編,令他們有別於伴侶去世後即刻翻臉、換門鎖、搶奪財物的現實原型,這是莎劇精神沿襲後世、無處不在的證明(明報 《從今以後》參考人物:她死後,我的身分一夕消失)。但《奧賽羅》關鍵處的改編效果,是帶來劇力萬鈞,展現人性光輝;而《從》對胡家的改寫,起到的作用則主要是避免角色淪為平面化反派。劇本有溫柔態度而欠缺深刻力量,同時也導致情節上出現漏洞。觀眾可能覺得,胡家逼遷Angie完全是迫於無奈,這並非沒有辦法解決——例如,坐擁一層樓、想再置業其實不是什麼難事。但實情是家人很醜陋,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角色的發展也只能回歸現實,侷促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