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知道,去年看的《宛如星辰的你》有續集!立刻下單並且直接開看!
上次看完後,就覺得還有部分內容還可以再解釋清楚(沒錯,就是北原老師的過去🤣),也很好奇後來的曉海和北原老師,沒想到這麼快就如願~
攝於2025.03.25
一直覺得凪良汐這位作者的故事總是具有神奇魔力,以描寫細膩的心理狀態來突顯出那些不知道該怎麼評斷的社會議題的矛盾。讀者身處在其中,最後都能對於這些一般認為「不倫、不道德」的狀況,有了然於心的答案,但這些答案卻「用言語難以形容」。
——或許我們還是太常用自己的常理判斷他人、各種情況了。
看完這位作者的書,總是會想這樣的提醒自己不要這麼自以為的活著。
然後,我果然還是會最喜歡〈橫渡海波〉這篇,也就是北原老師和曉海的後半段人生。
看了很令人感動,也是一種「用言語難以形容」的感觸。帶著無法和愛人共度餘生的遺憾的曉海,繼續與身為恩人、伴侶的北原老師過日子——櫂是燦爛耀眼的火花,而北原老師像海。
在他人眼裡或許真的不太正常,也很特別,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也不過就是平凡無奇的幸福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又能有哪裡不一樣呢?
即使有人對我們指指點點、說我們離經叛道,但現在這個瞬間,我們毫無疑問是幸福的——圍坐在這張平凡無奇,卻足以充分填滿整個世界的餐桌旁邊。(P.241)
再次的深刻體會到,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所謂的「正常」和「不正常」也並沒有客觀標準,那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又再躊躇什麼呢?
佳句摘錄
- 然而在現今這個時代,當個善人,有時就意味著成為弱者。天秤總是不公不義地擺盪,付出的一切鮮少被準確秤量。(P.62)
- 「苦難使人成長」這種話,只是用來安慰受苦的人,或者說服他們接受現況的權宜說法。吃苦確實能提升人生的經驗值,但肩上的重擔也免不了同時將心靈壓得扭曲變形。(P.64)
- 「等到退休以後,我好想搬到鄉下,養一隻狗,在家庭菜園種菜,優優閒閒地過生活哦。」(P.203)
- 原以為年過四十之後,各方面都會安頓下來,但現實不像故事那樣切分為數個章節,總像拍湧上岸的海浪一樣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沒有段落之分。(P.205)
- 故事是種不可思議的東西。內容本身明明完全相同,但隨著自己當下的心境和處境不同,留在心中的場面和臺詞也會隨之改變。翻看時偶爾會莫名喜歡上從前不太喜歡的角色,或者仍然不喜歡那個角色,卻能夠理解其心情。故事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在的自己」我拉動名為字句的、細不可察的絲線,感覺現在彷彿也和櫂手牽著手。(P.211)
- 愛始終是非常個人的一件事,或許「瑕疵」和「不完整」,反倒才是直到最後都次在心口上無法拔除的甜蜜棘刺。(P.215)
- 總有些人會擺出這樣的態度,彷彿他們比當事人更了解事情全貌。我早已習慣旁人無所顧忌的議論,與其回嘴、挑起風波,還不如像水一樣讓它們悠悠流過就好。沒有任何一部分的我會因此受到傷害。(P.256)
- 生活這種東西,越是累積,就越是褪色。無論我們有多喜歡彼此才結了婚,新鮮感還是免不了逐漸淡薄。可是啊,結婚不就是用戀愛或心動以外的事物彼此彌補、彼此扶持,確定一輩子一起走下去嗎?用沒有夢想的方式來說,走入婚姻確實也必須放棄一些東西。結婚就是接受這一點,相信從這段關係之中能夠得到更難得的東西,約好兩個人合力生活下去,對吧。(P.261-262)
- 我們一直都拚了命地活著,也曾經在誰也無法觸及的暗處鬱積成泥。但如果包含那些痛苦在內,一切最終都會抵達這裡,那我們絕不孤單。終將與我們彼此相繫的人們,一直都與我們同在。(p.317)
五星推薦/喜愛指數:⭐️⭐️⭐️⭐️
故事內容相較於《宛如星辰的你》來說略有遜色,沒有當初那種想一口氣看完的衝動。(上一本是轟轟烈烈,這本則是細水長流)
但以「續集」的定位來看這本書的話,我覺得已經把上本沒有解釋、完善的地方給完整起來了,已滿足。
非常建議還是要先看過《宛如星辰的你》,再來看這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