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小提琴家黃凱珉:琴弦上的旅人,聽見音樂裡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即將搭機返回台灣演出獨奏會的前夕,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接受了我的專訪。從四歲拿起十六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到如今站上音樂舞台,黃凱珉以溫暖的笑容分享了她與音樂的深刻連結、成長歷程,以及對古典音樂未來的獨到見解。


李欣恬/專訪

童年的琴音:從興趣到熱愛的起點

黃凱珉的音樂之旅始於一個偶然的發現。她的父母並非音樂家,家中第一個接觸樂器的是姐姐,學習鋼琴。小小的黃凱珉常隨母親旁聽姐姐的鋼琴課,母親注意到她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於是決定讓四歲的她嘗試學習樂器,「我個子很小,他們覺得小提琴很適合我,因為有很小的尺寸,像是十六分之一的琴,真的超迷你。」她笑著回憶。

她從鈴木教學法(Suzuki Method)起步,第一次登台演出是與二十多位小提琴學生合奏,「那是我第一次面對觀眾,媽媽很擔心我會緊張,但表演完我跑下台跟她說:『好有趣,我想再來一次!』」那個瞬間,她感受到在台上演奏並與人分享音樂的喜悅,從此愛上這門藝術。「我從小就非常非常喜歡音樂,」她說,「那種感覺太棒了。」

自然而然的選擇:從害羞女孩到職業音樂家

對於從興趣轉向職業的關鍵,黃凱珉認為這是一條「很自然的路」,「我小時候比較害羞,音樂是我與人互動的方式,比言語更自然,」她表示。

對她而言,音樂帶來的快樂遠超過其他事物,「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想走音樂這條路。」沒有戲劇化的轉折點,她的職業選擇源於對音樂的深愛與內在連結,這份純粹的熱情成為她前行的動力。

黃凱珉的音樂之路離不開老師們的影響,「每個老師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她說,第一位啟蒙老師Linda Fiore以鈴木教學法帶她入門,「她對音樂的熱情感染了我,讓我覺得音樂很有趣,並相信自己有獨特的聲音。」

八歲時,她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預備班,跟隨Stephen Clapp學習,「他不僅教我拉琴,還啟發我成為更好的人,」她回憶道,老師的開放式教學方式——以提問取代指令,如「這句你想表達什麼?」——讓她感受到自由,發展出獨特的音樂風格。

五位導師的啟迪:塑造音樂與人格

在茱莉亞音樂院就學期間,黃凱珉師承Sylvia Rosenberg,這位老師教會她如何讀懂音樂,黃凱珉說,Sylvia讓她學會問三個問題:作曲家寫了什麼?為什麼這樣寫?該如何詮釋?「這改變了我對音樂的思考,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後來,她跟隨傳奇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學習,「老師分享了許多表演經驗,比如如何處理緊張——專注於音樂,就能讓緊張消失。這對我至今都有用。」

最後,在耶魯音樂學院,姜康(Hyo Kang)老師幫助她將所學內化,「讓音樂成為我的一部分,更自然、更真實。」這五位導師在不同階段塑造了她的音樂觀與人生態度。

與Guarneri的邂逅:琴弦上的靈魂伴侶

如同許多小提琴家,黃凱珉使用的琴並非自己的財產。她目前演奏的是一把Guarneri del Gesù,已陪伴她兩年,「這把琴的故事很有趣,」她說。一次偶然機會,一位鋼琴家朋友介紹她認識一位日本收藏家,在試奏後,收藏家慷慨提供兩把名琴——Guarneri與晚期Stradivarius——讓她挑選使用,「我一拉Guarneri就被它的聲音吸引,」她描述道,「它像賽車,很有力量,不如Stradivarius精緻,但溫暖豐富,色彩範圍很大,帶點不完美的個性,我很喜歡。」這段機緣讓她感受到幸運,也見證了藏家的慷慨精神。

在演奏中,如何平衡技術與情感?黃凱珉認為這並非對立的兩端,「技術是工具,幫助你表達情感,」她說,「練好技術是為了讓音樂更有層次、更感動人。它們是互相需要的。」

至於作曲家的意圖與個人情感,她強調從理解原作開始,「先看樂譜,探究作曲家的意圖,再從歷史背景理解為什麼這樣寫。我的詮釋是為了更好地傳達作曲家的訊息。」這種哲學讓她的演奏既有深度,又充滿個人色彩。

音樂的語言:連結與療癒的力量

「音樂對我來說是一種語言,能連結人心,」黃凱珉表示,「音樂是我一生的朋友,在我快樂或難過時陪伴我、療癒我,讓我覺得不孤單。」她認為音樂是個人慰藉,也能跨越語言與文化的藩籬,「它帶我到許多地方,認識不同的人,即使語言不通,也能透過音樂交流。這在今天的世界非常珍貴。」

談及當今人們為何仍需走進音樂廳聽古典音樂,黃凱珉有深刻的反思,古典音樂仍擁有光明的未來,「古典音樂有連結眾人的潛力,但還沒完全實現,」她說,「它有過種族歧視和父權的歷史,壓抑了許多邊緣聲音。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傳統,讓它更親民、更包容,才能真正觸及每個人。」

她以自己的曲目選擇為例,刻意納入平常較少聽見、在學校也較少會學到的作曲家的作品,如:科爾里奇-泰勒.帕金森(Coleridge-Taylor Perkinson)的《藍調曲式,為無伴奏小提琴》,山繆爾.科爾里奇-泰勒(Samuel Coleridge-Taylor)的《深河》(莫德.鮑威爾為小提琴與鋼琴編曲)等,從演奏曲目觸及更多元性,也讓觀眾可以聽見更多曲目,她說,「我想讓音樂聚焦被忽視的聲音。」

琴房外的她:美食與生活的平衡

音樂之外,黃凱珉熱愛美食與烹飪,「我很喜歡吃東西,每次來台灣都很開心,因為這裡的食物太好吃了!」她笑說,作為經常旅行的演奏家,她享受探索各地美食,疫情期間更在家鑽研廚藝,「吃對我很重要!」此外,她注重身體保養,練琴前常做運動或伸展,「拉琴的姿勢不自然,肩膀、背很容易僵硬。我在茱莉亞學過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幫助我找到身體的平衡,讓我能長時間演奏。」

3月29日,她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之後,她在卡內基音樂廳登場,台灣觀眾將搶先聽到同套節目,「我很期待與台灣的朋友分享,」她說。與她合作兩年的鋼琴家陳致宜,「她是非常棒的音樂家,跟她合作是種享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8會員
139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5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2025/04/23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即將搭機返回台灣演出獨奏會的前夕,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接受了我的專訪。從四歲拿起十六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到如今站上音樂舞台,黃凱珉以溫暖的笑容分享了她與音樂的深刻連結、成長歷程,以及對古典音樂未來的獨到見解。 李欣恬/專訪 童年的琴音:從興趣到熱愛的起點 黃
Thumbnail
在即將搭機返回台灣演出獨奏會的前夕,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接受了我的專訪。從四歲拿起十六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到如今站上音樂舞台,黃凱珉以溫暖的笑容分享了她與音樂的深刻連結、成長歷程,以及對古典音樂未來的獨到見解。 李欣恬/專訪 童年的琴音:從興趣到熱愛的起點 黃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x0b7gEYgA曲名:Wave --- Antonio Carlos Jobim作曲家 (小妹因為母親節回到了台中), 所以早上讓她繼續補眠, 我就沒辦法彈琴啦! 就回家拿出自己的樂器單簧管練習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x0b7gEYgA曲名:Wave --- Antonio Carlos Jobim作曲家 (小妹因為母親節回到了台中), 所以早上讓她繼續補眠, 我就沒辦法彈琴啦! 就回家拿出自己的樂器單簧管練習一下,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經過十五年的沉澱後,在靈性成長、身心平衡有了顯著成長與深刻體悟的她,除了帶來最新作品《遙望雪士達山 - 水晶聲波琴療癒》之外,也要來和我們聊聊她與水晶琴之間緊密連結的故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q-8qbYWmU 豎琴獵人偏鄉巡迴團為錦屏國小進行台灣音樂萌芽之旅,為文化平權扎根。 比照國家音樂廳程序,學生憑票入場,遵守音樂廳的禮儀。看著節目表的曲目,聆聽音樂家的演奏與導聆,認識國、客、閩、原等各種語言的樂曲,享受多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
Thumbnail
芒現我把這一年的手繪藝術和插畫作品整理成小短片,特別搭配了鋼琴彈奏(記得開聲音😘),讓大家一邊欣賞畫作一邊聽我彈琴😆
Thumbnail
芒現我把這一年的手繪藝術和插畫作品整理成小短片,特別搭配了鋼琴彈奏(記得開聲音😘),讓大家一邊欣賞畫作一邊聽我彈琴😆
Thumbnail
感動的歌會有兩種 一種是讓人大聲唱出歡樂 另一種是用來安慰現實生活中的傷痛
Thumbnail
感動的歌會有兩種 一種是讓人大聲唱出歡樂 另一種是用來安慰現實生活中的傷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