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了保養品後,若發現臉部有些刺痛感,這樣的情況是正常還是異常呢?除了可能對保養品產生過敏反應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可能導致這種刺痛感呢?針對不同的原因,應該要如何改善?答案就在這篇文章裡!
臉刺痛原因1)乾燥皮膚: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角質層會排列得很整齊,是一道很好的障壁,能有效防止外來物質入侵,但若剛做完雷射治療,角質層可能會翹起來,當角質層翹起時,真皮層裡會有一些神經末梢,會變得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導致原本擦起來不會刺刺的產品,變得會刺刺的;或是因為天氣乾冷,皮膚油脂分泌比較少,也容易會覺得刺刺的,這時就還是可以繼續擦你的保養品。
事實上,許多人來我們診所打完像除斑雷射,會擦一些含有玻尿酸或甘草成份的精華液,來補充水份並舒緩肌膚,術後擦起來也不會產生刺痛感。
2)皮膚滲透壓:
所謂的「滲透壓」,是指當我們皮膚受傷時,若往傷口撒鹽巴,會感到很痛,因為擦上去的滲透壓跟皮膚的滲透壓不同,但若改擦0.9%的生理食鹽水到傷口上,就不會感到疼痛,因為皮膚的滲透壓跟擦上去的滲透壓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若你今天擦一瓶高濃度(15%或20%)的維他命C,會因為它的滲透壓與皮膚不同的關係,加上維他命C的pH值,比我們皮膚來得較低一些,所以擦起來會覺得刺刺的,這時可以改擦濃度較低的維他命C,例如10%的維他命C,這樣不僅能減少刺激,同時也能提升肌膚的防護力。
3)去角質酸類:
有些酸類產品,像果酸、杏仁酸或A酸A醇,目的就是要把角質層代謝的比較薄一點,當角質層變薄時,皮膚中的游離神經末梢就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擦了這些酸類產品後,皮膚可能會出現刺癢感,甚至泛紅,不過對於油性肌膚的人來說,這種刺癢感一般持續個2到4週後,就會逐漸消失,而且皮膚還會變好、提亮整體膚色(註一)。
然而,如果你今天擦了一罐杏仁酸後,出現大量脫皮、發紅甚至腫脹等情況,這就表示有異常,應該儘早到皮膚科診所檢查一下比較好。
4)產品過敏:
這種情況是指使用了真正對皮膚有害的物質,導致皮膚瞬間漲紅,例如,有些人在敷完面膜後,當下雖不會感覺異樣,但隔天起來卻發現整張臉泛紅,這就是典型的過敏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立刻停止使用同樣的產品。
如果想用保濕面膜,可以選擇含有ɣ-PGA(聚谷氨酸)成份的面膜,因為它的保水能力比玻尿酸高出10倍,而且用了不會刺激。
5)擦藥傷口刺痛:
有些藥物,如對苯二酚或杜鵑花酸,在使用後就是會刺會紅,甚至有些人會出現腫脹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要繼續使用,應該遵照你皮膚科醫生的建議。
資料來源:
1)A Clinical Anti-Ageing Comparative Study of 0.3 and 0.5% Retinol Serums: A Clinically Controlled Trial
https://karger.com/spp/article/33/2/102/296006/A-Clinical-Anti-Ageing-Comparative-Study-of-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