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
本篇僅獻給那些曾經不敢說出「我也會累」的人。那些用沉默維繫關係、用壓抑換取和平的人。還有,那些終於願意承認——我也需要被擁抱的人。
—
今天你看完這篇,會懂得三件事:
- 壓抑不是穩定的象徵,它只是讓你慢慢凍結的過程。
- 成熟不是「什麼都扛得住」,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出來」。
- 愛一個人,不是壓下所有情緒去成全,而是願意坦白:我也會痛,也需要你。
———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在遇見我老婆之前,我一直是個標準的迴避型人格
親密讓我不安,承諾讓我喘不過氣。每一段感情到後期,我都會不自覺地拉開距離——不回訊、不解釋、不吵架,也不說再見。就像一台安靜的列車,默默地從對方的生活中消失,沒有怒氣、沒有眼淚,只剩下一個讓人摸不透的背影。
我以為這是保護自己,直到有一天,我終於不想再逃了。
我以為「不逃」,就代表我學會了愛人。 現在想想,那其實只是我從「逃避」轉成了「壓抑」。
不是進步,是變形。
我跟老婆在一起的第一年
幾乎沒有吵過架。不是因為感情太穩定,而是因為我太會「收」情緒。她發火,我道歉;她難過,我安慰;她沉默,我想辦法讓她笑。這一切看起來像是成熟,其實只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