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托爾金,我們無法想像會有哈利波特的熱潮
知名紐約時報媒體人史秋拉維茲,是這麼形容他的。

以前讀書時非常沈迷奇幻文學,
當時最喜歡的作品不是J.K.羅琳的哈利波特,
而是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

魔戒世界觀,是他構思了40年的中土世界。
在這虛構的「中土世界」,
他是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

「中土世界」有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化跟地理,
當時我在看魔戒時,常常要一邊看內容,
一邊翻到後面看人物關係的家譜。
甚至,托爾金為了這個中土世界的精靈族,
還創造了昆雅語(Quenya)。
『魔戒』這部作品創作時間從1937年~1949年
就投入了十二年的時間創作。
直到五年後,
1954年才陸續將這總字數約50萬字的鉅作。
出版社拆成三部曲推出上架:
『魔戒現身』、『雙城奇謀』、『王者再臨』。
這讓《魔戒》成為文學史上最具規模的史詩奇幻作品之一。
托爾金也影響了往後無數的創作者,
「現代奇幻文學之父」這個美名當之無愧。
紐約時報媒體人史秋拉維茲曾在《紐約時報》書評專欄上說過一句話:
「沒有托爾金,我們無法想像會有哈利波特的熱潮。」
J·K·羅琳與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都曾表示,
當他看完托爾金的書後,
知道他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他的成就,
甚至連接近也達不到。
這就像是我獨自升級裡面的富公子柳軫皓,
自從看到主角成振宇覺醒後的真正實力後,
強烈感覺到兩者天與地的差距。

他願意花費近半輩子心血,
只為創造一個完整的想像王國,
也因為托爾金才有往後這麼多精彩奇幻文學作品的誕生。
時代演變速度之快,我想之後也很難有創作者,
願意花半輩子投入在同一部作品上。
出版過多部暢銷小說的作者 詹姆斯·傅瑞 曾在訪談中說過,
他覺得最成功的作家,是那些寫最多的作家。
在「寫作」上,最重要的不是天賦,
也跟教育程度沒相對關係。
「寫作」最重要的是堅持努力不間斷的寫,
並不是像寫日記這樣,
每天簡短幾句話紀錄。
想要成為出色的寫作者,
就是必須大量的練習,幾百頁、幾百頁的寫。
雖然我們無法達到像那些大師一樣境界,
但持續寫作,精進自己的文筆,
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寫作者。
同樣是寫作者~
100年前的托爾金,在戰火下持續寫作,勾勒出【中土世界】。
100年後的我們,在AI浪潮下,我們能產出什麼樣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