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迪斯可舞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下)/讓您一次聽到爆🎉

國語迪斯可舞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下)/讓您一次聽到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時序來到2006年,國語迪斯可翻唱歌曲已由西洋歌曲擴及到KPOP歌曲,而在伍佰、糯米糰、旺福、拾參樂團、宇宙人等老、中、青樂團的努力下,也催生了愈來愈多的迪斯可自創歌曲,另外老歌新唱的歌曲也經由世代接棒、母子合唱等方式繼續傳承,這些都讓70年代的迪斯可熱潮一波接一波地在國語歌壇延燒下去!

本文繼續介紹2006~2025年的十三首國語迪斯可歌曲,閱讀文章前請先欣賞為您精心製作的「國語迪斯可歌曲介紹+連續組曲NON-STOP(下)」影片!觀賞影片請按此▶️

你是我的花朵/伍佰(2006年)

伍佰出生於嘉義,本名吳俊霖,由於家裡以前賣檳榔,家人會把他的獎狀貼在牆上,常常有客人來買檳榔時,看到獎狀都會稱讚「你兒子這麼厲害,五科考五百哦」,之後「伍佰」便順口而成為他的藝名,1989年由於他在台北新音樂節演出獲得注意而被簽入滾石唱片,1992年發行首張專輯。此曲由伍佰作詞/作曲,收錄於其第六張國語專輯「純真年代」,本來是為香港女團Twins所寫,不料卻被退稿,伍佰就拿回來自己唱,他以「70年代的迪斯可舞曲+伍佰的台式唱腔+自創的花朵舞」反而造成大轟動,在每次演唱會現場大家一起唱跳時,氣氛都HIGH到不行!

夏天的浪花/張惠妹(2007年)

原曲〈Last Train to London〉為成立於英國伯明罕的樂團ELO(Electric Light Orchestra)於1979年創作及演唱,收錄於其第八張專輯「Discovery」,歌詞乃敘述樂團成員因為演出所致,須時常搭火車往返於伯明罕和倫敦的各個電視台與廣播電台之間的感受,推出後在英國單曲榜上排名第八、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39名。

1982年國語翻唱版〈夏天的浪花〉由莊奴填詞後,收錄於高凌風的第17張專輯,雖然當時西洋歌壇迪斯可風潮已逐漸消退,但由於編曲與原曲相似度高,加上高凌風以他特有的真音(鼻音)與假音交替演唱(原版亦是真假音交替,這也是當時迪斯可歌曲的特色之一),讓人印象深刻,使得此曲推出後在台灣大受歡迎,也成為他的另一首經典歌曲。

張惠妹於2007年再度翻唱此曲,收錄於其第十四張專輯「Star」,歌詞則把原本高凌風版的第一句「可愛的女孩」改成「可愛的男孩」,並由呂紹淳重新編曲,成為一首復古與現代感交錯的迪斯可舞曲,此專輯在G-MUSIC銷量排行榜連續4週獲得冠軍,銷售量台灣13萬張、全亞洲170萬張。張惠妹為卑南族原住民,1993年以5度5關成為台視五燈獎的「五燈之星」,1996年底以首張專輯「姊妹」出道,至今已發行19張個人專輯,曾於1998年獲頒Billboard雜誌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並以2001、2009及2014年的專輯「真實」、「阿密特」及「偏執面」三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日不落/蔡依林(2007年)

原曲〈Sunshine in the Rain〉是2005年由瑞典電子音樂三人團體BWO(Bodies Without Organs)所演唱的歐陸舞曲,收錄於其首張專輯「Prototype」,推出後在瑞典單曲榜獲得第12名、英國獨立音樂排行榜榜首,在瑞典廣播電台Svensktoppen則連續26週位居冠軍熱門曲。

國語翻唱版〈日不落〉由崔惟楷填詞、林邁可重新編曲、蔡依林演唱,收錄於其第9張專輯「特務 J」,專輯並搭配同名電影發行,在台灣的銷量超過20萬張、全亞洲銷量超過300萬張,並獲得當年度唱片銷量第1名。雖然是同一首歌曲,但由於歌詞不同、男女聲線及音階也不一樣(蔡依林的版本為C大調,原版為A大調),則呈現出不太一樣的風格,原版充滿熱力陽光,國語版則有著清亮愛戀的感覺。

愛無赦

原曲〈Keen on Disco〉是由丹麥的二人組合Infernal於2004年所創作及演唱的歐陸迪斯可舞曲,收錄於其第三張專輯「From Paris to Berlin」,在芬蘭排行榜上則獲得第12名、瑞典排行榜第13名。

〈愛無赦〉也是收錄在同一張專輯「特務 J」裡的翻唱曲,由陳鎮川填詞、陳信安編曲,與原曲比較則多了一些電音成分,迪斯可的風味也相對稍淡了一點點。

D.I.S.C.O/溫嵐(2009年)

原曲〈D.I.S.C.O〉是2008年7月由韓國天后級歌手嚴正花跟Big Bang的TOP所合唱,9月則再推出與BIG BANG的G-Dragon合唱版本,是當年非常紅的一首舞曲。嚴正花是韓國演藝界長青樹,為影歌視三棲紅星,1989年在MBC電視台出道,1992年開始出演電影,1993年出演電視劇並推出個人第一張專輯,此曲則收錄於其第十張專輯。

隔年國語翻唱版由余琛懋填詞、張健偉(阿弟仔)編曲、温嵐演唱。溫嵐為新竹縣泰雅族人,1997年因參加「超級新人王」歌唱比賽,以獨特的唱腔,受到吳宗憲的注意而與阿爾發唱片簽約進入演藝圈,1998年與吳宗憲合唱〈屋頂〉後開始走紅,隔年推出首張專輯,此曲則收錄於其第六張專輯「Dancing Queen」。

一個吻的時間/2025年

作詞:王昭權、作曲:王昭權&蒙捷文、編曲:冰球樂團(icyball),收錄於溫嵐的單曲專輯「一個吻的時間」。冰球樂團最初是因參加2013年政大金旋獎而組團,成員包括:主唱王昭權、貝斯手吳冠男、鍵盤手蒙捷文、鼓手林士捷,2016年推出首張專輯,擅長70、80年代的Funk、Disco、Swing等曲風,此曲是以復古的Disco元素融入現代的唱法,在與溫嵐跨世代合作下,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Funky那個女孩/大嘴巴(2015年)

作詞:崔惟楷、作曲/編曲:林欣彥、由大嘴巴與藍心湄合唱,收錄於大嘴巴的第五張專輯「有事嗎?」。大嘴巴是2007年由愛紗、懷秋、MC40及宗華所成立的三男一女唱跳團體,於2007年以〈結果咧〉引起注目,其以流行電音的曲風與魅力動感的獨特風格而深獲好評,並獲得第19及第22屆金曲獎的最佳演唱團體獎。此曲是以80年代流行的電子音色結合迪斯可旋律而成,而副歌歌詞「我要你Funky那個女孩」則是「放開那個女孩」的雙關語,一方面告訴女孩要像Funk音樂般自由、有自信、愛自己,另一方面則是告訴花心的男生「放開那個女孩」,壞男孩請閃開!

長白襪上/糯米糰(2017年)

糯米糰是由主唱兼吉他手馬念先、吉他手沈其翰、貝斯手余光燿與鼓手洪歭立於1994年所組成,為台灣早期的Funk樂團,擅長以輕快的曲風及生活化的逗趣歌詞帶給觀眾共鳴,充滿了獨特的幽默感。此曲由李中和作曲、馬念先作詞/編曲、女聲:王若琳,收錄於其第四張專輯,是以70年代中視連續劇「長白山上」的主題曲為靈感創作來源,運用原曲的旋律,加入巧妙的歌詞改編,並以70年代的迪斯可旋律搭配,詼諧地唱出舊時代的懷念時光,而MV則是取樣80年代的香港武俠古裝劇的故事,輔以爆笑的角色設定,畫面字幕也以80年代風格顯示,是糯米糰再次推出的好聽又搞怪經典作品!

你少在那邊/旺福(2018年)

旺福成軍於1998年,團名由來是推機為學校的一隻狗所取的名字,團員包括:主唱兼吉他手姚浚民/小民、貝斯手謝謹如/推機、鼓手杜秉鴻/肚皮、主唱兼吉他手古欣玉/瑪靡(2006年以前的主唱是茱蒂,已離團),團長及副團長則是兩隻米格魯犬,樂團曲風偏向80-90年代的新浪潮Funk,自2001年推出首支單曲後,即以童趣詼諧和獨特的創意受到歡迎。此曲由姚小民作詞/作曲、旺福編曲,收錄於其第十張專輯「旺情歌」,復古的80年代歐陸舞曲風格及泡泡糖般的旋律(類似80年代法國歌手F.R. David的曲風),搭配兩位女主唱甜蜜可愛的聲線,讓人有如掉進巧克力噴泉的融化感,在聆聽歌曲的一瞬間就可以把「你少在那邊」的負能量轉化為「你快來這邊」的正能量喔!

浪潮/拾參樂團(2020年)

作詞:徐德寰、作曲:徐德宇、編曲:拾參樂團,拾參樂團成立於2001年並推出首張專輯,由於曲風偏80-90年代的英式Funk搖滾風格,團名便以英國樂團「Beatles」的第一個字母B(因為1和3連在一起就變成B),及英國另類搖滾樂團blur的經典專輯「13」為靈感命名。主唱徐德寰與吉他手徐德宇為兄弟,是樂團創作的靈魂人物,因兩兄弟畢業於交大應用藝術所以及臺藝大美術系,他們的音樂也常與繪畫結合在一起,此曲收錄於其第五張專輯「光子」,除了富有特色的MV外,並與嘻哈饒舌歌手「紅粉鍊人/PiNk ChAiN」(本名賴品丞)合作,一起演唱這首具有80年代迪斯可曲風、又具現代饒舌加持的歌曲。

自己來/宇宙人(2022年)

宇宙人樂團於2004年在玩家練團室師大店發跡成立,目前團員包括林忠諭(主唱兼鍵盤手)、陳奎言(吉他手)、方奎棠(貝斯手),三位都是建國中學畢業生(鼓手唐承運則是支援性質),隔年在參加墾丁春吶後樂團便開始頻繁活動,並於2009年發行首張專輯,由於擅長用獨特的funk節奏帶動律動感,歌曲也多偏向輕鬆活潑的快歌。此曲收錄於其第五張專輯「理想狀態」,是與嘻哈饒舌團體「違法合作/SmashRegz」一起合作的歌曲,作詞/作曲:林忠諭、史今、呂士軒、張伍,在Funk曲風及Rap律動下編織成一首現代感十足的迪斯可舞曲,隔年他們也憑藉此專輯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什麼都不必說–2022 Remix/比莉(2022年)

此曲是由陳復平&何啟弘作詞、陳復明作曲、比莉演唱,收錄於其1984年的第四張專輯「嗨!比莉」。比莉本名王雪娥,1968年以唱英文歌曲出道,美軍駐臺期間曾在臺中清泉崗美軍俱樂部演出,1970年代經常在台視播出的音樂節目「青春旋律」中演唱西洋歌曲,1975年與金祖齡合組龍種合唱團至美國巡演4年,開啟華語歌手在美國舉辦巡迴演唱會的先例,1982年推出首張專輯,之後也參與多部的電視劇及電影演出。

2022年比莉攜手兒子周湯豪,以跨世代的新潮流翻玩經典,由鄭在允(美籍韓裔音樂人)以迪斯可+Rap方式編曲,母子兩人一起重新演唱這首歌曲,周湯豪也包辦Rap創作、歌曲製作及MV執導,打造出最適合比莉揮灑的四大場景,比莉也穿上招牌的豹紋潮衣,搭配funky爆炸頭,復古味十足。

比莉卡厲害/2023年

作詞:周湯豪、作曲:周湯豪&鄭在允、編曲:鄭在允,此曲是比莉主演的電視劇「媽,別鬧了!」片頭曲,這首帶有Funky Disco感的舞曲搭配比莉的野性嗓音讓人很有記憶點,也相當符合此劇的喜劇調性。


avatar-img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的沙龍
131會員
151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上集)介紹1980~2004年的二十首國語迪斯可代表作,包括:高凌風、楊美蓮、城市少女、藍心湄、馬玉芬、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楊林、草蜢、庾澄慶、蕭亞軒等所演唱的迪斯可歌曲。80年代初期的國語迪斯可歌曲大多是從西洋或日本歌曲翻唱而來,80年代中期後在多位音樂人的創作下,自創歌曲逐步開花結果。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音樂發展過程,包括Dance-pop、Dance-pop+R&B、New Jack Swing(1980~1986年)三個時期的歌曲,共有:Bananarama、Pet Shop Boys、Kylie Minogue、Janet Jackso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迪斯可)音樂發展過程,包括傳統迪斯可、歐陸迪斯可、後迪斯可三個時期(1980~1986年)的歌曲,共有ABBA、Michael Jackson、Madonna、Billy Ocean、Kool & the Gang、Laura Braniga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本文(上集)介紹1980~2004年的二十首國語迪斯可代表作,包括:高凌風、楊美蓮、城市少女、藍心湄、馬玉芬、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楊林、草蜢、庾澄慶、蕭亞軒等所演唱的迪斯可歌曲。80年代初期的國語迪斯可歌曲大多是從西洋或日本歌曲翻唱而來,80年代中期後在多位音樂人的創作下,自創歌曲逐步開花結果。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音樂發展過程,包括Dance-pop、Dance-pop+R&B、New Jack Swing(1980~1986年)三個時期的歌曲,共有:Bananarama、Pet Shop Boys、Kylie Minogue、Janet Jackso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迪斯可)音樂發展過程,包括傳統迪斯可、歐陸迪斯可、後迪斯可三個時期(1980~1986年)的歌曲,共有ABBA、Michael Jackson、Madonna、Billy Ocean、Kool & the Gang、Laura Braniga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