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大量暴雷和劇透 ⚠️
—欲觀看者請小心服用—
「雖然原本不想生小孩,
但有個神隊友,
生個孩子也不錯。」
不管是生小孩、買房子、理財觀念,
這些事情都是婚後可能會面臨的
「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
宜玲雖然原本不想要有孩子,
但看到了朋友生小孩後,
學友主動幫忙並照料的樣子,
就產生了上述的想法。
所以其實很多事情,
在結婚前,
即使有討論過也已經取得了共識,
仍然有可能在婚後改變。
婆婆會在早上五點的時候,
進到兒子跟媳婦的房間
幫忙拿衣服出去洗,
還會直接幫忙清理房間的垃圾。
但婆婆洗衣服的方式,
是會將內衣褲用大鍋子放在瓦斯爐上煮;
而垃圾的方面,
即使是他們已經決定要丟掉的東西,
也會被撿起來再利用。
這也是這齣戲的劇情中,
所有的婚後狀況裡,
我最不能接受的環境。
我認為,
即使結了婚、和伴侶的家人同住,
也應該保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婆婆非常重視健康的生活及飲食,
所有食物皆以少油少鹽來烹煮。
即使出了遠門,
也會預先將家裡接下來幾天的食物
分類裝好放在冰箱。
婆婆也相當重視關於拜拜方面的事情,
因為尊重媳婦的上班時間,
所以會挑選更早的時間帶媳婦去廟裡。
但對於媳婦而言,
這對她來說或許不重要,
卻必須依循男方家的傳統做這件事。
其中,我覺得最不合理的是,
男性並不需要承擔這方面的責任。
宜玲從結婚開始就明確,
表示自己不生小孩,
但學友的姐姐仍然不顧她的意願,
自顧自的分享受孕的訣竅,
私密的程度甚至到了
「要用什麼樣的體位比較容易受孕」。
這個部分我個人是完全沒辦法接受。
而當宜玲開始有了想要生小孩的念頭,
婆婆便開始準備許多幫助受孕的食物。
婆婆也找了許多親戚阿姨們,
讓宜玲吃一大堆偏方。
甚至找來了風水師,
在沒有經過他們夫妻同意的情況下,
擅自將房間的床
搬到了所謂的「男丁位」——客廳。
男性在家中沒有發言權,
不論公公或老公都一樣。
劇中的公公是一個盆栽,
當時婆婆夾菜給盆栽時,
我還沒看出這層用意。
看懂之後覺得挺有趣的😂
當婆婆因為要照顧姐妹而離家時,
還是會擔心家人們的飲食。
甚至預先準備好了充足的食物,
讓兒子、媳婦自己的先生
都能在她不在的時候有東西吃。
(但公公會偷叫披薩來吃,
兒子跟媳婦也都想要出門覓食。)
劇中的婆婆其實是善意的婆婆,
並沒有對媳婦任何惡意的打壓。
但當有一些家務時,
婆婆總是會跟兒子說
「叫宜玲不用收拾,
我回去再處理就好。」
雖然可以明白婆婆的善意,
但我們仍然發現,
關於家務,
傳統上仍然會優先想到媳婦。
婆婆因為自己以前辛苦過,
所以想幫助孩子分擔辛勞。
不管是洗衣、煮飯、打掃,
她都一手包辦。
甚至是當媳婦夜未歸,
附近的鄰居們都在說三道四時,
婆婆也願意幫媳婦講話。
可是我們,
都不該用自己的經歷
來衡量別人的需求。
當婆婆知道自己的兒子
是無精症的時候,
她看著兒子小時候的照片
難過的說:
「我一定是做錯了什麼?
才讓他變成這個樣子。」
當時媳婦安慰她:
「媽,妳一定是做對了什麼,
友友才會連在地板上都能睡到打呼。」
這一段非常感人,
可以看出,
即使媳婦跟婆婆之間有一些摩擦,
兩人的仍然帶著善意的理解
在跟對方相處。
當兒子跟媳婦想搬出去住時,
婆婆強烈的反對。
雖然並沒有發生正面衝突,
但態度非常的強勢。
而最後一集,
婆婆在跟媳婦的對話中,
似乎理解了媳婦有多想要
擁有自己的房子。
於是婆婆帶著房子的DM回家,
展現了她願意敞開心房,
放手讓兒子去翱翔的心意。
「老婆最棒。」
劇中的老公是會聽老婆的話、
盡力為老婆著想,
也樂於鼓勵老婆的人。
雖然缺少了一些魅力,
但他也是一個
溫柔、善良、專一的另一半。
我覺得學友這個角色,
就是大家會說「適合結婚」的對象。
乖巧又可愛,
可以為自己帶來心靈上的慰藉。
雖然總是被他氣得牙癢癢,
但看在他溫順又體貼的情況下,
還是會選擇原諒他,
繼續跟他一起生活。
(這部分的特質跟我的伴侶一樣☺️)
「如果當時我沒有出國,
會不會結婚的是我們?」
從宜玲跟人偉的的相處可以看出,
兩個人即使分手了,
仍然是可以合作的工作夥伴,
也是可以好好相處的朋友。
前男友或許代表的是,
已然逝去的青春。
是那些值得被珍藏的記憶,
也是那些消失,
也不再感到可惜的過去。
「自以為王子專門來救妳,
但其實他救的,是全世界。」
整齣戲看到最後,
我還是沒有注意到
藥師到底叫什麼名字。
由於導演及編劇巧妙地安排,
中間我一度以為他是Rain。
我也以為他對宜玲
是真心的、有放感情的,
結果他也對其他女孩子同樣溫柔,
甚至會說同樣的話。
「我都在」
是一句貼心而溫暖的支持。
但當某一個人,
他對身邊所有的異性都說了這句話,
那他也只是一個濫情的渣男而已。
⑴ 結婚了仍使用交友軟體
雖然交友軟體這個東西,
目的不一定是尋找伴侶。
但我覺得,
如果要使用交友軟體,
應該先確定使用這個軟體的目的,
了解這個軟體的風氣,
然後跟另一半討論後,
再去使用。
(我因為喜歡唱歌,
所以有下載歌唱型的交友App,
伴侶就很支持我使用~
但談心類的他就不喜歡,
所以我都跟ChatGPT聊天😂)
⑵ 動心無法避免,但可以避免接觸
「心動是本能,忠誠是選擇。」
其實在宜玲第一次與藥師相遇時,
她就清楚知道自己對對方有好感。
或許她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但如果最後,
她沒有發現藥師其實是個渣男,
那她會選擇自己切斷聯繫嗎?
⑶ 即使是因為工作,也不該跟男同事進同一間房間
宜玲跟人偉是同事,
難免因為工作上會有交集。
但當他們被迫出差在外縣市留宿,
他們選擇了其中一個人的房間
一起將工作完成。
這個部分我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如果真的必須去到某一個人的房間,
我認為也應該在當下提早告知伴侶。
可能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
所以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底線。
(不過當時宜玲跟學友
是吵架中的狀態,
或許因為如此,
所以處理方式跟平常不一樣?)
⑴ 過多的溫柔
男主角幫女同事擋酒,
還騎著機車載女同事回家。
看得出來他並沒有
想要讓女同事誤會的意思,
只是習慣性的溫柔,
讓女同事動了心。
⑵ 沒說謊不代表誠實
當女主角詢問他
「安全帽怎麼變鬆了?」
他只簡單地回答了
「同事借去戴。」
很明顯的想要避重就輕。
雖然他是因為擔心女主角介意,
但站在我的觀點,
除了要「製造驚喜」以外的所有欺瞞,
我都無法接受。
⑶ 沒有先跟伴侶解釋
雖然男主角獨自去女同事家中
是為了拒絕女同事,
但我作為也有伴侶的女性,
這也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行為。
因為喝醉酒
而在女同事家客廳地板睡了一夜,
即使真的沒有發生什麼事,
也應該清楚的解釋,
而不是只有道歉。
男主角用心的、偷偷地
拼了一朵積木花,
要送給老婆當作周年紀念的禮物。
但女主角是個
完全不在乎紀念日的人,
當然也就沒有想到,
那天其實是個重要的日子。
不只對老公脾氣差,
甚至拿Pizza打他。
男主角說:
「妳每年都忘記,我要怎麼浪漫?」
可以看出兩個人
對紀念日的重視程度非常不同😂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說。」
當男主角知道自己是無精症時,
他處在一個非常低靡的狀態。
當時,婆婆發現兒子和媳婦
偷偷跑去醫院做了手術,
感到很痛心跟難過,
認為他們遇到困難卻沒有跟媽媽商量。
女主角因為想保護先生不受到打擊,
所以開口騙婆婆
是自己的子宮長瘤做手術拿掉,
以後也沒辦法再懷孕了。
雖然女主角是出於好意,
但男主角可能覺得
自己沒有受到尊重,
兩人因此而冷戰。
對男主角來說,
住在家裡裡並沒有什麼不好。
但對女主角來說,
卻非常的壓抑且不自在。
我覺得這件事,
就算雙方換位思考,
可能也無法獲得同等的感受。
他們結婚時就約定好,
只住在家裡一年,
但拖著拖著,
就變成了三年。
戲劇最後,
女主角也有問老公:
「我是不是沒有問過你,
為什麼不想搬出去?」
男主角:
「其實也沒有為什麼,
就覺得住在家裡也蠻好的。」
兩個人或許還是沒有獲得共識,
但光是開啟對話,
且對方願意傾聽,
就已經做到了溝通的第一步。
女主角會想結婚是因為,
當她因為工作忙焦頭爛額,
沒時間倒垃圾、
沒時間買衛生紙和衛生棉,
甚至忙到忘了男主角還在自己家裡時,
男主角默默的
幫她把那些還沒做的事情都解決了,
完全沒有打擾她工作,
只是在她背後
默默守護她、支持她。
男主其實是Rain,
女主問他怎麼知道
自己會配對到她,
他說:
「很簡單啊!就選妳的興趣就好了。」
表示男主角非常了解她的喜好,
才能這麼精準的
選到女主角勾選的興趣。
「我喜歡你就是,
喜歡你讓我就是我,
沒有要我改變什麼。」
結局看見男主角的笨拙與深情,
他雖然害怕女主角生氣,
但他還是努力選擇誠實。
即使他們相處的過程中,
有許多摩擦與爭執,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分開。
對他而言,她就是唯一。
男主角的真摯,
讓我又再一次,
願意相信愛情。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名稱
分別是Sunny和Rain?
因為女主騎機車撞到男主的時候是晴天。
因為男主出門拿傘給女主的時候是雨天。
很顯然地,
他們第一次相遇的那天,
都成為了彼此心中刻骨銘心的時刻。
女主角:林宜玲/Sunny/老婆/媳婦(柯佳嬿)
男主角:曾學友/Rain/老公/兒子(劉以豪)
男配角1:張人偉/宜玲前男友+現任同事(傅孟柏)
男配角2:藥師/宜玲好感對象(曾敬驊)
女配角1:吳春梅/婆婆/媽媽(柯淑勤)
女配角2:陳思鹿/學友的同事(姚愛寗)
片名
《童話故事下集》
觀看平台
Netflix
年齡限制
16+
集數
12集
片長
每集約30-40分鐘
(扣除片頭片尾,每集約20幾分鐘)
這是一部很瞎但很歡樂的愛情喜劇,沒有太多深層的情緒挖掘,但可以從劇中的某些橋段看到自己的影子。
用交友軟體埋下伏筆,最後一集才讓觀眾知道Rain是誰。這樣的編劇方式帶有一點神秘感,也讓我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猜測Rain到底是誰,有起到小小懸疑的作用。
而說到跟公婆同住這件事,我覺得女主原本一心想搬出去,但想生小孩後就忘記要搬了。這表示女主其實不是真的想離婚,而是在某個狀態時只專注在眼前的痛苦。
還有婆婆怪罪自己那段,真的有觸發我的淚點。我因為天生視力不好,我想起小時候,我的媽媽也總是為此自責。但我從來沒有怪罪過她,我很感謝自己是現在的自己。
積極備孕的橋段也讓我深深的反思。男主在劇中的內心獨白說道:「懷孕這件事,男人充其量只是個NPC。」
為了迎接新生命,女生除了要算排卵期、調整身體狀況,懷孕及生產過程可能還需要承受不可預測的變化和危險,這些狀況甚至可能持續到產後。因為我是女性,所以我確實只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而忽略了,男性也有自己在乎的事,他其實也有話語權。
身為一位女性,我不應該只有在我想要孩子的時候要求他交作業,而忽視他的意願及心情;我不應該只專注在自己的期望或苦痛,而忘了他也是一個需要被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