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個超自然的 Facebook 加好友邀請,頭像是一位男生的生活照,貼文還有一隻貓和一杯咖啡。乍看之下完全像真的,但直覺告訴我——這是個假帳號!
但問題來了,假帳號怎麼越來越像真人?它們怎麼生成出來的?
答案就藏在 AI 的一項超強技術裡:GAN: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什麼是 GAN?不免俗的再來演一下
GAN 就像一場「AI 的對抗比賽」,參賽者有兩個角色:
⚗生成器 G → 專門「裝」,想騙過別人:「我是真的喔~」
⚗判別器 D → 專門「抓」,像神隊友一樣指出:「這是假的啦!」
他們互相鬥嘴、互相打臉,但就是因為這種內部競爭,讓他們越來越強!
FB 假帳號 = 生成器的進化之路
生成器一開始亂畫帳號:
⛇名字:林OO
⛇頭像:從 Google 隨便抓圖
⛇貼文:Hi~ 好久不見
這時候 Facebook 的 AI 系統(判別器)馬上警覺:
貼文頻率太怪、照片來源重複、朋友數異常 → 抓
生成器被打回去,只好加強偽裝:
☂頭貼改用 AI 生成的假人照
☂貼文改為日常生活語氣
☂增加互動、標記地點、甚至模擬留言紀錄
直到某天,Facebook 判斷:「這帳號看起來正常。」
它就成功混入你的好友建議裡了!神奇吧!

吉卜力風照片也是一樣的邏輯
你上傳自拍,然後請 AI 轉換成吉卜力風格,看起來就像宮崎駿幫你畫的!
背後發生的事情其實也很像 FB 假帳號的生成流程:
☑生成器 G:努力模仿吉卜力風格,畫出人物版本
☑判別器 D:檢查這張圖像像不像真的吉卜力動畫
一開始畫得很像黏土人 (歪歪的)→ 被打槍反覆練習後,畫出來的作品連 D 和人類都分不出真假!才會「成功生成」,變成你看到的最終吉卜力風圖片。
總結
你現在看到的「越來越像真的 AI 內容」,都是因為生成器成功騙過了判別器!
而你滑到的每一張漂亮 AI 照片、看起來正常的假帳號,背後都經歷了一場「畫圖 vs 打臉」的無聲對抗。
你覺得 AI 的「真假界線」還能進化到什麼境界?可留言跟我分享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