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文化小旅行|四門土地公走讀

員林文化小旅行|四門土地公走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王爺遶境四方守護 × 廣寧宮 × 四大土地公廟 × 地方記憶

  跟著 楊翠蓉老師 的腳步,從廣寧宮出發,走訪員林四門土地公廟東門福義宮南門福安宮西門集興宮北門福營宮,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讓熟悉的街道轉換成了一本本活的故事書 。

  從廣寧宮出發,跟著「王爺巡五營遶境」的位置,開啟了一場穿越員林城市地圖的文化小旅行,不只走過一條條街道,更一步步踏進地方百年的記憶與傳承,看見員林東南西北四方「四門土地公」的庇佑與文化脈絡。

raw-image

員林福寧宮|王爺巡五營遶境

  每年彰化員林的廣寧宮街會舉行「王爺巡五營遶境」,不僅三山國王神威顯赫,各地角頭神明也共襄盛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東南西北四方、深耕社區百年的四大土地公廟。

raw-image

大東門|福義宮

  東門原於八堡圳員林段圳頭厝庄萬年之圳橋畔,約金八條通萬年路與原水路交叉口附近,據載光緒年間廣寧廟聖諭在東門設東營將軍廟,地方稱「將軍廟」,至1969衡文宮玄天上帝聖諭需遷建,1971竣工,為東門地區信仰中心,創建可追溯至清代,歷經整建至今仍香火鼎盛。主祀福德正神與土地婆,形象親切,庇佑地方商家與居民安居樂業。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更是熱鬧非凡。

  每年廣寧宮遶境隊伍經過東區時,福義宮必定設香案迎駕、陣頭護行,是遶境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東方代表。

raw-image

大南門|福安宮

  大南門南營將軍廟原本設在南門尾,今育英國小對面土地公原設在惠來厝(第一市場南側),1969第一市場擴建,於現址分別供奉南門土地公、一白水德星君和南營將軍。

  源於清光緒年間,起初為防範火災而設,主祀「一白水德星君」──以石碑為神位,象徵以水鎮火、護境安民。左右分祀土地公與南營將軍,是全台少見的水神與土地神並祀的廟宇。

  其建立背後有著神秘的風水傳說,傳出因破風水招致火災,後興建此廟以化解災厄。每年王爺遶境經過南門地區,福安宮總是以水德之力,為王駕與信眾祈求平安順利。

raw-image
raw-image

大西門|集興宮

  擁有近三百年歷史,集興宮內奉祀福德爺(福德正神),文武狀元護衛在兩旁。原為林仔街土地公,後來遷至惠來街為大西門土地公,由於興建鐵路移至現址,廟內奉祀福德爺、文武狀元、土地婆、天上聖母及太子元帥等神明,香火興旺,是社區居民宗教信仰中心,是員林最早的土地公廟之一。從打石巷一路遷建至今日,代表著員林西區信仰的演進與傳承。廟名「集興」更寓意集眾人之力使地方興旺。廣寧宮遶境時,集興宮的參與充滿熱情與莊嚴,是西門不可或缺的守護力量。

raw-image
raw-image

北門|福營宮

  早年曾在大北勢庄萬年支圳畔設北門土地公,今中正路水里惠北面;在菜園內庄北設北營將軍廟,1938北營將軍廟遷建,與北門土地公同祀,後因中山路拓寬,雙平路地下道開通,萬年路拓寬,今址為中山路、雙平路與萬年路口。

  土地公與五營將軍共祀的廟宇,展現傳統信仰與現代社區功能的融合。福營宮不僅供奉福德正神,更以犒軍祭典為核心信仰活動,地方居民初一十五皆前來祭拜、感謝五營神明保境安民。

  雖與廣寧宮無明載結盟,但多年來香火互通、節慶共襄盛舉。更神奇的是,白沙屯媽祖進香多次「不約而同」在福營宮駐駕休憩,讓信眾深信此地神力顯赫,土地公靈驗「有求必應」。

走讀小知識

raw-image

八條通–即現今的員水路、萬年路與育英路交叉口「八條通」,為日治時期輕便車總站附近,當時員林設有四條主要的輕便車路線,是當時交通繁忙的區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記憶。

raw-image

員林穀倉–為臺灣戰後時期的大型糧食倉儲建築之一​,該穀倉位於員林火車站西側,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設立,專門用來儲存稻穀、雜糧等農產品,以利透過鐵路運輸至各地,北側設有進糧口,南側為出糧口,運作方式為利用提升機將糧食由北側輸送進各個筒倉存放,待需要時再由南側裝車外運​。

員林糖鐵鐵道–糖鐵南員林站保留了三軌共構的鐵道設計、轉轍器等原有設備,展現出日治時期工業鐵道工程與戰後台糖營運調度的特殊技術,非常具有保存意義​。

 

  當一步步踏上員林這場文化小旅行的旅程,不只穿越城市的街道,更像打開了一本本厚重的地方歷史圖鑑,四門土地公廟也各自承載不同時代的記憶與在地人的祈願,在香火中傳承,在故事裡延續,更深刻地感受到信仰與土地的緊密連結。

  感謝一路同行的老師、夥伴與朋友們,是你們的陪伴與分享,讓這次走讀不只是「走」,更是「讀」,讀出了員林的溫度、歷史與人情味,更特別感謝楊翠蓉老師的帶領,從廣寧宮出發,細細走訪東門福義宮、南門福安宮、西門集興宮、北門福營宮,在她的引導下,不僅看見廟宇,地方的聚落,更看見一個地方的生命與記憶如何被保存與延續, 期待下一次,再一起走進員林,聽更多故事,看更多風景,走出屬於我們的文化地圖。

 

資料部分來源:員林誌

raw-image


#文化導覽 #楊翠蓉老師 #文化行旅 #地方故事

#員林走讀 #員林小旅行 #彰化小旅行

#四門土地公 #廣寧宮 #福義宮 #福安宮 #集興宮 #福營宮

#八條通 #員林輕便車 #員林穀倉 #員林糖鐵鐵道

#一起走過的記憶 #打開記憶的寶箱 #員來市在這

avatar-img
員來市在這
1會員
3內容數
我們是員林人💪相信第一市場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是故事的起點 📖 市場故事導覽—走進市場的歷史與文化 🛍️ 店家故事分享—挖掘市場裡的人情溫度 🌾 田野調查&食農教育—認識市場的美好 2025年入選文化部「青年村落行動計畫」 希望結合地方與中央的資源 讓更多人看見市場魅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員來市在這 的其他內容
員林第一市場—瑞發商店、瑞成商店、邱春捲皮 地點:第一市場紅磚內攤位006、005、004 文字:陳顗仲、陳思瑋 照片:陳思瑋 「我們具有姜太公精神,不爭不搶,持續努力的做自己」——邱炳慶老闆   走進員林第一市場日本紅磚大門口的左邊,有著三間店面的傳統雜貨店,邱炳慶老闆會用熱情的問候
員林第一市場—瑞發商店、瑞成商店、邱春捲皮 地點:第一市場紅磚內攤位006、005、004 文字:陳顗仲、陳思瑋 照片:陳思瑋 「我們具有姜太公精神,不爭不搶,持續努力的做自己」——邱炳慶老闆   走進員林第一市場日本紅磚大門口的左邊,有著三間店面的傳統雜貨店,邱炳慶老闆會用熱情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