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鍘加徵關稅,全球股市震盪不安,不少人擔憂:
「我的退休金也放在股市裡,現在跌成這樣怎麼辦?」「住套房了,還能怎麼救?」先別慌,我想和你分享4個穩住心情、穩住資產的退休理財觀念:
一、股市長期向上,短期震盪不用過度恐慌
中高齡朋友都經歷過股市兩次重大衝擊,但最終都回升:
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崩盤,美股道瓊指數從14,000點跌到6,500點。但4年後,美股完全收復失地,並且持續創新高。
2020年冠疫情:股市短短幾個月內暴跌30%以上,但疫情緩和後,市場回升速度超乎預期,甚至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
這兩次股災告訴我們:市場短期會跌,但長期還是會漲。
如果當初在低點恐慌賣出,之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回升,卻無法享受反彈的獲利。
二、退休理財,不怕市場跌,只怕心態亂
市場震盪是常態,尤其這類政策面的消息通常影響時間有限。
真正影響退休生活的,不是跌多少,而是你是否在低點砍單、錯失反彈機會。
三、保留生活費的安全資金池
若你已退休或即將退休,務必準備2~3年生活費放在現金、定存或短債基金中。這樣市場再怎麼跌,你的日常開銷都不會受影響,也能避免被迫在低點賣資產。
四、從「追求報酬」轉向「穩現金流」
退休後,理財策略要轉彎——目標不是賺最多,而是撐最久。
像是配息型商品、部分穩定出租收入、安養信託,都是不錯的現金流來源。讓錢慢慢流進來,比帳面一時漲跌更重要。
那如果已經被套牢了,怎麼辦?
別急著賣,先問自己三件事:
1.這筆資產還有價值嗎?
如果只是因為市場恐慌、政策短期干擾而跌,長線仍有價值,那就「抱得住」。若發現基本面已經改變(例如公司虧損惡化、整個產業前景變差),那就要思考是否該止損、調整。
2.套牢的是全部還是一部分?
若只是資產的一小角,先穩住整體配置。
當經濟及金融市場動盪時,正是檢視與考驗資產配置是否得宜的時機,該減碼的還是得果斷調整。
3. 你現在有穩定現金流嗎?
如果你手上沒現金,又靠這筆資產生活,那風險會更高。要積極規劃增加穩定收入來源(如配息商品、租金、不動產活化等),把風險「分散」出去。
帳面虧損不是虧損,賣在低點才是。
真正穩健的退休理財,是跌得下來,也站得起來。
讓自己在市場風浪中依然有安全感、有選擇權,這才是退休理財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