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

含有「退休理財」共 4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第二人生的起點。許多人錢存夠了,卻依然焦慮。《有錢到老後》提醒我們:財務準備只是基礎,真正的幸福來自「三桶金」帶來的安心、敢花錢的勇氣,以及心態上的身份轉換。安心到老、快樂到老,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Thumbnail
保單與保障諮詢,有的,是屬於儲蓄險的一種,每年領回的錢,稱為生存金,取決於投入的總保費,基本上是老爸活多久,生存金就可以領多久;生前領得多,身故金可能剩很少或沒有;若提早離開,生存金沒領完,家人可領到剩下的身故金,而還本型保單,保費高,保障額度相對低;中途解約,能拿回的解約金不多。
Thumbnail
0/5保險諮詢、保障諮詢、保單諮詢
本文探討如何在長壽時代、高物價時代,培養財務韌性,內容涵蓋思維基礎、財務結構、日常行動三方面,並提供自我檢測表連結。
寫給那些覺得「退休」是遙遠話題的你們──也許現在開始存錢,未來的自己會感謝你。 「退休」對20、30歲的我們來說,聽起來就是還很遙遠的事。每個月的支出總是緊緊貼著收入走,誰有心情管60歲的煩惱? 但如果告訴你,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省稅、強制存錢,還能讓錢自己長大,你會不會稍微心動一下?
Thumbnail
退休後可能遇到的四大風險:健康、長壽、投資和通膨,並提供相對應的因應策略。文章指出退休規劃不只要考慮退休金金額,更要考慮退休後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及長期開銷,才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
這篇文章提供一個分階段的退休理財規劃建議,依據距離退休時間長短(10年以上、5-10年、0-5年)提供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和行動步驟,並強調退休規劃是一個持續調整的過程,而非單一時間點的事件。
如何在生活中取得健康與財富的平衡?許多人因為從事不喜歡的工作,而透過消費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導致生活成本過高。作者建議,應該從選擇自己熱愛且有意義的事情做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並進而達到財務自由。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6/09
謝謝您的分享❤️
這篇文章討論退休理財規劃,建議讀者先檢視自身財務狀況,而非急於投資商品。從現金流、保險、投資、負債及非金錢資產五個面向,提供檢視的方法,並提出相關問題引導思考,例如每月現金流狀況、保險保障內容及負擔能力、投資策略及風險管理,以及退休後負債處理方式。文中也強調非金錢資產如健康、人脈及技能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退休後的健康風險可能造成財務危機,及早預防勝於治療。透過每日記錄血壓、血糖、體重等數據,能及時發現身體變化,預防慢性病惡化,減少醫療支出,達到健康理財的目的。
預算不等於限制,而是讓你更自由地選擇想過的生活。本文分享記帳十幾年的經驗,說明預算如何幫助你掌握花費,做出更好的選擇,並提供3個簡單步驟開始預算生活,包含區分固定與彈性支出、列出年度支出及保留自由預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