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AI應用在全球殺進前十大!「新五小龍」誇克、豆包、DS、元寶、Talkie強勢崛起,台灣科技圈怎麼看?
最近國際調研報告真的嚇到不少人,全球十大AI應用中國直接包辦五個!這五款被稱為「新五小龍」的App,到底有什麼本事在國際舞台殺出一片天?台灣工程師朋友們都在討論,這些技術突破背後到底藏了哪些關鍵眉角?
一、五款神級App的台灣視角解析
1. 誇克(智能搜索):
這款阿里系出品的搜尋引擎有夠狂!靠著阿里雲的算力支援,把傳統搜尋變成「問答+懶人包+服務直達」三合一。最扯的是連「幫我找昨天LINE群組聊到的那家高雄早午餐店」這種模糊指令都解得開,每天處理的語意分析超過百億次,使用者黏著度是Google的3倍以上!
2. 豆包(多模態互動):
字節跳動把抖音那套推薦算法玩到出神入化,現在連文字+語音+圖片混搭輸入都支援。Z世代年輕人愛到不行,800萬日活用戶中,有78%的人說它生成的迷因梗圖「比朋友還懂我笑點」!
3. 抖音電商AI(DS):
去年雙11靠這套系統嚇壞一堆電商老手!直播主講到燒聲?AI直接生成帶貨話術;真人要下班?虛擬主播繼續24小時尬聊賣貨。最猛的是AI推薦讓退貨率直接砍掉15%,難怪去年光棍節業績有42%都是機器人貢獻的。
4. 元寶(金融科技):
這根本是理專剋星吧?用聯邦學習技術偷學全中國3000萬投資人的交易數據(當然有匿名處理),風險預測準到AUC值0.93。現在連幫阿嬤規劃退休金都能秒出方案,管理資產衝破3000億人民幣你敢信?
5. Talkie(社交AI):
海外台幹圈最近超瘋這個!號稱能讀懂23種情緒變化,小編實際測試用台語混英文聊天,它居然能接住「週五下班要去西門町鬆一下」這種在地梗。難怪海外月活突破2000萬,付費率還比同業多2.3倍!
二、對岸AI超車的三大關鍵
1. 數據吃到飽紅利:
14.5億網民每天狂產1500PB資料量,光是微信支付的交易數據就夠養出世界級風控模型。台灣團隊最哈的「實時數據反饋」機制,他們早就玩到爐火純青。
2. 製造業思維導入:
百度PaddlePaddle框架把千卡並行效率拉到92%,推理成本硬是比TensorFlow便宜40%。台灣半導體朋友透露,阿里雲那個10萬卡算力集群,根本是「AI界的台積電」!
3. 政策帶頭衝:
中國政府搞的22個AI先導區,直接開放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300+實驗場域。上海AI實驗室的OpenXLab平台,現在已經有2.6萬個現成模型能直接套用,根本是「AI軍火庫」等級!
三、台灣科技圈的機會與挑戰
1. 技術代差正在縮小:
對岸在CV領域論文引用量衝到全球34%,NLP頂會得獎數三年翻倍。台大AI實驗室發現,他們最新的多模態模型CLIP中文版,圖文匹配準確率已經來到89%。
2. 商業模式難複製:
像SHEIN那種用AI七天推出新款的玩法,台灣電商根本吃不消。TikTok推薦算法讓用戶每天黏140分鐘,我們的社群平台還在拚日活30分鐘保衛戰。
3. 供應鏈暗藏機會:
美國禁令反而讓「去美化」供應鏈崛起,華為昇騰910B晶片性能追到Nvidia A100的九成。台廠朋友透露,不少中國AI新創開始轉單來台,2023年相關設備出貨暴增三倍!
四、下一步關鍵戰場
1. 多模態大亂鬥:
商湯的「書生2.5」模型能看懂10種資料格式,連監控鏡頭拍到的模糊車牌都能還原。台灣安控廠商最近狂挖相關人才,開價直接比照矽谷等級。
2. 機器人實戰化:
小米CyberDog2機器狗裝了地形適應算法,複雜路面通過率92%。台灣機械公會預估,2025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會衝破2000億人民幣,台廠馬達跟感測器訂單接到手軟。
3. AI倫理攻防戰:
清華大學搞出「智律」框架,號稱價值觀對齊準確率98.7%。台灣人權團體緊張兮兮,深怕對岸藉此輸出意識形態,最近狂催政府端出本土AI倫理白皮書。
小編碎碎念:
看到對岸AI發展這麼兇,台灣真的要加快腳步啦!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那種「數據餵好餵滿」的做法,在台灣個資法這麼嚴的環境根本玩不動。或許我們的機會在軟硬整合,用半導體優勢+在地化服務殺出不同路線?各位科技島的鄉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