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玩具盲盒,竟然能拆出4000億的產值,這正是風靡全球的泡泡瑪特的品牌神話。它用創新的品牌行銷方式,重新定義了玩具的價值。
這間來自中國的潮流玩具公司,2010年在北京創立,從一間潮流雜貨店起家,主要生產盲盒玩具,賣到全球30多國,超過500 家直營門店。2020年12月在香港上市,公司估值1400億港幣。


從BLACKPINK的Lisa、趙露思、到Angelababy,一票頂流藝人都對它愛不釋手,在IG上曬出一波一波話題。
主力IP商品:角色是靈魂,IP就是品牌的核心
IP角色是潮玩文化的核心,泡泡瑪特專門與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合作,推出充滿童趣和夢幻、大家耳熟能響的「Labubu」、「Molly」、「Dimoo」角色。
這些角色不僅有獨特的視覺風格,還有豐富的故事線,正是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與細節堆積出的情緒價值,讓IP與消費者之間產生強大的情感連結,成功吸引了不同圈層。

Labubu是由香港藝術家龍家昇創作,受北歐神話靈感啟發設計出「The Monsters」系列角色。Labubu以尖尖的大耳朵、毛茸茸的身體和9顆尖牙為特徵,成為這個品牌中最受歡迎的角色。

Molly是由香港藝術家王信明創作,有一雙奇幻的大眼睛,微微傲嬌的嘟嘴,原型是作者在為孩子畫畫的募款活動上,遇見的可愛小女孩。

Dimoo是由中國藝術家AYAN所創作,一頭捲髮、留著厚厚瀏海的Dimoo,是個很害羞的小男孩,熱愛在夢幻世界中冒險,因此結識許多朋友。
泡泡瑪特除了IP角色設計的好,不得不說的就是他採用的盲盒行銷。
每次購買時那種未知性帶來的心跳加速與興奮,你不會知道盒子裡藏著哪個角色,直到打開的那一刻才揭曉。這種「未知的驚喜」正好抓住了消費者的好奇心與期待感。
還有一個更讓人上癮的絕招,泡泡瑪特在設計中加入了「隱藏版」公仔,這些稀有角色不僅造型特別,還極具收藏價值。這種稀缺性和成就感,讓粉絲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店裡排著隊,期待下一次拆盲盒的驚喜。
而最早也是從潮玩界開始的「跨界聯名」,泡泡瑪特也非常熱衷。透過和各種產業的跨界合作主題,把市場影響力延伸到其他領域。
與瑞幸咖啡的合作:

泡泡瑪特與瑞幸咖啡合作,推出THE MONSTERS聯名椰皇拿鐵。LABUBU的形象出現在聯名主題門店和咖啡包裝上,成功聚集了潮玩愛好者和咖啡迷的目光,非常有話題性。
與優衣庫的合作:

泡泡瑪特與優衣庫的聯名UT系列,將潮玩元素融入服裝圖案設計。每次新品上市都迅速引發搶購熱潮,展現了泡泡瑪特IP的強大市場號召力。
泡泡瑪特的未來地位會如泡泡般消逝嗎?
從行銷的角度看,潮流這東西總是來得快去得快,很多潮牌都只曇花一現就消散在泡沫中,泡泡瑪特要怎樣持續站在風口上呢?
首先是IP的新鮮感問題,品牌要保持創新,就必須繼續推出更受歡迎的角色,並維持現有IP的吸引力。
如何在賣出更多玩具的同時兼顧限量、稀缺感,是品牌最需要掌握好的。
超越實體,嘗試數位化的創新可能也是個方向:比方推出NFT技術的虛擬公仔,或者運用AI技術,開發沉浸式的虛擬角色互動,讓粉絲能有多層次的體驗也不錯。
我大致歸納一下品牌成功的行銷策略:
- 經營IP: 打造充滿故事與情感的角色,讓粉絲感受到共情的情緒價值。
- 玩限定: 透過盲盒的驚喜感與隱藏版的稀缺性,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與收藏慾望。
- 跨界合作: 找來知名品牌聯名,創造話題,同時吸引更多圈層的消費者。
- 社群行銷: 粉絲的主動開箱分享,替品牌形成二次行銷效應。
你買過泡泡瑪特了嗎?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呢?(我最喜歡是LABUBU)
會不會想要去拆一個盲盒體驗看看呢?
hi 我是路易老闆,chizup! 甜點品牌創辦人,從4A廣告公司輟學的創業家。榮獲SHOPLINE傑出品牌視覺獎、2022食力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類二星獎,一日沒有創意和美食難以入眠。 一心專注於打造像子彈般高速有破壞力的小眾感品牌,幫助有甜點創業夢想的朋友開始經營有自己獨特魅力的“小眾感”品牌。

路易老闆的「品牌子彈課」已經上線囉!你也想學習如何打造會賺錢的小眾感餐飲品牌嗎?
「品牌子彈課」主打6個關鍵步驟:
➀ 開發明星商品的創意加減法,搭配超簡單獲利的六種定價法。
➁ 找出小眾品牌的顧客群、幫助你找出獨特的品牌定位。
➂ 學會取個好名字,以及寫出動人的品牌故事➡️替品牌創造出生動的人設。
➃ 活用LOGO和包裝設計,就創造出讓人想要不停買的魔力。
➄ 從通路,到社群、廣告全方位的行銷技能。
➅ 顧客旅程,檢視生意的每一個環節,找出品牌體驗的優化點。
這堂「品牌子彈課」可能是你開店創業前最值得上的一堂課。
▫️輸入折扣碼【lou500】可以再折 $500

官網:www.abrandbullet.com
Line@: @abrandbullet
Mail:abrandbullet@gmail.com